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是怎样在发展中持续满足用户需求的? 海尔洗衣机无所不洗
从物流角度分析海尔是怎样满足顾客需求的?
现在各行业的竞争,基本都趋于价格战了
在现在没有办法增加产品卖价利润的情况下,就得想办法如何降低成本
毫无疑问,物流费用,在产品卖价里占了不小的比重,所以要减少流通环节
国内电器行业市场基本饱和
海尔在国外,如美国等,在当地建立了很多家工厂,在当地招工人、生产,减少了国内生产,再运输到国外的这个物流的费用,自然会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
海尔集团是如何落实“用户永远是对的”的经营理念的?
国内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成功的企业当首推海尔。2004 年是海尔集团创业 20 周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突破 1000 亿元,是创业初期的 29000 多倍,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海尔跻身世界品牌百强,实现了三大跨越:从制造产品到制造需求,从制造需求到制定标准,从投资建厂到国际合作工厂。三大跨越得益于不断创新和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
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企业的活动都受着企业的群众意识,即企业经营理念的制约。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从 1984 年开始,张瑞敏开始注意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借鉴欧美跨国公司及日本企业经营管理科学,结合海尔的实际,有意识地收集、提炼和归纳企业经营新思想、新理念,从而形成了具有与世界最新管理思想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独特的海尔理念体系。海尔文化好比三个同心圆的三个层次,最里面的层次,是企业文化的观念层,它包括企业的竞争、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目标;中间的层次,是企业的制度、规范层,外面的层次是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它包括厂容厂貌、工作服饰、文体活动这些指标等等。观念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影响和决定制度、规范层,而制度、规范又保证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海尔的品牌意识、用人理念、市场理念和技术创新理念构成其观念层的主要理念。
一、品牌意识
海尔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海尔树立有质量才有品牌和有市场都有品牌的意识,“用户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促进了海尔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树立有创新都有自主品牌的意识,提出了“在否定别人之前先否定自己”;树立参与全球竞争才会有世界名牌的意识,提出“国门之内无名牌”争创世界品牌。
(1)“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海尔是最后搭上生产冰箱的末班车的,排在冰箱行业第 42 家。对于起步晚的海尔要成为整个行业的龙头,张瑞敏决定把创名牌冰箱作为突破口。到厂不久,他从用户来信中发现,近期生产的冰箱有质量问题。经检查仓库里还有 76 台这样不合格的冰箱。于是,张瑞敏召集全体职工查看这 76 台冰箱,流着眼泪抡起锤砸了自己生产不合格的冰箱。这一砸,砸醒了全体员工,使“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的观念一下子就树起来了;这一砸,也砸出了员工的责任心,“要干就干最好的”变成了全体员工的心愿和行动;这一砸,也砸出“精细化、零缺陷”的质量意识,使质量管理有了坚实的基础,也砸出了中国电冰箱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从此,“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就成了海尔第一个理念。
(2)先卖信誉后卖产品。“一个企业的产品,仅有知名度和信誉度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美誉度,能随时满足用户的各种要求,使消费者有口皆碑。” 张瑞敏提出了“先卖信誉后卖产品”的品牌理念。福州市有位用户的海尔冰箱出了故障,给青岛厂部打电话,指望能在半个月内来人维修。但是令这位用户想不到的是,维修人员连夜乘飞机第二天就赶到了用户家。用户半信半疑,坐飞机来修冰箱,来回的差旅费与冰箱售价差不多,这样做合算吗?海尔维修人员说:“我们卖的是信誉而不是产品。”用户感动地在维修单上写下了这样的话:“我要告诉所有的人,我买的是海尔冰箱”。正是这种优质服务,赋予了海尔品牌商业价值的文化内涵,树立了海尔的良好美誉,扩大了海尔产品的市场上占有份额。
(3)不断否定自己。海尔人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与其别人打倒自己的产品,不如先打倒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观念,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技术创新方面,他们与坚持中科院国家塑料工程研究中心、广科院研究所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并与国外多个国家大公司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交流、合作协作,在海外设立了十个信息站与六个设计分部。从此,海尔平均每一天都有一件新产品问世,平均每一天有二项科研成果申报。
二、用人理念
海尔打造可以创造世界名牌的人。海尔集团认为,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只有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创出知名品牌,才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海尔为每一个员工提供公平展示才能和平等竞争的舞台,因为海尔深刻认识到企业的发展壮大人是最根本的,第一是人,第二是人,第三还是人,提出了“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把每个员工都有视为企业发展的可用之才。张瑞敏指出,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的长处,要用人之长,并给他们发挥才能的条件,“你能翻多大跟头,我就给你搭多大的舞台”。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学习知识、争当人才,是推动海尔集团不断创新,在竞争中获胜的源泉。
(1)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这条大河的活水源头。海尔人认为:“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大河,每个员工都是这条大河的源头。员工的积极性应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而不是靠压或抽出来的”。小河是市场、用户。员工有活力,必然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用户必然愿意买企业的产品,涓涓小河必然汇入大河。从这个角度来说,员工的钱是用户人给的,不是企业给的,只有为用户服务,才能得到这个回报。他们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要求每个员工达到“日清日高”的工作目标质量要求外,每个员工一年内须有三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他们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鼓励员工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员工的主人翁作用,大大激发了员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创立“赛马不相马”的机制,搭起“人人是人才”的舞台。为适应集团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海尔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于发展自己价值的位置。这个机制的形象比喻就是“赛马而不是相马”,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给每一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给所有的人一个参赛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权力参加竞赛,关键看个人的能力。海尔对全体员工,实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度。在全员工合同制的基础上,将所有员工分为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员工三个等级,实行差别待遇,根据工作绩效,“三工”之间进行动态转换。对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工人三类人员,设计了三种职业生涯,每一种都有升迁的方向,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管理人员实行“在位要受控,升迁靠竞争,届满要轮岗”的制度,把传统的对管理人员“相马”式的考察委任制改为“赛马”式的竞争聘任制。打破年龄、资历、学历、干部、工人等界限,公开空缺岗的任职条件、工作目标和招聘程序,平等竞争,把一流的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上来。
三、市场理念
(1)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海尔认为,企业面临产品积压,表面上看是供过于求,实际上是用户的潜在要求没有满足。因此,他们提出“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的理念。他们不是消极地等着市场复苏,而是以不断开发出满足用户多种需要的产品来保持市场销售的旺势。如国内市场上海尔的“小王子”冰箱非常火爆,就是设计人员发现了小孩喜欢在白色的冰箱门上贴上卡通画而设计的。后来,根据消费者要求,推出一系列“画王子”,迎合了相当多消费者的心理,市场销售的非常好。
(2)“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海尔认为,市场永远不会现成地送给你,你也不可能完全适应、完全达到市场的要求,必须自己想方设法去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实施“标新立异”的市场销售战略,不断捕捉比竞争对手更好的市场切入点,在现有的市场争取更多的份额,去创造新的市场,开拓新天地。海尔“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等理念,在“标新立异”思路的启发下,千方百计地开创新的市场,超前发现消费者需求市场并提前占领市场,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先难后易,创国际市场”。德国冰箱被称为世界第一,海尔就选择德国这突破口,用整整二年的时间,使冰箱通过了德国的认证。目前,海尔品牌产品已先后进入美、德、法、日等经济发达国家,电冰箱是亚洲出口德国、美国第一,洗衣机出口日本第一,空调器出口欧共体第一。这样在大规模出口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出口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问题也迎刃而解,客户主动找上门来,争夺海尔产品的经销权。由于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海尔出口多是世界上西方发达国家,因而在出现东南亚金融危机情况下,海尔受的影响比较小。
四、技术创新理念
海尔体会到,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追求最大的市场满意度,这是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在指导思想上,海尔始终坚持把市场作为创新的起落点,凡是市场需要的必须做好,凡是对手能做到的必须做得更好,形成了独有的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成功经验。此外,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为我所用,是海尔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打造世界名牌的重要途径。海尔在整合企业内外部技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海外技术网络、国内技术创新网络和高科技研发公司。
海尔是怎样进行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的
对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
技术创新无论对一个国家或是对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来说,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对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够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这个环境中求生存、发展,必须依靠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海尔是我国家用电器制造业成长最迅速、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个企业集团,在海尔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海尔技术创新活动始终遵循三条原则:“课题市场化”、“成果商品化”、“目标国际化”。
一、海尔技术创新的战略模式
1、海尔技术创新的总体战略模式
(1)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1984 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利勃海尔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如1993年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以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
(2)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在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走上了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之路。海尔集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8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建成了海尔中央研究院,拥有环境、电磁兼容等10个国际一流水平的超前技术实验室和11个超前技术研究所,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立了48个科研开发实体。这些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及与国际一流科研开发机构的合作,确保了海尔利用最先进的技术创新手段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自主创新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2、海尔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方式
(1)坚持自主创新,确保技术创新顺利开展。企业要想做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是必须掌握对技术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打出自己的技术品牌,创造自己的产品市场。海尔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开辟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牢固地位,提高了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为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榜样。海尔“爱国者Ⅰ号”和海尔“爱国者”的研制成功,都充分体现了海尔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自主的品牌。
(2)加快研发速度,降低技术创新成本。加快技术创新速度,意味着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抢先于对手占领市场,从而最终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的同时赢得顾客。因此,海尔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时,着重强调要加快研发速度,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主张以最短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从而取得绝对的市场优势。
(3)集中力量,提高自主创新产出。衡量企业自主创新产出的指标主要是专利、新产品和标准。通过对海尔自主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的考察,可以看出,提高自主创新产出,是海尔实施其自主创新战略的最重要的方式。专利。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专利申请则是对企业新产品的技术创新进行全方位法律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内外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在海尔,对技术开发成果都必须获取法律保护,没有获得专利的新技术,其研发就没有结束,专利申请与技术研发成果之间是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关系,也即是要求对每一项技术创新方案都要申请至少一项专利,实现100%的专利申请率。2008年,集团申请专利912项,其中发明专利525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截止到2008年,海尔已累计申请专利87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61项)。新产品。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开发独特的产品、发展独特的技术。2003年的“非典”让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消毒杀菌概念产品上,海尔敏锐扑捉到了蕴藏的巨大商机,依托其卓越的技术创新体系迅速开发出抗菌杀毒系列家电产品,如空调“杀菌防毒墙”防菌系统、“抗菌1号”中央空调、XQS55-78保健“双动力”洗衣机等,创造了独享的市场蛋糕。标准。海尔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到2008年为止,海尔主持或参与了19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8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制定行业及其他标准439项。另外,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15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3项国际标准即将发布实施。早在1992年,海尔就在全国家电行业率先通过了ISO9001认证,1996年8月,海尔冰箱又通过了ISO14001环保认证。在过去近20年里,海尔先后通过了美国 UL、德国VDE和GS、加拿大CSA和EEV、澳大利亚SAA、中东SSA、欧盟TUV和CE、日本S-Mark等十几项认证,取得了进军国际市场的 “通行证”,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核心体系
1、以战略创新为方向指导
战略创新决定了海尔20年的发展方向。期间,海尔共经过了三次大的战略创新:名牌战略(1984-1991)、多元化战略(1991-1998)、国际化战略(1999-)。在利润丰厚、对手均忙于冒进快上的时期踏踏实实专做冰箱,不以量胜,而以优质创名牌;在树立坚实的品牌基础后,短时期内大范围实施相关及不相关多元化,并多数在业内取得优势地位;在其国内知名度如日中天、国外同行业间竞争激烈之时大胆跨出国门争创世界名牌。每次的战略转变对于海尔乃至全行业都是影响巨大的创新之举。
2、独具特色的技术研发队伍
在一般企业,设计人员只分段操作,只管开发,不管市场,而海尔创新实施了“型号经理”机制,海尔的科研人员变成“型号经理”,要求他们一切要对市场负责——必须从市场和用户那里找课题,到市场和用户那里验证开发成果。所以,科研人员的着眼点必须是用户需求,而满足用户需求的超常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科研机制下,海尔高端产品的开发,如双动力洗衣机、宇航变频冰箱、P7笔型手机等的开发,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收到良好效果,为企业创造了高附加值。型号经理机制激发了海尔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潜力,增强了所开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海尔对研发人员的激励采用“赛马而不相马”的动态激励机制,使每一位员工成为自我经营的SBU(策略事业单位),主要措施如下:逐步实行科研人员股份制、股票期权;为研发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条件和氛围,如邀请专家讲座、派员工参加国内外技术和学术研讨会等;设立用户难题奖、源头创新奖等。这些激励措施极大的调动了海尔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为海尔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开发队伍。
三、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支撑体系
1、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确保战略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技术创新战略重要的支撑体系之一。海尔的管理创新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创造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法。这项管理方法要求每个职工在完成好当天的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改进工艺,革新技术。现在“日清日高”变成了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成为全公司的行为准则,每个班组都张贴有每日、每周、每月的进展情况,将每个员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新明星”等称号公布于众,并给予物质奖励。第二,海尔从1999年开始,根据外部市场的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索酬、索赔、跳闸”的内部“市场链”制度,即下一个工序是上一个工序的用户的“海尔内部市场链”管理体系。这套管理系统是以海尔文化和“日清日高”为基础,以订单信息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流运行,达到“三个零”(质量零缺陷,服务零距离,零运营成本)为目标的业务流程。它激励员工创造并完成有价值的订单,使员工人人对用户负责,“绝不对市场说不”,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新飞跃。
2、组织创新
组织创新,是一切行动的根基。其重点在于:第一,实行事业部制。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同其他企业一样实行的是纵向一体化的“工厂制”。集团成立后,从多元化经营和规模扩大的需要出发,实施“事业部制”。集团由总部、事业本部、事业部、分厂四层次组成,分别承担战略决策与投资中心、专业化发展中心、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职能。海尔称其为“联合舰队”体制。第二,重视物流、资金流与商流。海尔成立了物流、资金流、商流(分国内商流、国外商流)四个本部,统一调配全球的供应资源和全球的用户资源。海尔的商流本部成立后,建立了科学有序的客户管理系统:1万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城乡,30多个电话中心24小时运行。
3、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海尔的灵魂。海尔的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用领导文化推动群众文化。海尔公司的领导从首席执行官、总裁到各事业部长都必须坚持每周六的上午齐集于“海尔大学”,共同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从观念、战略到策略、方法,从科学技术到管理制度互助互学,提高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海尔的创新型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一批能够时时、事事创新的创新型员工,不断创新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每位海尔员工的一举一动中。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分析,可以看出,二十多年来,海尔的高速发展,主要靠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而其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则主要靠选择了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来保证这一战略的实施。海尔技术创新战略的成功实施,也为我国其他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提供了可借鉴之处:首先,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由于各个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加上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也必然不同。如当一个企业已经具备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时,就不应该还仅仅局限于模仿创新;反之,当一个企业还不具备较高的自主创新能力时,也不应该好高骛远,盲目的制定过高的目标。其次,企业要以自主创新为最终的战略选择,以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最终目标。因为,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开辟具有自主权的富有活力的市场,才能保持自身优势,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海尔发展的若干问题以及其对人才的需求着重
你好!我也是一个很喜欢了解海尔集团的人我毕业就在里面做了一年!虽然我回答不了你这么专业的问题!但是我愿意用聊天的方式和你聊聊!~
据我所知道海尔有3个转折~用海尔总裁杨绵绵话说现在才过了一个半~所指的3个转折是品牌化多元化和国际化~2000前海尔以后成功的品牌化了要知道海尔是全球品牌百强05年时候是89!~海尔历史发展靠的是海尔的企业文化~比如大家都知道休克鱼...在80年代并购一些管理不好而生产线好的企业!~把这些企业比做休克鱼而进行大规模并购!~海尔开始是做冰箱的~以冰箱为品牌进行了企业的多元化~后来的空调洗衣机等等~到现在的电脑MP3MP4还在进行中!~发展重点,?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无内不稳无外不强~!意思就是说要把国内市场坐稳 了才能到国外去~~现在的重点还是国内!海尔是第一个国际化的96年就在美国建厂了~但是很多人反对!原因是美国市场太苛刻竞争太强~~~相对印度伊朗这样的发展国家市场好打!~但是张瑞敏指出先难后易思想!~去美国这样的市场才能提高竞争力!~我想海尔未来的发展道路也很明确了那就是要做全球白电第3~现在是第4~惠而普 伊莱克斯~松下~前3!但是和第3差距还很大!人才招聘的侧重点在我们宁波业务员都要大专的!~现在海尔业务重点是白电~侧重3C结合!~在我看来现在中国企业中海尔是一面旗帜~是我们中国最好的企业民族的品牌!我们中国要强大必须要有一批世界级企业出之对点关心~我时时都关注它的发展!~值得一讲的事海尔的企业文化很有魅力~现在我们中国企业国际化报道最多我看应该是联想并购和TCL并购了!~但是我都不喜欢为什么呢?联想其实说上是纯本土民族企业了!~它总部在美国~董事中有一半美国人!而TCL呢?我想应该在国际化中太心急了导致巨亏了~!而海尔更多是在海外买建厂房打的还是自己的品牌!~如果可以加我QQ261823599继续深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