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廿五白酒采用什么酿酒技术?(酿酒技术 新方法)
酿酒技术 新方法
生料酿酒技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生产工艺规程及其操作方法;二是生料酒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生料酿酒的工艺规程再科学再合理,如果没有适用于生料酿酒的酒曲或酒曲的质量不好,其生料酿酒不会成功。反过来说,即使生料酒曲的质量再好,但是工艺规程不科学不合理或者操作不当,其生料酿酒也不会成功。为什么试用生料酿酒的厂家很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呢?归根到底一句话总结:要嘛是工艺操作问题,要嘛是生料酒曲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欲取得生料酿酒的成功,一是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方法;二是必须采用正宗的质量好的生料酒曲。另外,欲取得生料酿酒的成功还必须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 学习生料酿酒要有恒心
任何一门再简单的技术都有一定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而且掌握这些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一个熟悉和熟练的过程。欲想熟悉和熟练地掌握该项技术,就必须有恒心和耐心。
例如:骑自行车的技术就是再简单不过的了。然面,当您第一次骑上自行车后必然要被摔下来,何也?这是因为虽然你懂骑自行车的方法,但是操作不熟悉之故,如果你坚持练习,不怕摔很快就掌握骑自行车的技术了。如果你第一次骑上自行车被摔下车,不承认是由于自己不熟练之故,反而责怪自行车不好就此停下来不再练习,那第你永远也不会骑自行车。
学习骑自行车的道理与学习生料酿酒技术的道理完全一样。生料酿酒技术虽然再简单,但也是一门科学和技术,也有它特定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虽然通过阅读有关论著资料及说明书,对生料酿酒的技术有所了解,但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更谈不上熟悉和熟练二字。因此,欲想学会生料酿酒技术,就要像学骑自行车那样,不怕摔倒,坚持反复试验,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和熟练其操作方法。所以,要有恒心和耐心。无数事实证明:一次不成功,不能证明这门技术不好。
2、 坚持小试和中试
一些采用生料酿酒不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是:对生料酿酒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一知半解,不作任何小试,一下就贸然投料几百、几千公斤。由于不熟悉不熟练工艺操作而遭致失败,失败后不是承认自己在操作上有问题,而是得出生料酿酒技术不可行的结论。
任何新技术的采用,都必须要经过小试,中试这一程序,采用生料酿酒技术也不例外。小试的目的是为了练兵。通过几次的小试即能证明此项技术是否可行。从经济意义上说即使通过几次小试都归于失败,其损失也不会太大。以生料酿酒而言,小试的设备仅需玻璃瓶一二个、高压锅一只、玻璃冷凝器一只,总投资100多元,即使试验失败,这些“设备”也有其他用途,所损失的仅是几斤粮食而已。
小试的方法是:先熟读有关生料酿酒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然后按照工艺操作,也可以在实验中边做边对照。
其次,每次小试以一二斤粮食为好。发酵容器最好采用50000ml的玻璃瓶。因为采用玻璃瓶发酵,能清楚地从外观察到原料在发酵过程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便于在今后的大生产中能准确地掌握原料的发酵情况,投料后,每天都要注意和观察温度、原料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上和e69da5e6ba90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161323335℃以下。并随时根据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作调整和处理。经过如此反复度验,即能熟悉和熟练地掌握其工艺操作和要点并进入中试程序。
中试可投料几十斤或上百斤。小试成功,中试的成功把握就很大。中试的要点掌握温度、厌氧、搅拌问题,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能蒸馏,出现异常情况怎么处理的问题。
通过多次的小试和中试都取得成功,并且也熟悉和熟练地掌握了其生产技术,再扩大规模生产即能立于不败之地。规模生产与中试的区别,仅仅在于发酵容器和蒸馏设备的扩大和选型问题。
3、 选择资深的技术单位作为依靠
众所皆知,市场经济时代必然鱼龙混杂、“李鬼”横行,伪劣假冒层出不穷。就以目前的生料酿酒技术市场而言极为混乱。自称为“发明人”的,谎称已获得国家“专利”的,在三个月内“荣获”金奖七八枚之多的,自吹为“全世界第一”的比比皆是。可见,在真假难辩之际,采用哪一家的生料酿酒技术作实验和生产,是成功与失败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检查和考核是否资深的技术单位。
第一, 从信息来源上的选择。凡是在广告上吹成“天下第一”、“全世界最先进”,包你每年赚多少万元者,不可采信。据笔者向国家专利局查询,迄今为止,没有一家在生料酿酒技术上获得国家专利,因此,凡是自称已获得国家专利者都是假冒,更不可信。
在生料酿酒技术上,真正拥有技术实力的单位,决不会胡编、瞎吹、更不会以不实之词去作虚假广告。
第二,考查其单位的经营范围。凡是一边自吹是生产酿酒的“发明人”,是什么生料酿酒“集团公司”和“垮国公司”、一边又在兜售“养猪养狗”技术、“洗衣粉制作”技术、“游戏扑克”、“透视麻将眼镜”等等者,即知是一家炒卖信息的单位,不具有生料酿酒技术的实力。所吹嘘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酒曲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差的生料酒曲。
第三,考查其技术能力。众所皆知,生料酿酒技术,是在传统的酿酒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非从天而降。因此,不懂得传统的酿酒技术也就不懂得生料酿酒技术。
无论是传统的酒曲还是生料酒曲,都是由糖化剂和发酵剂两部分组成。而且无论是糖化剂和发酵剂都是微生物制品。因此,生产酿酒技术涉及到微生物,发酵工程及酿酒科学等多门学科。
由此可见,一个不知微生物为何物,一个连酒厂大门都未进过的,甚至连什么是“酒醅”和“酒醪”都分不清楚的人,很可能就是一个“李鬼”。对于这样的所谓技术单位,无论他如何吹得天花乱坠,只须向他提出几个酿酒常识问题,如他不能回答或含乎其词,或问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即知此单位是个什么单位。
第四,不要相信“免费”的把戏。凡是企业即无免费之说,试想一下:如果免费,这个企业岂不要喝西北风吗?办企业就是为了营利,为了赚钱怎么能会“免费”?
所谓“免费培训技术”、“免费赠送酒曲”、“成本价出售设备”等等,实际上是一种陷井,“免费培训技术”如果是实,你写一封信叫他传授技术,他能传授吗?所谓“免费培训技术”是指技术培训不收费,但必须购买设备。一套简陋设备价值一二仟元却要你四五仟元,“堤内损失堤外补”这就是所谓的“免费培训技术”的实质。还有一家“集团公司”在《生料高产酿酒》宣传资料中公开露骨地写道:他们是“免费”培训技术的,但在“免费培训”前,你必须把口袋里的人民币首先要亮给他看,以表示“诚意”。由此可看出“免费”是什么把戏了。
再者,即使你得到“免费培训技术”后又花三伍仟元买了他的设备回来做不成功怎么办?问他,他说你操作不当,你不可能为了这三伍仟元而再花万把元去与他打官司吧?这就是当今骗子的高明之处。
当然,要想学会一门技术,一分钱不花是不可能的,只是应该考虚到,万一此技术不成功也不会造成严重损失时才值得花钱,但不能过多。
综上所述,生料酿酒技术要取得成功,除了有恒心和耐心认真学习外,应选择一家有技术实力的单位作为后盾,以便能够长期地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另外,还要选择正宗的质量好的生料酒曲。
酿酒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出酒率高,二是酒的口感好。出酒率高而口感不好谁买?口感好而出酒率很低,亏本生意谁做?
在采用生料酿酒上,为了达到出酒率既高口感又好,则是生产技术问题也是酒曲质量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先择问题。
酿白酒技术
因为酒曲上生长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蘖也含有许多这样的酶,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将蘖本身中的淀粉转变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转变成乙醇。同时, 酒曲本身含有淀粉和蛋白质等,也是酿酒原料。
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酒曲中所生长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 对霉菌的利用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创造。日本有位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坂口谨一郎教授认为这甚至可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相媲美,这显然是从生物工程技术在当今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推断出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所创立的方法将日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酒曲的种类
酒曲的起源已不可考,关于酒曲的最早文字可能就是周朝著作<< 书经·说命篇>>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从科学原理加以分析, 酒曲实际上是从发霉的谷物演变来的。酒曲的生产技术在北魏时代的<<齐民要术>>中第一次得到全面总结,在宋代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酒曲品种齐全,工艺技术完善, 酒曲尤其是南方的小曲糖化发酵力都很高。现代酒曲仍广泛用于黄酒,白酒等的酿造。在生产技术上,由于对微生物及酿酒理论知识的掌握,酒曲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原始的酒曲是发霉或发芽的谷物,人们加以改良,就制成了适于酿酒的酒曲。由于所采用的原料及制作方法不同,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异,酒曲的品种丰富多彩。大致在宋代,中国酒曲的种类和制造技术基本上定型。后世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改进。以下是中国酒曲的种类:
一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来分主要有小麦和稻米。故分别称为麦曲和米曲。用稻米制的曲,种类也很多,如用米粉制成的小曲,用蒸熟的米饭制成的红曲或乌衣红曲,米曲(米曲霉)。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又有很多种类,如加入中草药的称为药曲, 加入豆类原料的称为豆曲(碗豆,绿豆等)。
按曲的形体可分为大曲(草包曲,砖曲,挂曲)和小曲(饼曲),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 分为传统酒曲(微生物的天然接种)和纯种酒曲(如米曲霉接种的米曲,根霉菌接种的根霉曲,黑曲霉接种的酒曲)。
二 酒曲的分类
现代大致将酒曲分为五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的酒。它们是:
麦曲,主要用于黄酒的酿造;
小曲,主要用于黄酒和小曲白酒的酿造;
红曲,主要用于红曲酒的酿造(红曲酒是黄酒的一个品种);
大曲,用于蒸馏酒的酿造。
麸曲,这是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其白酒产量占总产量的70%以上。
酒曲生产技术的演变
一 原始的酒曲
我国最原始的糖化发酵剂可能有几种形式:即曲,蘖,或曲蘖共存的混合物。
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
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 但曲和蘖起码在商代是有严格区别的。因为发芽的谷物和发霉的谷物外观不同,作用也不同,人们很容易分别按照不同的方法加以制造,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
二 散曲到块曲
从制曲技术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最原始的曲形应是散曲,而不是块曲。
散曲,即呈松散状态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压碎的谷物,在一定的温度, 空气湿度和水分含量情况下,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生长其上而制成的。散曲在我国几千年的制曲史上一直都沿用下来。例如古代的"黄子曲",米曲(尤其是红曲)。
块曲,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形状的酒曲, 其制法是将原料(如面粉)加入适量的水,揉匀后,填入一个模具中,压紧,使其形状固定,然后再在一定的温度,水分和湿度情况下培养微生物。
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中有几个字,都注释为“饼曲”。东汉的<< 四民月令>>中还记载了块曲的制法,这说明在东汉时期,成型的块曲已非常普遍。
到北魏时代,以<<齐民要术>>中的制曲,制蘖技术为代表, 我国的酒曲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技术上,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境地。主要体现在:确立了块曲(包括南方的米曲)的主导地位;酒曲种类增加;酒曲的糖化发酵能力大大提高。 我国的酒曲制造技术开始向邻国传播。
散曲和块曲不仅仅体现了曲的外观的区别, 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酒曲的糖化发酵性能的差异上。其根本原因在于酒曲中所繁殖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
从制曲技术上来说,块曲的制造技术比较复杂,工序较长, 而且制曲过程中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道光二十五白酒原名叫什么
锦州凌川酿酒总厂
名名字由来
1996年6月9日, 在锦州凌川酿酒总厂的搬迁过程中,施工的工人在清理工地时,无意中发掘出一个大型木质容器。从容器破损的部位,人们见到里面盛满了淡黄色的液体,同时还闻到从中散发出的浓浓酒香。经过酒厂老师傅认定,这是多年前老酒厂用于储酒的木酒海,是个实实在在的宝贝玩意儿。听说酒厂里挖出了宝贝,考古专家们迅速赶到了现场。
这就是当年出土的四件木酒海中的一个,当时,考古专家们从写在木酒海内层封口纸屑上的封印上发现,这些酒封存于清朝道光廿五年,也就是公元1845年。于是,专家们便就此将出土的百年美酒命名为“道光廿五”酒。
传统白酒酿造技术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是指直接将生料(大米、玉米、高粱、稻谷、红薯等)加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发酵6—8天就可蒸馏制成优质白酒。 一、原料处理 酿酒的原料要求经过粉碎,(大米不必粉碎),一般细度要超过80目,粉碎机底筛直径在1毫米以下。只有达到这样细度的颗粒,才能被水充分浸泡才能使霉菌广泛的与淀粉接触、酶解,使淀粉的糖化率达到95%以上。 二、配料 在配料顺序上,应采用先水后粮再加曲的方法较好,粮水比应控制在1:3,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用量为原料总量的0.6%—0.7%。先按比例把40℃的水倒入缸中,然后把粉碎好的粮食逐渐的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再加入复合增香型高产酒曲,下曲时温度不要超过40℃。 三、发酵 酿酒的关键在于发酵,发酵搞好了,酒的质量、产量都会得到提高。生料酿酒的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上和40℃以下,高于40℃者易产酸,甚至曲种死亡,低于20℃者,生料难以发酵。最佳发酵温度是25℃—35℃发酵罐应加盖或用塑料薄膜盖上拴牢,采用密封式方法发酵。发酵开始时,每天要充分搅拌一次,以保证原料发酵完全、彻底。一般来说,发酵温度在20℃—25℃时,发酵期为15—20天;发酵温度在25℃—30℃时,发酵期为12左右;发酵温度在30℃—38℃时,发酵期在7天左右。 检验是否发酵或发酵是否完毕,可用手在水面搅一搅,上面是水,下面是玉米,水清、颜色为深棕色,即为发酵好了。也可把打火机点着,放入缸内靠近水面,火熄了就是发酵好了,反之亦然。 四、设备选用 生料免蒸酿酒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和传统技术所用的酿酒设备略有不同,传统固态酿酒设备,冷却部分可用,蒸馏部分需另购或改装;传统液态法酿酒设备,可用于生料酿酒,但设备的材料要符合国家食用器皿要求的材料标准,否则使用寿命短,且较容易粘锅、糊锅。 针对传统酿酒设备的粘锅、糊锅问题,可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法: 1、适量多放些压锅水; 2、先将发酵液中稀的部分投入锅内,待要开锅时再投入其余的发酵液; 3、在开锅前搅拌数次,重点是使沉入锅底的固态物质悬浮; 4、使用最新研制的“xsm型家用小型酿酒设备”。 五、烧酒 每100斤原料放压锅水50斤,用吹风机把水烧开,然后把发酵好的原料放入烧锅内搅一次,中间搅一次,开锅之前搅一次。用水把烧锅封好,酒头去掉一斤。当出5斤酒时把吹风机点上,用稳火烧酒,当酒稍微有点混时,把吹风机开大,用大火烧酒,酒清时,把吹风机关上。当第一个桶里白酒酒精度平均达到50°时,换第二个桶接酒尾,同时打开吹风机,当流酒口流出的酒的酒精度达10°时,把火灭掉,整个烧酒过程完成。 运用生料酿酒技术酿酒,可比传统工艺提高出酒率35%—50%以上,一般百斤大米可产优质白酒90—100斤,百斤玉米可产优质高度白酒70斤;百斤鲜红薯可产优质高度白酒25斤(均以酒精度50°计)。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