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数码

为什么说APICloud3.0高性能的全流程开发工具? apicloud开发app难吗

为什么说APICloud3.0高性能的全流程开发工具?apicloud开发app难吗

如何评价 APICloud

说真的,做app开发不推荐使用APICloud。

  1、缺乏常见模式App的完整框架Demo。

  2、UI组件不够丰富(也可能是我了解还不够),我尝试写测试App的时候最先考虑用APICloud提供的UI组件,但是发现很散且不成体系,无奈只好用JQMobi搭建了UI框架,虽然知道既然APICloud宣称可以实现原生App体验,像我这样使用第三方JS框架的方式肯定是不推荐的。

  3、IDE联机调试的Log输出不稳定,经常断线。

  4、文档层次和细致程度还不够。文档现在的层次有点混乱,不好定位信息。另外还有一些API没有说明文字。

小程序和App都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小程序】

作为隶属于微信生态下的应用形态,小程序本身的体量就比较小,但足以承载部分对交互性要求不高、功能不复杂的应用需求,与此同时,小程序的开发成本较低,无需考虑不同平台的适配性,在应用分发方面也无需投入太多成本。

由于小程序的“小”,也决定这种轻量级应用存在局限性。有些对交互性要求较高、包含诸多功能的服务,就不适合采用小程序的形态推出,导致小程序不适合承载所有类型的需求,其运营还需符合微信的规定。不过立足于总体应用生态的角度分析,传统App适用于重需求,而小程序则与轻需求相匹配,两者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总体应用形态的发展。

换个角度来说,应用形态只有符合实际需求才能促进运营方的发展,因此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初创企业,都可从小程序开发及运营中获益。随着小程序的发展成熟,用户在产生需求时,可能先通过微信搜索对应的小程序,如果其需求无法解决,再安装App。

【App】

在移动互联网早期发展阶段,App作为应用载体,其地位十分突出。App的优势也十分明显:依托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的App,能够灵活调动硬件资源,这种软件在应用流畅性、界面呈现、整体效果方面都要优于小程序。与此同时,App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与移动硬件的运营紧密配合,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不过,App的运营需足够的成本支持。在开发App时,要使其符合iOS与安卓系统的技术标准,还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完成应用上传;再者,App的运营也离不开市场运营团队及产品负责人的支持,如今,App推广消耗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都给App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此外,App承载的重需求决定其开发成本及运营成本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足够的成本支持是App具备完善交互性的前提。换个角度来说,大多数轻需求应用若采用App形态,需投入高出其最终价值产出的成本,还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HBuilder为什么是最好的Web开发工具

sublime 插件强大丰富而且好用。hbuilder插件少点且也不够好用,Eclipse的插件也不够好用,例如格式化,或者一些自定义的编码习惯上,有一定的门槛。

初学前端,推荐sublime,因为初学的时候,也不会太大的项目,用sublime基本能管理好,一个小项目。sublime轻巧。

到了项目文件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文本编辑器和IDE最大的区别。例如hbuilder的跳转(例如alt+点击 class/变量/路径),这些远远比sublime等文本编辑器好用。在错综复杂的项目里面跳转。而且hbuilder有emmet插件,超强的js,html语法提示已经略胜sublime了。

所以不要去纠结用什么工具。工具只是提升你的效率。当sublime能够满足你的效率的时候,你就用sublime,当你发现sublime用起来,感觉不够高效率的时候,转向IDE吧,hbuilder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关于这2个工具,其实是完全不同的2个类别。

sublime是跨语言的增强型文本编辑器;

HBuilder是专注于HTML、js、css的IDE。

就是说HBuilder是有HTML、js、css的语法解析引擎的,它认识你写的代码,知道该提示什么、知道转到定义去哪里,你写的每个变量、每个函数都会动态计算类型和返回值,这个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全世界js的AST语法树处理最好的3个工具就是HBuilder、VS、webstorm。

而sublime是文本编辑器,它并不认识你var的变量是一个div的element还是什么其他东西,它只是混沌的提示你写过的词。

如果说纯前端开发,还是HBuilder好用。

开发速度、出错概率都好于sublime。

如果说开发其他语言,比如py、ruby、或者也算前端范畴但HBuilder还未提供对应语法引擎的比如coffescript、dart这些语言,由于HBuilder并没有内置对这些语言的AST语法引擎,所以开发起来不如其他专业工具方便。

除了语法解析引擎,两个产品还有其他区别:

1. 启动速度和内存占用是sublime占优。当然你机子不要太差问题也不大。启动虽然慢几秒,但之后一天开发下来节省的可不是几秒,怎么也得有半小时。

2. sublime的黑色主题看起来比较酷,虽然HBuilder也有夜间模式,但主推的是绿柔主题,它的主张不是看起来酷,而是环保,盯着这样的屏幕一天下来,对眼睛、对脑疲劳程度都更好。在官网首页绿柔主题介绍里有详细说明,是经过专业医疗机构测试的。

3. 如果是基于开发手机App,那肯定是用HBuilder了。开发便利性、语法提示、调试、打包部署都非常方便。

4. 两个工具各有一些特色功能,比如sublime的代码地图、列分割线、热退出;而HBuilder也有边改边看、大纲等特色

5. HBuilder还内置了最全的语法浏览器兼容库,每个语法在哪个浏览器的哪个版本可用,这个数据是全世界最全的。其实本质也是我们对HTML5的理解深度、专业程度是远胜于sublime其他工具的设计师的。

其实工具的作用并不完全重叠,也不算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起码都应该留在你的电脑里。

我个人的开发主力工具是HBuilder,但偶发也会打开sublime的。

有些人有种观点,叫不用工具手敲代码才叫牛。

我觉得他其实就应该干脆直接用记事本,因为sublime也是有模糊提示的列表的,他们应该一点语法提示都不用!

初期其实不需要ide,就几个HTML标签,真的就是用记事本写。

但后来js起来了,那就开始记不住语法了。

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无需记忆语法了,因为HTML5总共有7w个api,没有背的必要。

并且语法和工程复杂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专业IDE了。就像写java会用eclipse、写会用vs、写objectiveC用xcode,没听说这些复杂的高级语言还用sublime这类文本编辑器编程。

目前的HTML5,已经复杂到了这个地步了,很多沿袭老的习惯或观点的人应该换下脑子了。

另外注意HBuilder可不是入门工具,它的定位是极客工具。我们在这个方面的追求很偏执,设计了非常多提高编程效率的方式。

在HBuilder里内置的hello HBuilder里的lesson1,如果熟练掌握HBuilder,几分钟就写完了,如果使用sublime,至少比HBuilder慢十倍!

真正的高手或极客,怎么会不在乎这种效率的差距呢?

如果他真的不在乎效率,你也不必尊敬他,抓紧时间超越他就好了。

参考:Dcloud问答

一个完整的App开发需要哪些技术

1.按APP的打包与发布方式来分类,APP分为三类:

需要安装的APP,Native App、Hybird App、React App都属于这一类,发布时需要将App打包成可执行程序,然后挂到市场或者网站上,让用户下载安装后才能运行,其功能受限于平台API与权限,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越过平台API与权限限制,比如Hook技术。

不需要安装的APP,Web App,其实本质上就是个网站,只是做成了和手机APP相仿的样子,发布方式与网站发布相同,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或者微信之类的工具去加载这个网站,其功能相对于手机,受限于浏览器引擎提供对手机本地服务(文件、相机等等)访问的JS接口,通常功能非常少,所以限制较大。

需要用户已经安装某个第三方APP,然后跑在第三方APP上的APP,这类技术安卓上较多(典型的Python程序可以跑在PythonOnAndroid APP上,或者Ruby解释器可以跑Ruby程序),而iOS由于有对这类行为做出过明确限制,上架审核规则里有明确指出,不准APP可以下载源代码从而扩展功能,所以iOS上过去并不存在这样的APP。

2.针对需要安装的APP,APP开发技术有如下分类

基于官方推荐与支持的语言与框架开发的App,安卓目前官方推荐的是Java、Kotlin与C/C++进行开发,iOS目前官方推荐的是Objective-C、Swift与C/C++

基于一些第三方支持的语言和框架开发的App,这类大多是由一些互联网巨头与开源组织维护的,典型的技术有:

Qt(知名的跨平台GUI框架,基于C++,现在随诺基亚倒台被Digia收购与商业化),可以用来开发安卓和iOS,但问题是我有了Java和OC,为啥还要去用Qt C++,是因为太闲或者觉得BUG不够多吗。。。

Mono,微软.NET框架的开源山寨版,与.NET兼容程度很高,一般使用C#开发,可以用来开发安卓和iOS,性能不佳,C#的开发效率也没比Java和OC高到哪去,还要面对没有官方支持的一堆坑,用他得靠信仰

Node.js,可以使用JS开发然后编译成Native程序,可以用来开发安卓和iOS,但和大部分JS的东西一样,你懂的,JS是一种宗教

Go,Google的高并发系统级语言,原目标是用来替换C,但似乎并不是很美,新的语法似乎还不如老的C,看个人喜好吧,目前有一些第三方写的Android框架,iOS不清楚,没官方支持

Erlang、Ruby、Python,只要能编译二进制程序的框架理论上都能支持安卓和iOS,当然大多不靠谱,有病的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