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TBCI模型是什么 tbci模型适用行业

TBCI模型是什么tbci模型适用行业

Tiebout model(蒂布特模型)的是什么~~是考名词解释的

一、引言

  自蒂布特(Tiebout)提出了一个消费者从对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偏好出发来选择地理位置的“用脚投票”的蒂布特模型(Tiebout Model)理论后,[①]地方政府竞争就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多方讨论的热点话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德国在政府竞争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布雷顿(A. Breton )的“竞争性政府”(competitive governments)概念、[②]何梦笔的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分析范式、[③]柯武刚和史漫飞的共同体和辖区间竞争引导着较有益于公民和企业的规则演化等理论,[④]都被相继构建出来,用以描述地方政府间在资源、控制权分配和制度创新方面的相互竞争的状态。但目前对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系统研究还相对较少。其中,冯兴元借鉴了何梦笔的分析模式,分析了我国转型过程中政府间竞争、制度竞争和体制竞争的作用;[⑤]周业安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经济领域的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的良性增长;[⑥]有研究则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和公共物品融资的影响,认为地方政府竞争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对外开放,改善了基础设施。[⑦]本文试图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纳入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以制度本身为主要变量,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地方政府竞争的机制做一分析。

  机制是指两个事物间的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是在公理和描述之间的一个解释层次。[⑧]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产生机制,也有众多的原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本文仅从制度角度提出一个解释框架,即分析现行的制度因素在政府竞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诺思认为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的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⑨]就是说人的行为由其所处的制度环境所诱导和约束,个体参与人是受制于制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作为一定制度背景约束下政府参与人的后果函数,也必然存在其自身发展的制度机制。公共选择学派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官员与其他人一样,都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为此,本文也采用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即假设地方政府及其政府组成人员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这样的假设并非有意贬低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而是出于理论分析的需要,因为简化和假设在所有的人类知识中是不可避免的,[⑩]而经济分析提供了理解全部人类行为的可贵的统一方法,[11]并且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例子也证明了这种假设并非与事实相悖。

  二、微观激励机制

  正如科尔曼所指出的,任何行动理论都包括一种有关基本行动者的理论。无论产生行动的结构复杂到何种程度,基本行动者都是行动的源泉。[12]政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批专门人员组成的社会组织。操纵和组成政府的人员也都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和目标函数,我们所观察到的地方政府行为正是这些官员个体在政治域中行为的博弈集。由此,在微观层面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就可以转换为地方政府官员间的竞争。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3]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中,由于政府官员的工资、地位、成就感及其福利待遇都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职位的高低,因此追求职位的升迁也就成为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竞争主要目标,职位的晋升是地方政府官员目标函数的集中体现。[14]同一级别的地方政府官员,无论是省、市、县还是乡镇一级,他们彼此都处于一种“官场晋升”的博弈中。具体来说,促使政府官员竞争的微观机制主要表现为:

  1.职位晋升标准的政绩化

  人们的行为受到他们所面临的环境和所追求的目标的塑造和制约。[15]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领导干部选拔和晋升标准的重大改革使地方官员的晋升和地方经济发展绩效直接挂钩。[16]在这种选拔机制下,地方政府官员的职位升迁,是需要具体明确政绩作为支撑的。据一项对部分地(厅)级领导干部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影响职务升迁的具体因素中,“政绩”、“机遇”与“关系”列首选因素的前三位,分别为52.1%、21.5%和18.2%。其它依次是:“为人处世的方式”(3.3%)、“经济实力”(2.5%)、“学历”(1.7%)。[17]它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的职位晋升和政绩产出密切关联。这实际上是在官员晋升与政绩产出之间形成了一个“隐形合同”,该合同隐含了一种合乎情理的逻辑,即如果一个官员的政绩水平高于其他官员,那么就应该期待上级领导给予他晋升奖励。合乎情理的逻辑机制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官员采取合乎情理的行为,也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承认,使自己在晋升博弈中胜出,就是要向上级部门展示自己的政绩水平,想法设法传达出一种政绩信号。这样,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就被派上了用场,成为政府官员向上级部门传达自己政绩信号的重要载体。因为以整个地方政府为行动主体,能够充分动员本辖区内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能够产生的政绩工程投入大、规模大,影响面广,也会更加引人注目,进而增加官员被提拔任用的筹码。于是争项目、搞建设,设立开发区、工业园、吸引外资等政府竞争形式,便在地方政府官员传递政绩信号的冲动下粉墨登场。

  2.官员晋升路经的淘汰制

  我国政府官员的选拔任用是由一条通向更高职位的晋升路径来牵引的。在这条路径上,同一级别政府官员间的选拔是采用“参赛者”之间优者取胜的相对标准,不是采用一个绝对的考核标准,即采用是“淘汰制”。[18]在晋升过程中最优者被提拔任用,其它的则被淘汰出局或参加下一轮的选拔竞争。依照这种晋升机制,官员个人自下而上逐级晋升,一旦在某一级别被淘汰出局,就失去了向更高职位晋升的机遇。由于官员升迁要受到一些制度性的约束,比如年龄、任职年限等,随着制度的完善,这些约束将越来越具有刚性。因此,这条晋升路径也就呈现出自己的路径依赖性,即职位晋升的早期成功,对其以后的职业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发出一种能力优秀的信号,有助于进入晋升快道;而一旦在某一级别上滞留,就会对未来的职位升迁产生影响。这必然会增加的地方政府官员职位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为人们所提供的乃是这样一种激励,即它会促使人们做得比次优者更好。”[19]为了做到比次优者更好,地方政府官员必须发出一个能证实自己优于其他人的有效信号。因此,这种官场竞争逻辑不仅为政府官员的行为提供了激励,而且也激化了同级政府官员之间,以及不同部门、单位和区域官员之间的攀比和竞争;同样,这种官场竞争逻辑不仅使竞争参与人关心自己的政绩产出,而且也使竞争参与人关心自己与其它竞争者的相对位次。当政府官员彼此间都想做到比次优者更好,渴望在职位晋升的竞争中胜出时,地方政府相互间的竞争就在这种制度体制的牵引下轰轰烈烈的上演了。

  3.政绩晋升合同的不完备性

  以政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的是一个隐形合同,实际上,这个合同框架还是一个不完备合同。不完备性的原因,是因为政绩选拔标准没有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产出达到何种程度就理[微软用户1] 必须得到提升做出明确的规定;再加上有些政绩产出的可测性比较弱,难以具体量化,这也增加了政绩选拔官员的难度。一般来讲,只有我们事先并不知道谁会做得更好,那么竞争便是我们所能运用的一种极为切合实际的过程。[20]为了弥补这种不完备性,哈耶克笔下作为一种发现过程的竞争,就被不自觉运用到这个选拔机制中。在这里,竞争可以被视作地方政府官员制造政绩和展示政绩的一个过程,为了增加这一过程的可测性,地方政府官员就把注意力聚焦到那些可以实际测量的政绩方面。例如,2004年我国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万多亿元。[21]当然差距的产生有技术层面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来自地方政府报送统计数字时左顾右盼、层层加水。因为在现行干部晋升体制下,地方政府既有操作统计数据的强烈动机,也具有这种操纵能力。另据人民论坛报道,在我国662个城市、两万多个建制镇中,约有五分之一的城镇建设存在诸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百里长廊”等政绩工程,主要资金来源靠政府举债。[22]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对具体可测的绩效进行评定要比对那些难以测量、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的绩效进行评定的成本要低的多。因此,上级政府也就倾向于将这些可测性指标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而这些具体可测的政绩工程(GDP增长率、城市建设速度、招商引资规模)一旦上级政府认可和采用,它们就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指挥棒”,在下级政府间得以广泛效仿和推广,构成推动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强大的制度导向。

  三、宏观激励机制

  制度提供了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定,从而构成一个社会,尤其是构成一种经济秩序。[23]现存的制度规则决定了地方政府能够选择的行动(决策集)及决策集所对应的后果函数,而这种决策集与后果函数的设定就是其机制(mechanism)的作用结果。在政治领域内,政府自身是博弈的一个战略行为人。[24]地方政府竞争是在特定的制度机制下运行的,地方政府作为一个行动主体,它们会借助于不同的制度装置,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背后,起作用的则是特定的制度安排。

  1.地方政府辖区内利益的共容性

  我国以经济性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其实质就是承认地方利益并希望通过地方利益的实现来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分税制改革以后,我国地方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非常沉重,既要完成上级政府部署的发展指标和改革任务,同时还担负着维护当地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和社会福利保障等多项职能。在这双重责任下,地方政府为了保证自身能够正常运转,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自然有维护和发展本地区利益的内在要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一种共容利益,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成为本地方和本部门利益的代言人。

  扩大政府财力的方法除了通过国家与社会的争夺外,就是政府与政府之间争夺财政资源。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建立以来,国家与社会之间围绕财力分配的斗争大体上终止了;但国家机器内部各分支之间,以及上下级政府之间围绕财力分配的博弈从未间断过。[25]而地方政府掌握的收入来源在短时间内难以产出必要的财政收入时,政府间的竞争博弈往往就会成为了主要的现实选择。在这种博弈格局下,地方政府更多地考虑本级政府的利益,通过与上级政府的讨价还价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敢于打政策“擦边球”,尽可能减少对上级的财政贡献。但对其辖区内重要财源的各种经济体,则更多地考虑如何以各种形式的优惠政策,促进地方工商业的发展,培养财源;对于同级的其他地方政府则采取设置区域性贸易壁垒、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等非市场手段方式,以维系本地区的竞争优势。这种政府间竞争的动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领导人意志的影响,但却很难令人信服地还原为纯粹的个人竞争,应该说更多的是出于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共容利益考虑的需要,是获取政府间利益的一种表现。

  2.上下级地方政府目标任务的同构性

  我国地方政府(省级以下)面临着类似的制度环境和考核制度,在目标任务上呈现出明显的同构性。同构性主要表现为考核指标体系同构和官员晋升政绩标准同构。也就是说,就政府考核体系而言,上下级政府间因考核指标一致而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其行为相互关联,同向促动;就地方政府官员政绩晋升而言,下级政府的政绩工程自然也要归功于上级政府的领导,在政绩升迁上上下级政府形成了一种共容利益,他们为同样的利益驱动所支配。有学者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这种利益同构性进行分析时指出,谋求生存和争取更好的生存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目标,结果,这种共同利益就将地方各级政府捆绑在一起。[26]这就意味着上级地方政府是鼓励或默许下级政府为完成上级的考核指标而采取的各种竞争途径,下级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行为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上级政府共同“积极行动”的结果;同样下级政府为传达政绩信号而施展的各种竞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同样也适合于其上级政府,这种竞争方式也是其上级部门所追求的。在目前政府间“向上负责”官僚体制下,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一旦与上级政府的类似激励机制相结合,就会产生稳定而强大的组织保护屏障,各级地方政府都表现出相似的目标追求和行为方式。[27]上下级政府间的竞争行为互相强化,出现一种共振现象。

  四、结论和讨论

  在现实社会里,制度在指导和形成人们预期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28]它通过信息浓缩的形式,提供一些促成或约束参与人行动选择的公关信息,制度在该领域之内充当了一种协调参与人在所处的环境下进行行动选择的机制。[29]作为一种社会激励机制,制度规范着人们的竞争行为,它把人们的行为引向制度安排所构建的路径上来。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就是在制度环境的激励机制下产生的。地方政府官员选拔晋升标准的政绩化、官员晋升路经的淘汰制及晋升合同的不完备性,在微观层面上对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产生了激励;地方政府辖区内利益的共容性及地方上下级政府间利益的同构性又在宏观层面上强化的地方政府的竞争冲动。制度既是博弈规则,也是博弈均衡,这些规格能规制参与人持续不断的互动过程。[30]在地方政府竞争制度机制的牵引下,地方政府的行为就呈现出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双重特征:一方面他们像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关注当地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发展,表现出一种政治企业家的行为方式,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为了寻求当地经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动用各种资源来促进本地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是躁动不安的,在职位晋升路径的牵引下,他们不断与其他同级政府进行比较,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新政绩工程的建设,渴望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认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这双重特征博弈均衡的结果。

  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机制时,事先假设地方政府及其政府组成人员都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采用了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虽然在现代经济学提供的框架内,各种人类行为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说明。[31],但任何一种理论假设都只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侧面的抽象,不可能等同于人类行为的全部现实。正如奥尔森所指出的,人很少是在单一动机下行事的,其行为是及其[微软用户2] 复杂的,历史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掌权者的利诱和自利行为,也取决于他们的道德和品行。[32]就我国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产生机理而言,利他和精神因素择[微软用户3] 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本文没有在分析中涉及。同样,本文也没有考虑以往在研究政府行为中经常提及的一些因素,如政府竞争中的非正式制度、地方政府官员在竞争中以权谋私、寻租等现象,这些因素也确实体现在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中,它们的交互影响进一步凸现了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复杂性。

T-S模型是什么?

T-S模型通过PDC方法设计控制器。具体的就是针对每个局部子系统模型分别设计局部控制器。所得到的局部控制器乘以各个局部规则的权值(一般为前件变量的隶属度函数取大)所得的值相加即为总体控制器输出。局部模糊控制器设计可以应用线性设计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成熟理论方法。

形成的模型+控制器的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是目前模糊控制领域最为热门的课题,很多文献讨论这方面为体,其中以TANAKA和Hua O Wang所研究的

Lyapunov方法应用较多。基本思想是再闭环系统中,如果参数矩阵中存在一个公共正定矩阵,则可以证明闭环系统稳定,公共正定矩阵的求解可以采用LMI方法。还有学多学者讨论的分段连续子系统的稳定性证明,所得到的结果大多是对前件变量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者规定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的特殊形状。

什么是TARCH模型

TArchT软件是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工具集”软件,这种软件的特点可以用“易、泛、厚、韧、容”五个字来概括,充分体现了工具集建筑软件的理念。使用TArchT软件构筑的立体模型称之为TARCH模型。

TARCH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汇率常表现出方差时变的特点,常表现出波动聚集的现象,也即大幅度波动聚集在某一段时间,而小幅度波动聚集在另外一段时间上。经典的时间序列模型(如ARMA模型)以不能较好地拟合此类数据。自回归条件异方差(ARCH)模型,把方差和条件异方差区分开,让条件方差随过去误差也即一系列的历史信息冲击而变化,为解决异方差而提供新的途径。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让条件方差作为过去误差和之后条件方差的函数而变化,更好地体现出波动聚集效应。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往往比对好消息的反应更为迅速,这种非对称性,往往用带门限的GARCH(TARCH)和指数GARCH(EGARCH)模型来反应。

osi模型是什么?

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

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应用层:提供了文件

(支持协议:http smtp pop ftp telnet 等)

表示层:提供了数据的表示 压缩和数据转换等服务

(支持数据格式:ASCII EBCDIC JPEG等)

会话层:维持不同应用程序所产生的会话连接和分隔不同应用程序产生的会话

(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读

传输层:提供可靠或者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在重传之前执行纠错和维持端到端的连接

(TCP UDP SPX等)传递数据段或报文

网络层:提供逻辑寻址以及路由选择

(IP IPX)传递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包合成字节,并将字节合成帧 MAC 地址提供对介质的访问,以及平面的

寻址执行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

其中 LLC 子层负责识别上层数据,MAC 子层负责和物理层进行联系

(802.3 802.2 HDLC等)传递数据帧

物理层:在设备之间传输原始比特流,并且指定电压大小

(EIA/TIA-232 V.35 等)传递原始比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