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锅呀锅呀是哪国语言? 锅锅是什么意思

锅呀锅呀是哪国语言?锅锅是什么意思

在意大利留学同美国英国有什么区别?

语言不同

网络用词饺子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前的称呼是“娇耳”,关于这个词语的产生还有一个故事,详解如下:

一、简介水饺这个词:

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喜爱的食品,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二、关于饺子的传说:

1、张仲景发明饺子

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河南省南阳)人。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原来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张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人们最常见、最爱吃的食品。

2、女娲造人说

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

3、苏巧生发明饺子说

饺子的来历,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传说: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有一天,人称“潘素水”的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言明他有个好主意,能使皇上长生不老,皇上听后满心喜欢,忙问:“潘爱卿,有何妙法,快讲与朕听!”,潘奇奏道:“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连连点头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全国各地名厨陆续被送到京里,经过殿试,手艺高的厨师苏巧生被选上了。从此,苏巧生凭着自己高超的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早上再做一样饭就可以离开这个可恨的昏君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了做饭的时候竟不知该怎么做最后一顿饭了,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他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拿起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角,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作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4、冬至吃饺子传说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药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郭德纲 论过节 相声词

 郭德纲 论过节 相声台词

郭:来了好几千人,来听相声来捧我们。

于:是。

郭:无以为报,其实好些观众特别喜欢您

于:大家都是喜欢听相声

郭:爱看于老师

于:恩,抬爱

郭:跟我合作10年了

于:恩

郭:对我帮助很大

于:不敢说

郭:如果郭德纲有这么一丁点成绩的话,(指于)那么完全得力于我自己

于:这个,您以后要不介绍我就别往我这边比划一下成吗

郭:没说完呢

于:您说吧

郭: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浑身是铁打几根钉子。

于:这对

郭:没有人家的帮助能有今天吗(指于)

于:唉,不敢说

郭:借这个机会,好好的感谢一下我的夫人

于:这里到底有我没有啊

郭:有你

于:哎您说我呀

郭:要是没有你,我早就红了

于:哎,啊。我一直搅和来了是吗

郭:开玩笑。这些年合作非常愉快

于:很好啊

郭:主要是您的艺术水平高

于:您太捧我了

郭:本身素质高

于:哪儿的话

郭: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哪,在我们后台人都知道——忠厚长者

于:您又捧我

郭:大伙也都喜欢您,为了亲爱的观众,一定要注意健康

于:谢谢您

郭:保重您的尸体

于:尸体?

郭:那什么

于:保重身体啊

郭:保重您的身体。哎我这,我这嘴怎么。身,对吧。

于:身体

郭:hai身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hi身

于:这这您就甭弄拼音这事儿了

郭:好吧。对不起,没怎么念过书

于:哦,那你这?

郭:希望你健康

于:谢谢

郭:这在我们后台,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人

于:大伙儿倒是都碰我

郭:时尚

于:这谈不到

郭:真的,你看这头你就知道。到您80多岁登台老艺术家,一脑袋白卷,跟喜羊羊似的

于:嗨,您瞧你比这东西

郭:多么快乐啊

于:恩

郭:台上啊,穿着演出的服装。那天你到后台看看,带个大金链子,130斤

于:这么沉金链子

郭:白天戴着晚上摘下来锁狗

于:额,我跟我们家狗用一条链子

郭:你说是吧,那还了得。穿这衣服。时尚就在这了。

于:那是应该

郭:什么叫时尚,别人都没穿你先穿这叫时尚

于:哎,领先

郭:当年跳那霹雳舞

于:那就八几年了

郭:带那手套,断指的啊

于:就上面这没有,露手指头

郭:没手指头那个啊。咱就不懂。

于:你那就外行

郭:你买一破的啊。他就说了啊:你就不懂,你看着破了吧有窟窿吧,这你就外行了吧。这叫霹雳手套。

于:对

郭:我还有霹雳的袜子呢

于:恩。恩?全露脚趾头的袜子

郭:我还有霹雳的内裤

于:哎..这…那穿不穿得起什么作用啊

郭:穿不穿我们不管但确实好脱。

于:我从上面直接扽那我,穿一面口袋出去啊我

郭:有身份

于:这是有身份的装扮嘛这

郭:我都崇拜你了

于:就这个啊

郭:哎呀,有钱。那会儿他们家那跟皇上是本家

于:哎,倒是沾点儿亲

郭:这个于是后来改的

于:对

郭:啊,现在知道于老师,于,于都会写啊。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户。想当年那会。。

于:你就别想当年了,您说那念驴呀那个,一个马一个户

郭:这俩不,一样吗

于:怎么一样了

郭:那念于啊,驴啊

于:这念马户驴呀

郭:马户驴马户驴。所以说你,你怎么姓驴了又

于:谁姓驴了你

郭:我一直说姓于姓于你怎么改姓驴了又

于:你说的驴,马。。

郭:你挑一个挑一个

于:什么叫挑一个,就得是于

郭:姓于啊,于老师。因为那会他们家啊,八旗贵胄。

于:倒是在

郭:着我们老说哪个,八旗子弟八旗子弟。有他

于:有我们家在其中

郭:哎,跟皇上是本家。

于:宗室

郭:满洲正黑棋的,

于:正黑棋的呀

郭:满洲铁灰旗的

于:哪有这色儿啊

郭:满洲正房旗的

于:我们这大太太生的还,怎么还正房旗的,正黄旗啊

郭:正黄旗正黄旗。跟皇上是本家,他曾祖有一名字嘛

于:叫..

郭:爱新觉罗筐

于:叫什么不好非叫箩筐

郭:咱也不知道你们怎么起的这名字

于:哪儿有这名字

郭:清朝有八大铁帽子王,一代传一代,就有他们家

于:其中之一

郭:八大铁帽子王,绿帽子王

于:你瞧我们家挑这色儿吧

郭:要说一辈这样,不算什么。辈辈这样。带出一出生的时候,俩孩子他双胞胎。列位啊,这可太好了啊,这要有家族的那个,遗传基因吧。上辈有这个,才会有这个

于:是

郭:你别人生一个,他们家俩。哎他们邻居就有这个双胞胎的基因啊

于:是吗。不,这没听说过。邻居有基因我们家生双胞胎啊。

郭:邻居家有基因你们家也有这个基因。

于:你说清楚了

郭:大伙纳闷,这胡同怎么净出双胞胎啊

于:哦

郭:他当年一出生俩,一对。当年那医学条件不好,然后就是,死了一个

于:对

郭:糟践了。可惜了。就剩一个

于:就我了

郭:剩一个啊。死的那个是你,你是你哥哥。你想想,你想想。

于:我想不过来了我这个,怎么那么乱拿

郭:咱不懂,因为你这个,医学上他们管这个叫那个.. 卵生

于:啊

郭:就这个

于:等会,不对啊这个,怎么叫卵生啊这个

郭:双胞胎吗。卵生吗。卵生兄弟。

于:孪生兄弟啊这个叫

郭:我记得有个卵生啊

于:啊卵生有,那是蛋孵的那个,我们这叫孪生

郭:孪生啊,孪生兄弟。然后糟践了一个剩一个

于:就剩我

郭:这就算是孤儿了

于:怎么算孤儿了又

郭:很孤独的这么一个…..

于:没听说过这个

郭:不这么说啊

于:这孤儿,不叫孤儿

郭:但是打这起你算是得了倚了

于:就疼我一个了

郭:就疼他了,哎哟。您说这…

于:你要说什么呀

郭:这断奶的时间特别晚

于:那就疼我就断奶晚

郭:这可不算什么啊,各位啊。家里有那个孩子,3岁了还吃奶呢。

于:有吃四五年的呢

郭:我这可不是说您

于:没事这很正常这。

郭:于老师断奶就晚

于:对

郭:就家里宠,哈。他吃奶一直吃到昨天。

于:吃到昨天?我要今天不演出我还吃呢是吗

郭:就奶粉,喝的那个,就买的那个,驴奶

于:驴奶啊

郭:什么

于:牛奶

郭:牛奶啊,喝的牛奶,现在就喝着个。强壮身体

于:身体好就完了嘛

郭:家里有钱啊,他关键想吃什么有什么。他爸爸多有钱,尽跟外国人做买卖

于:跨国的公司

郭:坐大飞机。哈,歘

于:扔出去的这飞机?那能坐人么

郭:我哈了

于:那管什么呀,哈一下就能坐人了

郭:就那,反正就那坐飞机

于:飞机那大的

郭:呦,他爸爸坐着飞机,咕嚓咕嚓咕嚓咕嚓

于:怎么跟啦啦似的你这

郭:不嘟嘟嘟嘟嘟嘟

于:机枪打出去的?

郭:闹不清楚,不懂这个

于:不用学这个象声词

郭:说相声的不说象声词吗

于:哎你这….

郭:有时候坐轮船

于:出洋嘛

郭:出海,跟外国人一块。三层甲板,

于:大轮船

郭:他爸爸站船尖上啊。让我们荡起双桨

于:划着出去的呀,这么大船这不累死呀这个

郭:咱也不懂反正就这么形容把这个

于:你不用形容

郭:这个坐船走有危险

于:有什么危险

郭:在公海遇见过海盗

于:呦

郭:大伙都看过电影电视剧的海盗啊,胡子拉碴大长头发

于:是是

郭:有一眼有毛病啊,即一个眼罩啊这个。要钱。

于:他就是图钱

郭:都吓坏了,唯独你爸爸。说,要多少钱。

于:他镇静

郭:300万。300万美金那

于:嗯嗯嗯

郭:他爸爸乐了

于:哦

郭:给你400万,你给我开一张1000万的发票

于:豁

郭:你给我开一张1000万的发票

于:嘿,这怎么想的这是,他还琢磨着报销啊

郭:你猜怎么着,海盗都哭了。这一个眼睛哒哒哒流眼泪。

于:哎呀

郭:哎呀,还是你们挣钱狠呐

于:海盗都没辙了

郭:回国之后他爸爸辞职不干了

于:那还干得了吗那个

郭:天天跟屋数钱

于:哦,这就挣来了

郭:打这起唯一的爱好就是花钱消费。天天就想,唉,怎么能花钱呢

于:恩

郭:就这点乐趣了

于:哦

郭:早晨一睁眼吃早点就能花多少钱花多少钱。

于:那能花多少钱哪

郭:咱们吃早点你能吃几块钱,吃个10块8快得了

于:恩

郭:烧个油条你能吃多少

于:那倒是

郭:是吧。可是他爸爸,不吃。大早上起来吃烧饼油条没身份

于:那吃什么呢

郭:一大盆那,一大盆炖吊子。

于:就是,猪肠子

郭:哎,北京的风味小吃,猪大肠。就这一大盆,他爸爸,哪哪哪哪哪哪哪哪哪哪哪哪。

于:这是有人跟我爸爸抢啊,这护食呢是怎么着

郭:也不是,就。。。

于:那出这声干嘛呀

郭:就快乐嘛,哎呀,一看猪大肠就跟见了亲人似的

于:你亲人才这玩意儿呢

郭:这形容嘛

于:什么形容啊

郭:这是早点,就这一盆肠子不得二三百块钱

于:那也花不了多少钱

郭:这是早晨,到中午垮这大盆又端来了

于:什么呀

郭:肠子

于:还是那盆?

郭:还是那盆但肠子加工的方法不一样了

于:哦,做法不一样了

郭:早晨那个都剁了,一块一块

于:碎了

郭:中午这是一根

于:整根

郭:在这盆子里盘着,盘好了,甩出一头来又支着

于:那这个要手艺了

郭:你爸爸一看没人,吃饭吧。找这头,把这头夹起来搁嘴里(用嘴吸)

于:这是嘬这肠子呢还是嘬这肠子里的粪呢

郭:说着脏

于:废话,怎么那么恶心呢

郭:到晚上更了不得了

于:又是什么呀

郭:大肠刺身

于:生的了

郭:哎呀,我要吐

于:哎呀,还刺身我这….我爸爸一天多骚气啊。全是肠子。

郭:有芥末,蘸芥末吃

于:那管什么呀

郭:有小料,就着腰花吃

于:哎,好嘛

郭:你爸爸吃饭时候没有串门的,从来没有

于:那是,都给熏出去了

郭:就是这么有身份,尤其是逢年过节老头最开心的时候

于:过节怎么了

郭:过节可以花钱呢

于:过节怎么花钱

郭:平常就花钱,这逢年过节有花钱的理由了

于:有什么理由呢

郭:他爸爸跟这啊,看着月份牌,啊

于:你先等会,我爸爸要现形啊

郭:月份牌挂的低

于:低就低,蹲下看,甩什么脖子呀这是

郭:一看哎,今天立春。他爸爸高兴,

于:怎么呢

郭:立春可以当节过呀

于:这当什么节呀

郭:呦嘻

于:啊,日本人那是怎么着

郭:中国话呀

于:中国话呦嘻呀

郭:有戏

于:怎么个有戏啊

郭:嘿,今儿能花钱了,有戏

于:哦就这么个有戏呀

郭:哎,呦嘻,

于:有戏

郭:阿里嘎达沃Z骂死

于:这不对了这个,这还是日本话呀

郭:听出来了

于:多新鲜那

郭:立春啊,北京人打春烙薄饼,什么小鱼小虾啊,切点儿肘花酱肉

于:就这样

郭:他爸爸没有

于:我们呢

郭:小薄饼让人笑话啊

于:不吃这个

郭:烙大饼

于:怎么大

郭:哎,一百二十斤面一张

于:一百二十斤一张饼

郭:诶,发面饼这么厚,知道吗。吃不了晚上盖

于:我们家人都住在饼里头

郭:4口人宰7个牛不够吃的

于:能吃

郭:蜗牛

于:蜗牛啊,这人有吃蜗牛的吗

郭:这唆唆味

于:就吃这调料

郭:就为了花钱

于:这花什么钱了

郭:眨眼的功夫五月端午,你爸爸乐了,呦嘻

于:又来了

郭:又可以花钱了

于:哦,这又有戏

郭:包粽子

于:这就应该的

郭:他们家的粽子个大

于:哦

郭:半吨一个

于:半吨一粽子?

郭:别人家包粽子,包一小粽子,搁四个枣五个枣就完了。您家这个,一个粽子里边,两棵枣树

于:把枣树都搁里头?

郭:剁开了吃

于:哎呦

郭:吃粽子饮雄黄酒

于:还得喝一口

郭:应应节嘛。喝完了酒他爸爸坐在这别扭,唉

于:干嘛叹气啊

郭:郁闷了

于:干嘛郁闷呢

郭:郁闷,心里别扭

于:因为什么呢

郭:自己别扭会,得跟于谦念叨念叨

于:跟我

郭:唉,儿子

于:你冲那边儿行吗,你这没事又占便宜你

郭:唉,(回头)儿子

于:还是我呀,你非冲我说是吗

郭:我跟你说实话吧,我朝那儿都得冲你

于:我跑不了了我

郭:今天是,五月端午,我这心里边很难过。我想你妈了

于:我妈?

郭:你母亲不是咱北京人

于:哪啊

郭:家住在四川峨眉山

于:峨眉山?

郭:你还有个姨,叫小青。那一年她们两人到西湖岸边旅游。我是出差到杭州。西湖岸边下雨她们找我借了把伞。

于:游湖借伞

郭:其实是一段美好的姻缘,后来我们邻居有个海大爷,给搅和了

于:还海大爷呢

郭:给搅和了

于:行了,您这说白蛇传呢这是

郭:你们家的事儿

于:不是我们家的事儿

郭:不是吗

于:你说串了

郭:好吧,算我没说。眨眼的功夫八月中秋

于:八月节了

郭:八月十五了,天下人都是啊,吃月饼过节,高兴。

于:对

郭:你们家,得过俩节

于:怎么会俩节呢

郭:既是中秋团圆又是你父亲的生日

于:我爸爸跟兔儿爷一天生日?

郭:赶巧了。全家亲戚,大伙都来了,给老头过生日,老头高兴。今儿,八月十五,我过生日,高兴

于:捋耳朵呢这还

郭:但是…但是..

于:折耳兔这还是一。这怎么回事,怎么还捋耳朵呢

郭:这…痒痒

于:痒痒也不能这么高啊

郭:没有这个啊,镫,上去了

于:非有这声啊

郭: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大长耳朵啊,没有

于:还是的嘛

郭:老头打怀里呀,掏出一胡萝卜来,咔

于:儿歌都出来了,爱吃萝卜爱吃菜

郭:啊,没有没有,胡萝卜放着啊

于:根本没有这胡萝卜

郭:这个…

于:别蹦了,怎么那么碎叨啊你这

郭:你让人活不让人活

于:废话不学兔子活不了是吗

郭:你看看,好吧好吧。各位

于:你这不用加那么大身段,知道吗

郭:好吧,当我没说啊。今天,中秋节,吃月饼啊,说吧,吃什么馅的。

于:怎么还报报馅

郭:这一句话就看出有钱来了

于:怎么呢

郭:定制去

于:哦,现做

郭:找大的糕点公司,单独为你们家人出一套新模子

于:豁

郭:单独的和馅、和面,按工艺来,这难了。

于:这是

郭:哎,身份的象征。就说吧吃什么馅的,你----带鱼馅的,好。

于:带鱼馅

郭:你呢,腰子的,好好好。你是孜然的,你是芥末的啊。好,我来面馅的

于:那不就是白饼吗那个,还面馅

郭:有身份,下单子,一个月饼得合1万来块钱

于:豁

郭:尤其那盒,更值钱了

于:盒

郭:咱们的月饼盒塑料的,铁的就完了

于:就这个

郭:人家家呢,木头的

于:豁

郭:紫檀木

于:上档次

郭:小印儿紫檀

于:更讲究了

郭:长方形,哎,一个里面装一月饼。可盖上盖也不知道谁点的什么陷得怎么办呢

于:怎么区分呢

郭:谁点的什么馅儿啊,在那盒子上挂你一相片

于:相片?

郭:八月十五,全家人坐好一人抱一盒呜————

于:这多丧气啊这个

郭:过节了

于:哎,行了行了行了。别哭了,八月十五我们家一人抱一个骨灰盒吃月饼啊

郭:就是这么有身份

于:没有这么造的

郭:到后来,北京城住不开全家移民了

于:哪国啊

郭:房山

于:房山叫移民那

郭:到房山县,那地大呀

于:那是

郭:买了好大的一块地,盖了房子

于:是

郭:房子太讲究了,远瞧雾气昭昭,近瞧瓦窑四照,就跟一块整砖抠的似的

于:我们家人都蛐蛐儿啊,整砖抠的这么大

郭:游不过来,一大片吧

于:说好的

郭:门前有四棵门槐。上马石下马石拴马的桩子。路北边广亮大门,上有门灯下有懒凳。内有汇事房管事处传达处。二门四扇绿屏风撒金星,四个斗方写的是:足疗保健

于:谁说的,有写足疗保健的吗

郭:写什么

于:写斋庄中正啊

郭:斋庄中正,背面是严肃整齐

于:哎

郭:进二门,方砖满地海曼的院子。夏景天高搭天棚三寸六

于:三寸六?我们家都蛤蟆是怎么着

郭:多高

于:三丈六

郭:高搭天棚三丈六,四个堵头写的是:贼星高照

于:嗨,吉星高照

郭:夏景天挂虾米须的帘子,冬景天子口封门往屋里一看画露天机是别有洞天

于:里边是

郭:挂着扇段的被窝扇段的褥子

于:都尿炕了是吗

郭:什么

于:这名人字画啊

郭:唐伯虎的美人,吕岩长的山水,刘石庵的扇面,铁宝的对子,板桥的竹子,宋忠堂一笔虎字。正当中乾隆御笔亲题

于:写的是

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这能是乾隆写的吗

郭:白天家里人都上班去,天一黑都回来了,霓虹闪烁,灯光璀璨。

于:嘿

郭:串门的朋友也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家姐姐妹妹也多

于:对

郭:一个个捯饬的漂漂亮亮的,串门的客人有好书法的,写了块匾挂在当中四个大字

于:合家欢乐

郭:天上人间

于:哎,去你的

...... 

看动漫贴吧的时候会有人提到菊家和耀家,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啊? 求知识,知道的大神告诉我吧。谢谢

耀家指中国 菊家指日本 捏自黑塔利亚

  中/国 

  王耀 中/国4000岁(仙人设定)(但自己认为是5000岁)

  身高:169cm

  生日:10.01

  CV:甲斐田雪

  官方语言:汉语

  首都:北/京

  国花:牡丹(暂未定)

  “没有问题,我们有人数优势阿鲁。”

  “啊呀~!”

  是现存的年龄最大的国家,背上有一条刀疤,是被日/本砍的。虽然长相是娃娃脸,其实已经是爷爷辈了,或者说是仙人还是什么的。

  能干,谦虚,有礼貌,精于计算得失,而且常直言直语,不理会某些国家的威胁,但是本家设定的属性为天然呆。

  此外可能因为其在饮食上富有变化,不同地域拥有各具特色菜系的缘故,口味异常挑剔。会擅自在流行的糖果饼干包装上使用奇怪的日文标示在封口处。全世界都有自己的别墅和家人(连荒岛上都有…除了韩/国一直避而远之…)。

  上司是一条绿色的龙。信仰神灵。擅长美人画(本田菊送给王耀的hello kitty的嘴就是他给画上去的,于是kitty就改名叫做Gitty)。 

  马尾辫里有很多根呆毛,分别代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琼/州/半/岛(雷/州/半/岛)等。

  武器:铁锅(据说与匈/牙/利的平底锅合称绝代双锅)俗称:中华锅

  角色歌:你好,中/国

  哎呀,四千年

  网络爱称:NINI(にいさん(哥哥)的爱称にーに),耀君,祖/国/君, 少主,王老板

  日/本

  本田菊(Honda Kiku) 日/本年龄不详 165cm

  CV:高桥广树

  生日:2.11

  官方语言:日语

  首都:东/京

  国花:樱花、菊花

  “严守大和男儿的风俗,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其实最后答案统统是‘不’”

  因为是远离陆地的岛国,又因为曾经家里蹲了两百年,所以从小就养成了宅在家里的习惯。最近又因家中的动漫产业蓬勃发展而使他变为彻头彻尾的御宅族(オタク)。勤恳认真,手巧。此外有随大流的倾向。在政治上附和美/国。做事极度认真谨慎踏实,但是在他看来正常的东西都不正常另外,曾经把德/国交给他的潜水艇设计图做成缩小版的潜水艇模型,还分一年十二个月不同花色发售,同时聘请当红人气声优代言,合体後的最终形态是能变形的机器人。

  角色歌:恐れ入ります、すみません。

  日のいずる国 ジパング

  网络爱称:宅菊,小菊,泥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