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成绩决定因素有哪三个。? 运动成绩的6项决定因素
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决定于其所具备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程度,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是最根本和重要的原因。对于不同项群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有不同的评定方法。
(2)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胜负状况或取得的名次,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手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尤其是在对抗性竞赛项目中,同一名运动员在某一轮的淘汰赛中与强劲的对手较量时,如果他的对手比他还要强的话,尽管他能够表现出比以前几轮更高的竞技水平,也很可能遭到失败而淘汰。
(3)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了为:竞赛评定行为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包含着竞赛规则、评定手段及裁判员的道德与业务水平三个因素,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带来运动成绩的显著变化。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哪几种?并说明
、影响运动量的因素
运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影响运动量的主要因素是练习强度、密度、时间和练习的数量等,改变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影响运动量和生理负担量的大小。在构成运动量的诸因素中,数量是基础,强度是核心,而密度起调节强度的作用。
1.强度
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以(公斤·米)缈来表示。但在实践中,一般习惯于用跑速、游速(计时)、举起多大质量的重物或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数量来表示运动强度,但这些表示方法也还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的生理负担量,所以现在衡量运动强度均采用最客观的生理指标来反映。 兰常用的生理指标如下。
①最大吸氧量。即以锻炼者本人的最大吸氧量(V0...。)作为100%,运动中实际的吸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来衡量运动强度。一般以70%~80%的V0。...表示较大的运动强度,50%~60%的V0:。。为较小的运动强度,≤40%的V0,...为小强度。由于采用最大吸氧量指标来反映运动强度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故在大众体育健身实践中还难以推广应用。
②梅脱{Met)。是指代谢当量,即表示运动时代谢率为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一个梅脱的运动强度,大约相当于成年人安静状态时的代谢水平,相当于消耗3.5m1/(k9·min)的氧。
③心率(HR)。是体育训练实践中一种科学而简易的掌握运动强度的方法。在确定健身运动的强度时,常用运动时的心率间接地表示运动强度,因其方法简单,不需任何仪器设备,因而比其他指标更具实用性。由于健身锻炼时,只有心率达到或超过一定强度时,才能有效地引起机体的反应,所以一般将有效强度所对应的心率称之为目标心率(亦称靶心率)。目标心率是以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来表示。有关中老年人健身锻炼时如何掌握目标心率的问题,在后面几节中将作详细介绍。
应该指出的是,衡量运动强度的几个主要指标,即运动时吸氧量占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梅脱以及运动时的心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见表5-1)。
心率一般可用计数脉搏频率来代替。测量的部位和方法,一是手腕桡动脉处,可用一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压在桡动脉搏动处;二是耳屏前上方的颞浅动脉处,
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压在颞浅动脉搏动处。安静时测脉搏可计数1分钟的脉搏,也可只测30秒的脉搏,乘以2得出1分钟的脉搏。运动后一般是测10秒的脉搏,再乘以6,得出1分钟的脉搏。当脉搏在110~170次份钟范围时,脉搏与运动强度之间呈直线相关。
2.密度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练习的数量。在健身锻炼时,可以将它看做是练习和活动的时间占锻炼总时间的百分比,这是影响运动量、调节运动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地说,在一次锻炼过程中,完成的动作数量多,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短,即练习的密度大,总的运动量也会相应增大。
3.运动持续时间
指每次健身锻炼持续的时间。由于运动持续的时间和运动强度决定了运动量,因此,运动强度确定后,运动持续时间就成为影响运动量(运动负荷)的重要因素了。根据锻炼者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体质和健康状况等),可选择强度较小而运动时间相对较长的锻炼方法,也可以选择强度较大的短时间激烈运动锻炼方式,两者对增进健康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4.构成运动量诸因素的相互关系
运动量和运动负荷,是由运动强度、密度、时间和数量诸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改变任何一种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运动量和生理负担量的大小。在一次健身锻炼中,即使锻炼的强度和练习的数量相同,但如安排不一样,如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同,对人体产生的生理负担量也是不同的,因为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对锻炼的效果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一般而言,缩短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能有效地促进速度耐力素质的发展。
运动负荷的强度越大,对人体的刺激也越强,引起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反应也越大,所以对人体的锻炼价值也越显著。但运动强度大的练习易引起机体疲劳,重复的次数不可能多,每次练习后的恢复时间(或间歇时间)也相应较长,这些又制约了强度大的练习对人体的锻炼价值。
从生理学上分析,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短了,才能将每次练习对人体的影响累积起来,有效提高人体的机能。相反,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过长,这样的锻炼对提高身体能力的累积性影响便较小。但如果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过短,也会降低第二次练习的强度,降低锻炼的效果。所以在健身锻炼中,练习的数量和运动的时间必须以一定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间歇时间为前提,不要一味追求练习数量和运动的时间。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哪些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以下三种:运动强度、时间、密度。
运动量是人体在训练中承受的负荷量。是衡量运动训练的数量指标。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等因素构成,这些因素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时,均会改变运动量的大小。
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
从严格意义上讲,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影响并不单纯取决于运动量,而是运动负荷(“运动量”只是一种通俗的叫法)。组成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
运动强度最易于理解的是用千步当量表示,即4 km/h(3 min行走200米)步行10 min的活动量为1个千步当量,各种活动都可与其换算;千步当量时间是指某种活动完成1个千步当量所需要的时间。运动的强度也用代谢当量(METs,译称梅脱)表示,一般以大于等于6 梅脱为较高强度;3~5.9 梅脱为中等强度;不足3梅脱为低强度。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哪几种?并说明
决定运动量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数量:数量是指体育锻炼所完成的练习总数;
(2)强度:强度时指单位时间内生理负荷量的大小;
(3)时间:时间是一次锻炼的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