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12315实名举报的风险和后果? 12345举报电话会泄露吗

12315实名举报的风险和后果?12345举报电话会泄露吗

12315实名举报的风险和后果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12315实名举报是没有风险的,因为会保护举报人的信息的。实名举报造成的后果为。符合规定的投诉予以受理,并告知投诉人。

12315实名举报不符合规定的投诉不予受理,并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依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第十五条规定, 有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消费者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投诉人。

扩展资料:

拨打12315需要具备条件:

1、有明确的被诉方;(投诉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具体的商家信息,如店名、地址、电话等)

2、有具体的申诉请求、事实和理由;

3、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管辖范围可以分为:负责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有关工作。管辖范围涉及:职能和属地两个方面)

4、消费者因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参考资料:全国12315平台官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2315

实名举报的后果是什么?

只要举报的问题属实,语言夸张或表述不准确、不严密不构成过错,也不能认定为侵权,所以不会有法律后果。

1、举报人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要认定是否是恶意举报。如不是,则不需要负法律责任;如果是恶意举报,被举报的一方可以起诉举报人诬告陷害罪。

2、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这里的“他人”,是指所有的第三人,既包括一般的干部、群众,也包括正在服刑的罪犯和其他在押的被告人和犯罪嫌疑人。诬告陷害他人,必须是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如果不以使他人受刑事追究为目的而捏造事实诬告的,如以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提升等为目的而诬告他人有违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不构成本罪。

3、《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17条的规定,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任何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属于一般主体。但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虽已年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诬告陷害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一、实名举报,经查,举报不属实的,原则上没有任何责任。

我国法律鼓励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只要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犯罪。   

二、如果举报人,企图假借司法机关实现其诬陷无辜的目的,涉嫌诬告陷害罪。 

我国宪法将惩治诬告陷害提高为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必须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只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即可,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

12315实名投诉有什么后果

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到12315投诉后,消协(12315是消协的电话)会来组织商家去协商解决。若商家与消费者协商不好,消协会将此事报给工商行政管理。

被12315举报有什么后果

轻的停业整改罚款处理,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罚款,非常严重的交公安部门立案检察院起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没收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