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道题,有会的吗?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道题,有会的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方法

一些关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题目求答案 急

1、认为儿童天生就有学习语言的能力且体现在一种语言获得装置(LAD)中的教育家是(A )

A.斯金纳 B.乔姆斯基 C.皮亚杰 D.伍顿

2、儿童早期将“miao”的意义当作猫、狗、羊等,这种常见的错误属于词义的( C )

A.过度扩充 B.过度缩小 C.借代 D.引申

3、从出生到一岁半左右的儿童语言学习现象通常被称为(D )

A.前语言现象 B.自我中心语言现象

C.社会性语言现象 D.理解语言现象

4、谈话活动与日常交谈相比较而言,它具有( C )

A.无计划性 B.随机性 C.自发性 D.目的性

5、教幼儿学英语应当始于培养幼儿的英语( B )

A.倾听能力 B.表达能力 C.阅读能力 D.书写能力

6、能使学前儿童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完整连贯表述的语言经验是( D )

A.谈话活动 B.讲述活动

C.欣赏文学作品 D.早期阅读

7、为了培养有意识的倾听能力,不提倡教师采取的做法是( D )

A.选择合适的故事、童话和儿歌

B.强迫幼儿仔细倾听

C.增加倾听内容的吸引力

D.教师可以通过手势、动作或其他体态语言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8、不符合幼儿园语言教育软件设计和选择原则的内容是( C )

A.呈现适当的刺激是幼儿园计算机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B.演示内容生动形象,但要适时适度

C.同一个教学信息的呈现,要做到尽量不可重复

D.与学习内容进程相一致

9、( D)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获得是在关键期内通过语言获得装置逐步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

A.先天论 B.认知相互作用论 C.行为主义 D.社会相互作用论

10、根据凭借物的不同,幼儿园进述活动可分为实物讲述、看图讲述和( B )

A.叙事性讲述 B.描述性讲述 C.情景表演讲述 D.议论性讲述

11、幼儿出现比较严重的口吃现象,是一种( A )

A.言语流畅度障碍 B.构音障碍 C.听觉障碍 D.情感交往障碍

12、语言内容不同于语言话题,主要表现在它是( B )

A.个人化的 B.具体的 C.非独立的 D.一般的

13、卡洛—乌尔福特和伦奇提出的“四范畴说”包括了语言规则范畴、语言内容认知范畴、语言操作范畴和( D )

A.语言表达范畴 B.语言运用范畴

C.语言交际环境范畴 D.语言理解范畴

1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整合观的是( A )

A.它包含了语言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的整合

B.它是儿童语言学习系统理论影响的直接结果

C.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运用的三位一体构成了语言知识

D.同化和顺应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两种机制

15、率先提出以系统性方式研究儿童语言构成的是(C )

A.伦奇 B.布伦姆和莱希 C.乔姆斯基 D.加德纳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什么是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基本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它是以语言和语言形式本身作为分析观察的对象进行知觉的能力,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语音、语感、语义、语法、修饰等)和各语言单位(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幼儿语言教育 习题

单选题 第1、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 A、言语 B、编码 C、译码 D、语言能力 第2、整合的语言教育观念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内容和方式的整合。 A、形式 B、活动 C、评价 D、目标 第3、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活动属于 A、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 B、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 C、谈话活动 D、讲述活动 第4、选出不属于谈话活动情境创设方式的一项 A、用实物创设 B、用语言创设 C、用表演形式创设 D、用实验调查创设 第5、儿童大约( )左右进入成人句阶段,这时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A、3 B、4 C、5 D、6 第6、学前儿童词汇教育要求为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 )为主 A、实词 B、虚词 C、动词 D、名词 第7、选出不符合学前儿童掌握词类顺序的一项 A、先实词后虚词 B、先名词后动词 C、先副词后动词 D、先名词后形容词 第8、选出不属于儿童早期阅读的作用的一项( )。 A、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习惯 B、帮助儿童“接近”书面语言 C、帮助儿童了解书面语言 D、帮助儿童发展早期阅读自我调适能力 第9、选出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内容的一项 A、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价 B、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C、对幼儿教师的评价 D、对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评价 第10、后天环境论者认为,( )是语言学习的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2643932必要条件。 A、先天生理机制 B、强化 C、认知结构 D、思维 第11、完整的语言教育目标应该包括培养儿童语言( )的情感态度、认知和能力。 A、听、说、读、写4个方面 B、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C、倾听和发音两个发面 D、模仿、强化、训练3个发面 第12、儿童大约在( )以后进入双词句阶段 A、一岁 B、一岁半 C、两岁 D、三岁 第13、儿童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和闭合,要到( )岁才能完成。 A、3 B、5 C、10 D、15 第14、勒纳伯格认为,语言既然是大脑功能成熟的产物,语言的获得必然有个( ) A、重复期 B、关键期 C、升华期 D、强化期 第15、具体教育活动目标制定受制于( ) A、终期目标 B、游戏行为培养目标 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 D、表述行为培养目标 第16、儿童早期识字能力的发展和他们的( )发展密切相关。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外部语言 第17、儿童从( )岁左右开始说话,进入单词句的阶段。 A、0.5 B、1 C、3 D、5 第18、选出不属于学前儿童语言研究价值的一项 A、教育学价值 B、心理学价值 C、文化学价值 D、德育价值 第19、行为主义的语言模式来源于( )和华生的基本概念。 A、坎特 B、布龙菲尔德 C、巴甫洛夫 D、斯金纳 第20、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来源于人类( )与( )之间的相互作用。 A、逻辑思维 运动行为 B、遗传结构 环境输入 C、选择性模仿 有意训练 D、生理机构 自我强化 第21、.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关键的一环是( ) A、了解教学环境 B、确立活动目标 C、选择活动内容 D、拟定活动方案 第2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是依据社会的培养目标、()、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来制定的。 A、语言学习的规律 B、语言的文化功能 C、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 D、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第23、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主要是 A、促进学前儿童与教师、同伴之间的有效言语交流 B、促进学前儿童同伴之间的有效语言交流 C、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言语交流 D、加强自由游戏中的语言交往 第24、谈话活动注重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在这方面体现为3个特点。其中不属于其特点的一项是( ) A、谈话活动的语言信息量较大 B、谈话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较多 C、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较多 D、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 第25、讲述活动是以( )为基本目的 A、培养儿童独立构思和表述一定内容的语言能力 B、培养儿童对话交流的语言能力 C、培养儿童阅读故事语言能力 D、培养儿童注意倾听的语言能力 第26、在幼儿园各年龄班,( )是语言教育的关键期。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学低年级 第27、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性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 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加 C、没有增减 D、快速增加 第28、认知相互作用论的语言学习模式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以其( )的发展为基础。 A、环境 B、生理 C、认知 D、能力 第29、、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包括3个方面,它们是( )。 A、终期目标、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 B、终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育活动目标 C、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早期阅读行为培养目标 D、倾听行为培养目标、表述行为培养目标、欣赏文学作品行为培养目标 第30、( )是确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 A、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B、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C、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法 D、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案 第31、通过谈话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起几种倾听技能,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意识倾听能力 B、辨析倾听能力 C、理解性倾听能力 D、表述倾听能力 第32、讲述活动的凭借物决定了儿童讲述的( ) A、内容和方向 B、时间和频率 C、语言交流的形式 D、语言活动的场合 第33、幼儿在讲述活动中,( ) A、说话不能很随意,不能宽松自由地交谈 B、说话可以很随意,可以宽松自由地交谈 C、幼儿主要是听教师讲述表达。 D、幼儿和教师之间随意交谈。 第34、大约()以后,儿童逐渐出现比较完整的句子。 A、半岁 B、1岁 C、2岁 D、3岁 第35、儿童出现“电报句”的时间大约是在( ) A、1.5 B、2.5 C、3.5 D、4 第36、行为主义者贬低人类生理基础的作用从根本上抹杀了( )之间的本质差异。 A、不同人种 B、男人和女人 C、人与动物 D、成人和儿童 第37、下列有关儿童语言教育目标层次结构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学前教育的终期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 B、具体活动目标是为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服务的 C、学前儿童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是由教师自己制定的 D、教师制定具体活动目标要符合年龄阶段目标,终期目标往往不过多考虑。 第38、幼儿园谈话活动与日常谈话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谈话活动具有( )的特点 A、无预期目标和计划 B、随意性 C、有目的、有计划 D、自发性 第39、讲述活动的凭借物是( ) A、教师或幼儿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场景等 B、教师和幼儿参与准备的图片、实物、场景等 C、教师准备的图片、实物、场景等 D、幼儿自己准备的图片、实物、场景等 第40、机械模仿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的观点在( )年代一直很流行。 A、20世纪20-50 B、19世纪20-50 C、20世纪20-80 D、19世纪50-80 第41、在讲述活动中,() A、幼儿有机会逐渐体会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 B、幼儿有机会在家长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 C、幼儿有机会逐渐学习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自己的想法 D、幼儿没有机会在集体面前集体讲述自己的想法 第42、婴儿语音发展的“牙牙学语”阶段是指( ) A、出生至20天 B、20天至5个月 C、6个月至1岁左右 D、1岁以后 第43、书面语言的载体是( )。 A、文字 B、图画 C、符号 D、图书 第44、在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和地区,人们为了交际而使用的语言称为( ) A、第一语言 B、第二语言 C、母语 D、本族语 第45、社会交往说强调,儿童所处的( )和( )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 A、语言环境 生理机构 B、语言环境 认知结构 C、语言环境 交往背景 D、语言环境 强化训练 第46、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 ) A、语言依靠言语 B、言语离不开语言 C、两者互相依存 D、两者互不相干 第47、言语是一种( ) A、社会现象 B、个体心理现象 C、约定俗成的现象 D、工具现象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 教育目标 来确定,还应该根据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和 语言发展的特点 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