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很多人运动的时候喜欢喝功能饮料,有什么好处吗? 运动能量喝了有什么好处
喝运动饮料对身体有好处吗???
激活”、“尖叫”、“佳得乐”、“脉动”、“劲跑”……这些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饮料,但常喝这些饮料的人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真面目——运动型饮料。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饮料就是用来解渴的,其实细究起来,饮料里的说道还真不少——
近日,记者对沈阳市饮料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功能型”饮料的商家并没有向消费者作出“功能”提示,而消费者在接受“脉动”的号召“随时接受挑战”、跟着“激活”大喊“followme”时,并不了解这种运动型饮料不能随便喝。
“运动水”进肚难受
前几天,家住沈阳市和平区的小赵和朋友去逛街,因为天气炎热,小赵想买瓶矿泉水解解渴,站在饮料专柜前,同去的朋友建议说:“咱们尝尝‘激活’吧,比矿泉水好喝,而且更有营养!”小赵一想,虽然和普通矿泉水相比“激活”有些贵,但想到它比矿泉水有营养,小赵还是同意试饮这款饮料。
不料,小赵喝了几口后竟有了异样的感觉。“我咋觉得嗓子干巴巴地呢?”他问朋友。“是啊!我也觉得喝完嘴里有点儿涩,还有些刺激胃……”朋友与小赵的反映很相似。小赵告诉记者,最可怕的是这种情况随后持续了好几天,后来有朋友告诉他运动型饮料不能随便喝,他才恍然大悟。“可是,厂家也应该在饮料的包装上注明适宜人群呀!”小赵对此表示很气愤。
“功能水”市场火爆
接到小赵的反映后,记者来到一家超市边挑选运动型饮料边和超市的销售人员、消费者“聊天儿”。
场景1:沈阳太原街沃尔玛超市
人物:女销售人员
记者:这种功能饮料好卖不?
销售人员:特别好卖!就这“激活”一天进几十箱也不够卖的,供不应求呢……前一阵子中高考,卖得那叫一个火!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体力、补充营养,都整箱往家搬呢!
记者:我刚才看了几种运动型饮料,都没有QS和“国食健字”标志啊!
销售人员:您也不看看您花多少钱买?还“国食健字”呢?如果都按那些标准走还能卖这价儿啊?
场景2:运动型饮料专柜前
人物:口渴的男生
记者:你常喝运动饮料吗?
男生:打完球很渴,就喝这些补充能量的饮料……这上写着含维生素B之类的,我想喝了会对身体有好处吧!还能提神!
记者:运动结束后喝一瓶这种饮料感觉怎样?
男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除了百事公司的“佳得乐”以外,这些所谓的“运动型”饮料上并没有标注有什么特殊功能,也没有哪些人群适宜饮用的提示。
商家反映令人“尖叫”
调查结束后,记者按照饮料瓶身上的服务电话分别与知名度很强的“激活”、“尖叫”、“佳得乐”取得了联系。
“我没运动就喝了‘激活’,后来听同事说那是一种运动饮料,为什么上面没标明啊。”记者问“激活”的女服务人员。
“‘激活’当然是运动型饮料了,你不知道我现在告诉你总该知道了吧?”听罢记者的问话,服务人员非常激动地说,“再说国家法律对这种饮料也没有规定啊!你喜欢喝就喝,不喜欢就不要买,它的功能没必要都告诉你们吧?”
而农夫山泉“尖叫”的服务人员则表示自己的‘运动型’产品与其他饮料没什么区别。那么,瓶身底部“运动饮料”的字样又怎么解释呢?这位服务人员解释道:“运动饮料是‘尖叫’的三种类型之一,为了区别其他两种的口味而生产的,而功能并不特殊。”所谓的“运动饮料”在这里只是一种宣传手段而已。
“运动以后或者出过大汗的人喝它最好不过,可是没有运动的人喝也没出过问题呀!”“佳得乐”的服务人员这样表示,“其实也别把它和其他饮料分得很清楚,都是差不多的,你们不就是图个解渴嘛!”既然与其他饮料差不多,那么它们的价格差异理由是什么呢?服务人员停顿了一会又表示:“我们这口感是经研发部门精心研究出来的,成本也高啊!”
消费者有知情权
听了消费者的投诉,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监督部冯主任说:“厂家在生产产品的时候应该标示该饮料属于哪种类型的饮料,以及适用的人群。”
冯主任表示:“厂家应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因为,消费者的知情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明确规定的,“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既然运动型饮料有其特定的消费群体,企业不应该将所有人都纳入它的销售体系当中,而且运动型饮料应该在它的外包装上注明适合饮用的人群,以免误导消费。”
专家提示 慎饮“功能水”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际饮料行业协会规定,功能饮料是那些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而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软饮料的分类》中并没有“功能饮料”这一称谓,只有“特殊用途饮料”的提法,就是说“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大类。”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功能饮料有严格的适用人群,像运动饮料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或是经常参加健身的人群。普通人如果每天的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就没有必要喝这种饮料。
该人士建议:“如果运动量大、时间长,或者在夏天出汗量大饮用运动饮料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饮料所含的某些元素会增加他们的机体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因此,这部分人群不宜多饮用运动饮料。此外,要是希望通过运动减肥,因为运动饮料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大量喝这种饮料反而会对减肥不利。
喝红牛,有什么效果?为什么那么多人喝?
“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相信大家对这句广告词都不陌生,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广受大众喜爱。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牛只能暂时解乏,之后却对身体有伤害。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称,能量饮料可“危害公众健康”。
近期一项研究发总结了喝功能饮料的生理变化:
10分钟:咖啡因进入血液循环,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20-30分钟,血液中的咖啡因含量达到高峰。人的注意力提高、精力旺盛且更加兴奋。
30-50分钟,咖啡因被吸收完毕,此时肝脏吸收糖分,进入血液循环。
60分钟,咖啡因对机体兴奋性的影响将开始消退,血糖含量降低,机体会出现疲劳感,精力也不如之前旺盛。
大约5-6小时,机体的咖啡因含量将减少50%,几乎12小时后机体血液中的咖啡因会全部排出体外。
12-24小时后,出现头痛症状、烦躁、便秘等症状。这是撤退症状,最多会持续9天。
咖啡因是能量饮料最常见中促进人体兴奋的成分。一罐或一瓶能量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为80~500 mg(一杯约140 ml的咖啡含100 mg咖啡)。能量饮料中的含糖量也很高,一罐250 ml的红牛中含糖量为27.5 g。
根据美国药物滥用警戒网络报告,2012年年因功能饮料至急诊科就诊量较上一年增加了10倍,70%是12-17岁的青少年。
欧美不时有报道喝红牛饮料后猝死的病例,比如,法国15岁少年Brahim Lamkadem在赛跑过程中猝死,他曾在赛前饮用红牛功能饮料,其家人已起诉红牛公司。2006年9月,英国一名40岁的男子一连喝了4罐红牛后,不幸因心脏病发作死亡。
去年全美已经有超过一万例与能量饮料相关的住院病例,且住院的多为16岁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其中死亡案例超过10起,受害者几乎都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
美国饮料协会对能量饮料的建议是:儿童和孕妇不建议饮用;运动期间不能喝;不能与酒精同时喝;不能向小学和中学生推广等。
功能饮料有什么功效?运动之后一定要喝功能饮料么?
其实喝不喝都无所谓,功能饮料的作用例如红牛也就是补充能量电解质等养分而已
你看网球或者长跑比赛中球员也会补充类似的饮料,但那是因为需要快速补充身体消耗的能量而已,其实这些东西在日常饮食中都可以摄取到。
因此喝不喝都无所谓
当健完身之后喝功能饮料对身体有好处吗?
没好处
那是广告误导人
在运动时身体损失大量的无机盐,微量元素而功能型饮料多是碳酸型无利反有害
应适量饮些淡盐水,而且刚运动完不易马上就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