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这个五常千玺大米,请问是当年的新米吗? 东北五常大米新米

这个五常千玺大米,请问是当年的新米吗?东北五常大米新米

如何分辨大米是不是当年的新米?

工具:大米、纸巾。

方法如下:

1、用手试

把手伸进米袋子里,拿出来,如果手上粘的白粉末能够轻易弹掉,证明是新米。

2、用纸巾试

在手上放一张纸巾,拿一些大米放在一张纸巾上,用手使劲挤压大米,如果纸巾干净,则证明是新米,如果纸巾上有水渍油渍,则有可能是陈米或者久放后的大米。

3、用肉眼试

拿起大米仔细看,如果大米表面光滑白皙,则证明大米相对比较新鲜。超市里出售的陈米一般会经过二次加工,所以大米表面会抽选很多裂痕,且颜色发暗。

五常大米是粳米还是籼米

五常大米是粳米。

在黑龙江的五常地区,有一种大米被誉为“粳米之王”,生米时泛着微微米香味,煮后更是香飘满屋,口感软韧筋道,细腻可口。清乾隆年间,五常开始有栽培水稻的历史记载,不到200年的时间里,五常大米名声鹊起,誉满天下,一直是皇室独享的御贡米。

受产区独特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五常出产的大米干物质积累多,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由于水稻成熟期产区昼夜温差大,大米中可速溶的双链糖积累较多,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扩展资料:

五常的地理位置决定年日照时刻达2800小时,日夜温差达到10度以上,水稻根部吸收养分时刻较长,养分物质丰厚,颗粒丰满。采取古法栽培耕种方法,人工育苗、人工插秧、人工除草、不用化学肥料、鸭稻共生,保证水稻在天然生态环境下成长。

采用清理、砻谷、碾米、白米分级、包装等,亦可有抛光或色选。大米加工中除添加符合GB5749要求的水外,不添加任何物质。应有五常大米固有的气味,没有异味。米粒半透明或半透明,色泽青白有光泽。蒸煮时应有特有的米香味,饭粒表面有油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五常大米

“五常大米”是慈禧太后钦点的贡米,这是真的吗?

老辈人传的,不知道真假,不过五常这里真的没有过灾,旱涝保收,因处在地球特殊经纬度,我们这的水、土,具备优质大米的生长环境。

“五常大米”的悠久历史有谁知道????

哈尔滨的水稻种植史起于何时?

170多年前,三个朝鲜族人在黑龙江五常的茫茫荒野上开垦水田种稻,这或许是哈尔滨最早的大米。到了上世纪50年代,五常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近10万亩,并逐渐成为中国水稻生产第一县。

五常的作为,在于星星之火使哈尔滨的水稻发展形成了燎原之势。

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如今,哈尔滨的水稻面积已经达到了665万亩,总产已经达到了70亿斤。全国平均每人可以吃到5斤哈尔滨大米。全国水稻大县五常,水稻面积达到170万亩,是建国初的17倍。而旱育稀植技术的发祥地方正县,80万亩耕地已经有60万亩种上了水稻。

改革30年来,哈尔滨的水稻面积翻了两番多。

当年曾经为清廷贡米的哈尔滨大米,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世界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尤其喜欢吃哈尔滨的五常大米

2006年4月,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一路风尘来到哈尔滨五常市考察。这位曾经为世界上数亿人解决了饥馁之苦的老人,想要探寻的一个奥秘就是:哈尔滨的五常大米为什么那么好吃?

在五常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对饮食挑剔到极致的慈禧太后曾多次提起五常大米“非此米不能进食”。是否属实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史志可考的是清朝道光十五年(1835年),吉林将军富俊组织少数朝鲜族居民在沙河镇的亮甸子、王家街一带引水种稻,所产稻谷用石头碾子碾成大米,其后成为清朝后期历代皇帝的贡米。

袁隆平的夫人告诉五常的农民水稻育种专家田永太,他们家里长年吃五常大米。遇到田永太,袁隆平此行寻访的难题迎刃而解。1993年,田永太在田里发现一个12棵穗的稻子,种了12垄,秋风一吹稻子就有扑鼻的香味。在百万分之一变异的几率中,田永太培育出了香米“稻花香二号”,现在面积已经达到100多万亩,成为五常的主打品种。

原来,“扑鼻的香气”是一位农民创造的。这一发现,十余年来,已经为各地种植这个品种的农民增收数亿元。

水稻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水”和“土”。五常市有天然的“水田”条件,有拉林河、阿什河两大水系,一级支流15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支流274条,河流总长度约2240公里,河网密度为0.3公里/平方公里。世界三大黑土带中,我国东北有12万平方公里,其中黑龙江独占8万平方公里,五常又是黑龙江黑土面积最大的县(市)。龙江黑土层厚度平均为20至30厘米,五常黑土层的平均厚度竟达2米,土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膏腴”之地。灵山生秀水,拉林河与磨盘山泉奔涌腾跃,灌溉着下游沙河子、向阳、山河、杜家、兴盛、安家、民乐等乡镇的数十万亩稻田,与寒地黑土气候阳光琴瑟和歌,赋予五常大米非凡的灵性,终于滋养出五常大米的一世香名!加上大中棚育秧,再加上黑龙江第一积温带的地理位置,五常大米冠绝天下自然当之无愧。

哈尔滨大米甲天下,可谓独得天时、地利、人和。

哈尔滨的大米天下驰名,但是众多的品牌却有大乱天下之势,专家们呼吁整合品牌让这冰城的宠儿香飘四海

2007年7月7日,两艘GR货轮静静地停靠在天津和上海的港湾。24吨产自GR的名牌大米———新潟县的“越光”和宫城县的“一见钟情”,正通过70年前GR军人走过的同一条海路登陆中国。24吨普普通通的大米,充其量只有10万美元市值,竟劳动GR首相安倍晋三、前农林水产大臣赤城德彦亲自在东京和北京送迎。其中玄机,耐人寻味。

在北京和上海的超级市场,GR大米高调亮相,售价每公斤99元!其实,这是一场超级的“大米品牌秀”而已。而早在10年前,五常市汇鑫稻米公司的“膳常龙”牌大米,便以天价卖到了GR。此时,木兰县的领导们正在给上海市民用电饭煲焖香喷喷的“哈哈木兰”大米饭呢。

哈尔滨的大米到底有多少个品牌?这或许永远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每时每刻都会有某种大米品牌诞生。但是,最亮的牌子还要属“五常大米”。五常大米,拥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中国名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等众多食品行业的顶级荣誉认证,可谓一块价值连城的金字招牌。但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竟没有一个有力的法人主体对“五常大米”的品牌实行有效的保护,更不用说对假冒产品进行有力的追究和打击!在市场上,许多东北米甚至苏北米的包装袋上都赫然挂着“五常大米”的标识。专家们认为,五常大米的品牌需要整合,散兵游勇式的经营,只能使这块金字招牌黯然失色。经过了两年的整合,葵花阳光米业已将数十家企业归于麾下,提高了五常大米的竞争力。

当人们逐渐认识到品牌的价值时,在群雄逐鹿的哈尔滨原野,众多优秀品牌脱颖而出。1996年,阿城市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2005年,继五常大米之后,方正大米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称号;2006年,延寿县“亮珠”牌大米经上海市有关部门检测,21项指标合格,被上海市政府批准为“上海市民放心粮油产品”;而木兰县的“哈哈木兰”大米,早已成为大上海的首选食品。到目前,哈尔滨的优质名牌大米已经达到18个,去年共销往全国80万吨。

五常大米,已经走向天下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