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什么小麦品种高抗全蚀病?

什么小麦品种高抗全蚀病?

什么是小麦全蚀病

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防治方法

种植管理

  禁止从病区引种,防止病害蔓延   

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   

轮作倒茬   

实行稻麦轮作或与棉花、烟草、蔬菜等经济作物轮作,也可改种大豆、油菜、马铃薯等,可明显降低发病   

种植耐病品种   如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   

增施腐熟有机肥   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加土壤根际微一态拮抗作用

药剂防治

  提倡用种子重量0.2%的2%立克秀拌种,防效90%左右。严重地块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华丹)80毫升,兑水100-150ml,拌20-25斤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也可贮藏再播种。小麦播种后20—30天,每6672使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一次,可有效控制全蚀病为害,并可兼治白粉病和锈病。在上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与地下害虫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ml或50%辛硫磷乳油10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ml后,对水2—3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2—3小时,然后中。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兼治地下害虫。小麦白粉病、根腐病、地下害虫及田鼠混合发生的地区或田块,用75%的3911乳油150ml,加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ml,对水2—3kg,拌麦种50kg,可有效地防治根腐病、白粉病,兼治地下害虫。(6)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2用50g,对水20—30L于生长期或孕穗期开始喷洒,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高抗赤霉病的小麦种有哪些?

1、西农511:抗病性鉴定,高感白粉病、赤霉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品质检测,籽粒容重815克/升、820克/升,蛋白质含量14.00%、14.68%,湿面筋含量28.2%、32.2%,稳定时间11.2分钟、13.6分钟。半冬性,全生育期233天,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熟1天。

2、郑麦9023: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和陕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高抗赤霉病,属抗扩展类型,高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抗叶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轻。灌浆快,晚播早熟,成熟期较豫麦18早3天左右,穗层整齐,后期熟相好。

3、瑞华麦520: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半冬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7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匍匐,苗势壮,叶片窄卷曲,叶色浓绿,冬季抗寒性较好,冬前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一般。

扩展资料:

防治赤霉病:

1、选用一些农艺性状良好的耐病品种,如苏麦3号、苏麦2号、湘麦1号、扬麦4号、万雅2号、扬麦5号、158号,辽春4号、早麦5号、兴麦17、西农88、西农881、周麦9号—矮优688系、新宝丰(7228)绵麦26号、皖麦27号、万年2号、郑引1号、2133、宁8026、宁8017等。

2、农业防治: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时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赤霉病一般在阴雨天气爆发比较严重,雨水过后要及时补喷杀菌剂农药。

3、浸种:播种前进行石灰水浸种,方法参见小麦散黑穗病。

4、药剂防治:用增产菌拌种。每6672用固体菌剂100—150g或液体菌剂50ml对水喷洒种子拌匀,晾干后种。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预防穗腐发生。一是把握施药时期: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农51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麦902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瑞华麦52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霉病

小麦全蚀病用什么药最好

全蚀病,小麦整个生育期 ,都可得病,一是播种前用苯醚甲环唑拌种预防,出苗后,年前可喷施一次,开春,拔节,期防治,均可用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三唑铜,可同时预防白粉,锈病,等小麦病害

小麦病害主要有哪些种

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细菌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黑节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