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通勤130公里 每天来回通勤120公里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我有咖啡喝
每天早上,当闹钟在5点45分响起时,我总是有种想把手机扔出窗外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今天的通勤大战才刚刚开始。我住在一个小镇上,工作却在另一个城市的市中心,单程就有65公里。这意味着我每天要在车上度过将近两个小时。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我学会了在车上喝咖啡的绝技——一手握方向盘,一手端咖啡杯,眼睛还要时刻盯着前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出口。

车上的“移动办公室”
通勤时间长也有好处,至少我可以把车当成我的“移动办公室”。虽然不能真的在方向盘后面打字,但我可以在等红灯的时候快速回复几条工作消息。有时候堵车了,我就干脆打开蓝牙耳机,开始电话会议。同事们总是惊讶于我能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已经习惯了车流声和喇叭声的背景音乐。
通勤路上的“社交圈”
长时间的通勤让我在车上结识了不少“固定乘客”。每天早上7点15分左右,我总能看到那位穿着西装、手拿星巴克的白领小哥;下午5点半左右,又能遇见那位骑着电动滑板车的快递小哥。我们虽然从未交谈过,但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看到对方就知道今天又是个平凡的日子。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哪天我没看到他们中的某个人,反而会觉得有点不习惯。
堵车的艺术
堵车是通勤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焦躁不安,恨不得把油门踩到底冲出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学会了欣赏堵车的艺术——比如观察路边的小店、听听广播里的脱口秀、或者干脆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有一次堵得特别厉害,我甚至拿出手机开始写日记——结果发现那天的日记比平时写得还要长。
通勤带来的意外收获
虽然每天的通勤时间很长,但它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我发现自己在路上的时间特别适合思考人生、规划未来。有时候我会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或者灵感闪现的时刻——而这些都是在办公室里很难遇到的。此外,长时间的驾驶还让我练就了一身“车技”:无论是倒车入库还是并线超车,我都已经驾轻就熟了。朋友开玩笑说我已经成了半个赛车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