1. 首页 > 网络

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你曾经最讨厌哪些事。后来你都做了。? 活成了最初不喜欢的样子

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你曾经最讨厌哪些事。后来你都做了。?活成了最初不喜欢的样子

为什么到了最后,我们都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曾经听过一个段子:人最悲哀的是人活着钱没了,比这更悲哀的是,人死了,钱还留着。

我认为这都是物质上的折磨,人活着,钱没了,其实还可以去挣的,人死了,钱还留着,反正你也管不着了!只当一个笑话听听罢了

人生其实还有很多笑话,比如慢慢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

随着成长,人在不断地变化。我并不认为,原来的、最初的就一定是绝对好的、对的。生活经历的不同,故事的发展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

所谓“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那是发生在过去的,基于当时的认知进行判断,不乏存在诸多局限性。

就像曾经一度,我总是自恃清高,从心底讨厌那种为了追求财富而忙碌奔波的人。后来,我发现,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赚钱是多么了不起,创造财富使人快乐。之所以我原来“视金钱为粪土”,是因为缺乏生活阅历和体验,习惯“书呆子”式的纸上谈兵、逃避现实。

而学习了心理学后,再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看待,“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有可能正是自己真实的样子。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你讨厌一个人是因为他身上有你有的东西;你经常在别人面前批评某人,其实潜意识中是想接近他。”

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可以用“投射”和“反向形成”来解释。

那些我们身上具有的,不被自己所接纳的部分,我们常常会把它“投射”出去。就像很多人会讨厌爱出风头、爱表现的人,总认为这样这样的人太自恋。而事实上,他们所讨厌的“自恋”,恰恰是他们身上也具有的,但是不能被自己所接受的部分。

“反向形成”同样很常见,人们常常会把潜意识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相反的行为。例如,美国最大的“反同性恋”团体“出埃及记”的主席阿兰·钱伯斯,多年来宣扬“同性恋是可以被治疗”的思想,并通过260个教堂推广其治疗方法,严重伤害了无数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终于在2013年6月时,他对外声称自己“演”不下去了,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承认“所有的同性恋治疗都是骗人的,我从没看过有人成功过”,并宣布“出埃及记”团体解散。

透过“投射”与“反向形成”的镜子,可以看到:

当你把那些你所讨厌的特质罗列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特质其实或多或少都是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只是在意识层面,你很难以去承认,去面对,因为这些特征大多是道德或现实中不被允许的一面。

用荣格心理学的术语来描述,这部分被称为“阴影”。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活成了自己曾经所讨厌的样子,正是因为“阴影”往往是来自潜意识中本能的部分,本能的力量是巨大的,足以让我们身不由己。

然而,当我们活成自己曾经所讨厌的样子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否认!排斥!逃避!

我们耗费大量心理资源与本能去斗争,试图去摆脱“阴影”。这正是很多人内心冲突与挣扎的根源。

为了隐藏内心的“阴影”,我们通常还会“塑造”和“包装”自己美好的外部形象,荣格心理学把这部分称之为“人格面具”。

你的“人格面具”越趋向完美,你的“阴影”可能就藏得越深。

我们在很多刑侦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常看到,那个最不具备作案动机和嫌疑的人,最有可能是穷凶极恶的罪犯。通常这样的人,在剧中会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模样。每一次谜底解开时,剧情都会让我们有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恍然大悟。对于这样的“套路”,我们百看不厌,因为这里面展现的正是最真实的人性。

现实中,当我们真的活成“自己所讨厌的样子”,可以理解为,我们已经开始在面对我们的阴影,并努力把阴影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不是什么坏事,从某个角度上说,这是人格整合、成为真正的自己的必经之路。

当你觉察到“讨厌的样子”背后的合理性时,你才能更好地把被压抑的“阴影”带到阳光下,把它们真正地转化为一种积极的内在资源。

当“阴影”在你的觉察,反思,接纳中被转化时,你可以活得更真实、自在、舒坦。

“喜欢”与“讨厌”,“美好”与“丑陋”,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这个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在深灰色到浅灰色的自由空间里,只要不去触犯道德与法律的“底线”,我都鼓励你活出自己曾经所讨厌的一面。

阳光下,你看到自己的阴影,阴暗处,你和阴影融为一体。这是真实的生活,这是真实的你。

恭喜你,终于活成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我现在竟然活成了我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最反感的自己。

人都会有自己讨厌的样子,讨厌的人 讨厌的生活方式等等。我们也都会怕把自己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心里按时,一种心里效应,当你越不想成为什么样子,越怕成为什么样的人,越怕什么事情发生,什么事情就越会发生在你身旁发生在你身上,要想改变这个,首先就是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心态,首先坦然接受自己,明确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讨厌的,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找到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和目标,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而不是自己不想要啥,这个是必须要想明白,要明确的。坦然接受自己,然后向着自己想成为了积极的目标而努力,加油加油加油!

我最后还是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我们最终都会变成曾经最不想成为的样子么?

·

自从看完致青春我就一直在时不时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家庭和睦成长顺利的姑娘而言,我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事儿,不管是一天还是一年,几乎都是按着心意走,也没有人阻拦。老妈算是个很开明的女人,也很智慧和博学,她从来都不逼我什么却总是在引导。

·

发现豆瓣的初始是因为关于星座的小组,女人嘛都比较八卦。后来发现了郑州相关的小组,再后来才知道与啪啪啪和混乱的组,开始觉得很新鲜,大家都肆无忌惮的各种说。之后就觉得这些人都好空虚。是真的空虚。现在还在豆瓣大概是因为这里没什么人认识我,并且这只是个网站而已,看你怎么利用和理解了。

·

生活丰富,感情幸福,内心强大的人会无聊到在网路上炫耀一些事情以博取喝彩么?某段时间我也确实被这里看到的东西,和我自己经历的以及分析过去经历的,三观受到过影响。但是之后我还是把自己找回来了,我一直都知道想要什么,讨厌什么。

·

如果我说我是个快乐而悲观的人,你能够理解么?嗯,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吧。我热爱生活,喜欢看书看画展弹琴,喜欢喝酒打游戏听故事感受不同人的人生,喜欢能够给我带来正能量和简单直接的人,喜欢努力生活偶尔失意也懂得救自己的人。同时我也觉得我随时会死去,或者正在跟我说话聊天喝酒玩乐的人随时会死去,生活也随时会死去,爱情也随时会死去。只有死去的东西会是永恒的,但凡活着的都有终结的一刻。

·

最怕成为那种从一个男朋友家搬到另一个男朋友家的女人,因为太过于依赖男人和感情对一个女人而言是很悲哀的事情。但是不幸的是,我正在一步步成为这样的人,或者说很久以来就差不多不明关系男性不断的同时也不会影响谈恋爱。觉得自己特别可耻。这跟道德无关,只是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正在向最讨厌的那类人靠近。

·

一直对一切事物都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不管是身边的人或者发生的事儿,人来了或者走了,事情发生或者结束既然都是必然何不随遇而安呢。但是每当遭遇爱情就不自觉变的很拧巴,或许摩羯座都是这样吧,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然后内心矛盾。

·

关于爱情,虽然我和某些人的确因为豆瓣开始,但是我真不想看到他那些让我觉得很脏的经历,虽然我也不甚干净。有句话叫眼不见心不烦,于是我不关注他,他也没关注我。但是偶尔看到他的回帖,心里总会冒出来一句我操或者呵呵。我是真不想看见。摩羯座有个特质,每个人在最初相识的时候都是一百分,你每次让我失望我都会减分,越减越少,减到零时候只能慢走不送了。所以每当我遇见在我面前特别装逼的人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说一句“你就作吧。”

终于活成了自己当初最厌恶的模样 什么意思?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从前你讨厌过别人出现的丑态,一样是有几率出现在你的身上的。从前你讨厌过别人的性格,也是有可能会出现在你自己身上的性格。 祝您生活愉快,如果还算满意,请采纳;如还有疑问,请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