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如果出来散步的话,十分钟走600步,是不是太慢了? 散步十分钟试讲

如果出来散步的话,十分钟走600步,是不是太慢了?散步十分钟试讲

走路要十分钟,大约是几公里??

大约是一公里(快走)。

10分钟一公里属于快走。时速在3公里以内称散步,3.6公里叫慢行,4.5公里称自然步行,5.5公里才为快步走(又称竞技步行)。

快步行走10分钟应该为一公里左右路程(老年人、体弱者可略慢),即大概每分钟应走120至140步。

这样,心率才能达到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的70%,满足中小运动强度要求,才可对心肺起到良好刺激,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首先,在平地上行走,这样对关节的损伤较小;其次,挺胸抬头,展开双肩,让肩与臀保持在同一条与地面垂直的直线上。若臀部靠后,会增加脊柱和腰部负担,不能达到最佳运动效果;自然摆臂,注意臂不要摆到肩以上;

步伐要大,速度要快;应将腰部重心置于所踏出的脚上,走时要积极使用全身肌肉,这有助于减轻腰痛、肩痛,并可改善内脏机能。行走的速度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状态,每天快走半小时至40分钟,走到“细汗微出”;

年轻人心跳一般不超过130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超过120次/每分钟,以每分钟120至140步、心跳120次为宜,强度以行走时微汗、微喘、可交谈但不能歌唱,走完后感觉轻松或并且没有头晕,恶心,疲劳的感觉为宜;坚持每日30分钟,可一次走完,也可根据个人时间分几次累计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快步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老年人有氧锻炼:快走还是慢跑?

成年人,走路偏慢。步行600米需要多长时间?

600秒

一般人两步一米,

每秒可以走两步

10分钟一公里属于快走还是跑步了?

10分钟一公里属于快走。

时速在3公里以内称散步,3.6公里叫慢行,4.5公里称自然步行,5.5公里才为快步走(又称竞技步行)。

快步行走10分钟应该为一公里左右路程(老年人、体弱者可略慢),即大概每分钟应走120至140步。这样,心率才能达到最大心率(220减去年龄)的70%,满足中小运动强度要求,才可对心肺起到良好刺激,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

扩展资料:

一、运动机制不同,但快走和慢跑有着相似的健康效益

人体在处于行走模式时,身体的重量至少有一条腿在支撑,这时提供支撑力的是人体的骨骼。而跑的时候则存在肌肉爆发用力,使身体处于瞬间腾空无支撑的状态;当人体腾空后,支撑腿落地时,肌肉再次作用,对人体进行缓冲保护。

走路时,主要是下肢和腰、胯部的肌肉在用力。而跑步由于存在瞬间腾空过程,因此需要全身多部位协调以保持身体平衡,参与发力的部位更多,因此,相对于走路而言,更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

长期坚持快走和慢跑,并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作保证,都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使心脏收缩时血液输出量增加、降低血压和血脂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利于体内毒素排出并有效缓解身体机能老化。

有利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延缓人体衰老进程,降低死亡率,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

二、一般来说,慢跑比快走有着更佳的健身效果

1、相对于快走,慢跑的减肥效果更好

由于躯干、腿的做功速度不同,慢跑与快走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能耗存在极大差异。研究发现,相同速度下,或是完成相同距离的一段路程时,慢跑所消耗的热量明显高于快走;而在速度比较慢的时候,慢跑的能耗甚至可以达到快走的1.7倍。

以每分钟130步的速率慢跑与以同样速度快走相比,每小时可多消耗4千卡热量,多减掉26克脂肪。

2、相对于快走,慢跑有着更高的强心效率

前面说过,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跑都有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而你的运动是否对心肺产生有效的刺激,主要取决于运动是否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足够的强度。我们通常用运动后的即时心率来衡量运动强度。

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推荐,适宜(安全而有效)的运动后心率应为最大心率(220-年龄)的50%—85%。具体您在这一范围的哪个区段,还要看您的年龄、体能基础和锻炼目的等因素。如体质较弱者和年龄较大者,运动后的适宜心率一般不能超过最大心率的60%;

以减肥为主要目的的有氧锻炼,其适宜心率区间一般在60%—70%之间,而以强化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的锻炼,其适宜心率范围则应该在70%—85%之间。

同快走相比,慢跑无疑在提升心肺功能方面有着更高的效率。假如您的年龄是50岁,您想通过有氧锻炼提高心肺功能,那么您的运动后心率大约在每分钟130左右。

如果慢跑20分钟就能达到这一效果,但快走则可能需要30—40分钟。正是由于慢跑相对于快走在刺激心肺功能方面更为“经济”,对于那些平时工作忙或家务比较多,不能抽出大量时间进行锻炼的人更为合适。

3、相对于快走,慢跑有着更全面的锻炼效果

长期坚持跑步锻炼,有助于提高下肢的肌肉力量。同时,也正因为跑步时经历了一个腾空过程,出于维持身体平衡的需要,躯干的其它部位(上肢和腰部等)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用力,

这样,不仅能增强人体的核心力量,还能适当地锻炼人体的协调和灵敏能力,而这些都是快走难以达到的效果。另外,跑步时在腾空并下落的时候,肢体所承受的地面反作用力要远远大于快走,有利于刺激骨质的再生,因此慢跑在增强骨质、延缓骨质疏松方面的作用也要好于快走。

三、同慢跑相比,快走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前面说了这么多慢跑的好处,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前面提到,在进行慢跑时,身体会经历腾起到下落的过程,在落地的同时,人体自然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这时,虽然我们的肌肉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是大部分的力量还是会作用到膝盖处。

有研究表明,跑步时膝盖所承受的压力是自身体重的5—7倍,长期的压力作用就有可能对膝盖造成损伤。而快走的机体运动并不像慢跑那么剧烈,膝盖所承受的压力没有跑步那么大,因此适度的快走给膝盖带来的损伤风险也相对较小。

另外,由于跑步的运动强度更大,它对心肺系统具有更强的刺激作用,因此心肺系统存在急性病症的患者应避免进行跑步锻炼。总的来说,以下三种人不适合进行慢跑练习:

1、体重严重超重或过于肥胖者。建议BMI指数(体重kg/身高cm2)超过30的人应尽量避免慢跑锻炼。

2、下肢骨关节已有损伤且尚未完全康复者,或骨关节有退行性病变者。

3、有以下病患者

(1)近三个月内曾发生过心绞痛者;

(2)做轻微动作就觉胸痛者;

(3)重症心瓣膜病患者;

(4)患先天性心脏病,运动能引起发作者;

(5)病理性心脏肥大者;

(6)高度心律不齐者;

(7)服降压药后,血压仍在180(收缩压)/110(舒张压)毫米汞柱以上的严重高血压病患者。

还有各种内脏病急性发作阶段的患者,如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时期、活动性肺结核、急性肾脏病、糖尿病较严重的阶段和具有出血和出血倾向的患者,如支气管扩张吐血、消化道出血患者等,都不适宜跑步。

四、选择快走还是慢跑,应因人而异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排除以上列出的不适合跑步的人群,作为基本健康的锻炼者,当然会做出有利的选择,即以慢跑为主要的有氧锻炼手段。

2、体重严重超重者或有轻度慢性疾病但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有氧运动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者,宜用快走作为主要运动干预方式

3、网络上不乏年纪偏大者不能进行跑步锻炼的说法,其实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研究证明,人的骨骼和心肺系统对中等强度的运动量有较强的适应性,只要在锻炼中将“持之以恒”和“循序渐进”这两个原则有机结合起来,

老年人也完全能够适应跑步锻炼,只是相对于年轻人来说,其跑量、速度应适当下降,或者其运动后的适宜心率应该适当降低,一般应在最大心率的50%—60%。

4、即使是健康的中老年人,在选择快走还是慢跑时,也应因人而异。对于初始锻炼者,或以前虽然一直锻炼,但一直以快走为主的锻炼者,可以从快走开始,以走跑结合的方式,随着心肺系统的逐步适应,渐渐向慢跑过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快步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老年人有氧锻炼:快走还是慢跑?

走路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人的身高体重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平常走路的速度也不同。有些人健步如飞,也未觉丝毫压力;有些人慢如蜗牛,却气喘吁吁。据某些研究表明,从走路的快慢也能预测寿命的长短。

1、普通人走路的速度是每秒钟0.9米,如果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死亡的概率就会增加很多。如果走路超过每秒钟一米,寿命会延长一点。

2、经常走的快的人,心脏和骨骼各方面的机能都比普通人要强,各方面的调节能力也比较好,免疫力比较高,有利于预防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3、也就是说,经常快速的走路也能够提高人体各方面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4、经常温和地健步行走的话,可以增强细胞活性防止衰老,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会增强肌肉力量,使身体变得结实匀称,有减肥的功效。

5、经常快步行走,还可以治疗身体疼痛,促进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强大脑功能,有助于睡眠。

但是,快走也有一定自己的方式,如果方式不对的话,肆意乱走,可能会为身体带来负担。

怎么走路最健康?

1、走路的地方最好有树。

最好到公园或者树木比较多的地方去走,因为这种地方空气比较清新,有利于人体排出有害气体,增强精神力。

2、穿的鞋越轻越好。

快走时穿的衣服要宽松,要穿比较厚的棉质袜子,鞋子要轻便。这样子快走起来才不会有负担,而且还可以健步如飞。

3、走路时要抬头挺胸。

快走时的姿势要正确,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身体重心下移,走路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节奏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4、每天至少走1个小时。

据研究表明,每天快走的时间最好不要低于一个小时。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快走或者散步,但是这时候快走不利于食物消化和吸收。要进行运动的话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之后。

5、走路后最好微微出汗。

平时快走不要过度,达到微微出汗的地步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大汗淋漓,以免肌肉使用过度引起损伤。

快走是一项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的一项运动,但是不要运动过量,以免引起肌肉损伤。不过要长期坚持,不要半途而废,这样才能有强身健体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