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谭冠古镇有多长的历史58? 窑湾古镇历史名人
阆中古城有多少年历史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确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文名称:阆中市外文名称:Langzhong别名:阆州,阆中古城行政区类别:省辖县级市所属地区:四川省南充市下辖地区:七里街道、保宁街道、江南镇、等政府驻地:七里街道长公大道66号电话区号:0817邮政区码:637400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1878平方公里人口:87.7万(2008年)方言:四川话(成渝片)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阆中古城、张飞庙(汉桓侯祠)、川北道贡院、锦屏山、巴巴寺、等机场:阆中机场、南充机场(130km)火车站:阆中站(兰渝铁路在建)车牌代码:川R著名特产: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等。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胜梅桥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胜梅桥 在杨市古镇,原名杨滩桥。是境内涟水正道唯一的石拱桥,也是境内现存最大的石拱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曾两圮于水,于乾隆、道光年间两次补修和重修。从此,桥墩坚固,砥柱中流,任凭河水冲击依然岿立,再无圮水之患。全桥有三拱四墩,高10米,长39米,宽阔6.7米。南端石阶25级,北端14级。桥面有青石浮雕金乌龟一个。据民间传说,修桥工匠号称百人,而实际用餐只有99人,还有一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其意是有神仙保佑,就能“千年古迹万年牢”。
南翔古镇有多少年历史
南翔古名槎溪,梁武帝建国的时候,南翔还只是一个荒凉的乡村。一天,当地农民在耕地时挖到一块一丈多长的大石块,石块一露地面,就有一对丹顶鹤在石块上空盘旋,落到石块上歇脚。一个叫德齐和尚认为这里是一块佛地,决定在此建造一座佛寺。说来也怪,每天白鹤飞往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有人来献款,天天如此,从不间断。不久就筹集到一大笔钱,破土动工建造寺院。505年(梁天监四年)建成白鹤南翔寺,因寺成镇,便取名南翔。
从梁朝505年因寺成镇起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沐川箭板镇的历史?
被遗忘的古镇——箭板 箭板,曾经是一个繁忙的水码头,张献忠曾经驻重兵在此,扼断岷江水路运输 描 千年古镇——箭板■张志文 在沐川、犍为、宜宾三县交界之地,有座一脚踏三县的千年古镇——箭板。它东出岷江九公里,西距县城百余里;背靠陡峭的鱼箭山,脚依奔腾的龙溪河。一条“龙”字形独街长卧于山水之间,百年老房旧貌依然,独具川南民居特色的吊脚楼、青石街古朴幽深。 箭板河边有三根形似“箭杆”、长约百米的石梁和紧挨着的百米宽大石板而得名。靠着通岷江的水路优势,过去是方圆百里农副产品集散地和数万百姓的油盐场。明清时期这一偏僻乡场发展成为南来北往口的川南商贸重镇。随着交通的发展,如今老街虽还有人居住,但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只保留下川南民居的的古朴风情。 古镇一条长两里宽2—3米的老街全由青石板铺成,岁月将石板磨得光洁乌亮。民国时间,街沿上还有川南特色的凉厅子,能遮阳挡雨;全街有完整的排水系统,即便是下雨行人也不会淋雨。上场禹王宫、下场万寿宫和下场口川主庙内有三座雕梁画栋石戏楼。每逢节庆日或当地有钱人家办红白喜事,就要请外地戏班子来此唱戏助兴,俗称唱“大戏”。每年正月,街上有耍龙灯、狮灯、牛灯和放烟花活动,端午,有“划龙船”、唱山歌比赛。 据老年人说,禹王宫、万寿宫、南华宫、天后宫分别是广东人、江西人、湖广人、福建人来箭板后改建或新建的会馆。其宏大的建筑群风貌,数里外观之也十分醒目壮观。禹王宫是古镇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庙宇建筑群,占地约6亩,为重迭式三重建筑。其石狮、戏楼、钟鼓楼、石木浮雕、彩绘地图以及彩绘佛像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万寿宫的墙砖十分精致,每块青砖上都有专门烧制的“万寿宫”字样,别具特色。 箭板古场民居多为百年以上木质穿逗结构老房,最具特色的是临河边的民居几乎全是吊脚楼。其房高约二、三十米,充分利用地形,从河滩边磊起高约两三丈的石保坎,再在保坎上立柱修建两三层的木板房。楼底悬空,汛期防洪,平时则堆放杂物;二楼平行街面,作店铺和生活居室;三楼则灵活使用。走廊悬在水面上空,形成楼在水中,楼水相映的场景。 古镇尚存三、四十棵百年古树,有一棵黄桷树要6人合抱。有两棵名叫 “如兰树”的,高约40米,直径有两三人合抱之粗。街对岸的半山坡,还有三棵并列的千年古树,高十余丈,成为当地的一大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