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其他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一定要叫他们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这样下去怎么行呢?我一定要叫他们尝尝我拳头的厉害!

这首童谣的谜底是什么?!

大家看看原版的故事吧(有点长),本来不是兔子,是虾子。看了就知道恐怖不恐怖

  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六虾子哀,六虾子坐在地上哭起来,七虾子问他为什么哭?六虾子说,五虾子一去不回来!

  一、隐形墓碑

  这首童谣是民俗学家司马子鉴从岳家村回城的路上听到的。

  那天,他们的车刚经过一个山道,突然发现前面发生了滑坡,从山上冲下的泥土和石头把公路截断了。山路狭窄,掉头回去,也不可能,看来只有堵在这里,等待清障的工程人员疏通了公路才能回去了。

  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车上闷得心慌,便下了车,走到路边透透风。

  这是一条盘曲的山路。路边有几个五六岁的小孩正在玩耍,他们一边玩,嘴里一边唱着这首童谣。

  司马子鉴听到这首童谣,突然来了兴趣。他想起自己正在收集各地的童谣,准备编一本童谣集,便让杨乐乐去车上拿来录音笔,将童谣录了下来。

  “这真是一首奇怪的童谣,”听着童谣,司马子鉴的眉头慢慢皱起来,他转身问杨乐乐:“为什么生病的是大虾子,却是五虾子死了呢?这似乎不太符合逻辑啊。”

  见司马子鉴一脸认真,杨乐乐差点笑起来:“我小时候还唱过‘小老鼠上灯台’呢,难道小老鼠真的会叫奶奶?这不过是小孩子们用来练习数数的童谣罢了。”

  司马子鉴摇了摇头,并不同意杨乐乐的看法:“我了解中国的文化。很多童谣看起来平淡无奇,其实也有来历,至少跟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关系。”

  司马子鉴从几个小孩那里得知,这里距离一个叫槐树村的村子不远。他决定和杨乐乐去村子里看看,希望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见有客人要去村里,几个小孩叫喊着往村里跑去。

  车沿着山路,拐了一个弯,便看到一个村子。这个村子有几十户人家,房屋全都散落在附近的山坡上。听说来了个外国人,许多村民都围了过来。司马子鉴便向他们询问起这首童谣。

  很快,他发现,这里很多年轻人小时候都唱过这首童谣。可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小时候却没有听说过这首童谣,而且也不知道这首童谣是从哪里传来的,只是觉得,似乎在突然之间,很多孩子都会唱了。从时间上推算,这首童谣在本地只有三十来年历史。在如此封闭的村子里,当时的孩子们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司马子鉴打开电脑搜索,发现其他地方并没有关于这首童谣的记载。这首童谣像是从天上掉到槐树村来的!

  司马子鉴正在琢磨。这时候,有人叫道:“村主任来了!”司马子鉴转身一看,来的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汉子。村主任得知司马子鉴是调查民俗的专家后,非常高兴,一再邀请他们在村子里多住几天。这时传来消息,公路一时还无法修通。司马子鉴就决定暂时留在村子里,等路修通了再回城。

  在村主任家吃过晚饭,村主任安排司马子鉴和杨乐乐在两间空房住下。

  整理好床铺,司马子鉴来到杨乐乐的房间,让她根据录音将童谣记录到文档中。杨乐乐刚输入完,司马子鉴突然“啊”的一声大叫起来!杨乐乐吓了一跳,忙问道:“怎么了?”此时司马子鉴不知道是因为惊恐还是兴奋,脸色一下变得通红。他指着电脑上杨乐乐刚刚输入的童谣,颤声问道:“你看,这首童谣现在像什么?”杨乐乐朝屏幕看去,只见文档上的那首童谣每句一行,居中对齐地排列着。

  “像什么?”杨乐乐还是不明白。

  “墓碑!”司马子鉴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解释,“这里是碑顶,这里是碑身,这里是墓碑的基座!”听司马子鉴这么一说,杨乐乐果然发现屏幕上那首童谣的外形的确像一座屹立在白纸上的墓碑!

  此时,司马子鉴眼睛一亮,又发现了什么:“你看,在这座‘墓碑’上,最中间的部分正好是‘五虾子死了’这句,说明……”没等司马子鉴说完,杨乐乐接过话道:“说明这个‘墓碑’是为童谣中死去的这个‘五虾子’立的!”

  “对!”司马子鉴赞许地点点头,“墓碑的作用就是告诉别人这里埋藏的是谁,而这首童谣其实就是‘五虾子’的墓碑!要揭开这首童谣的秘密,关键就要知道童谣里这个死去的‘五虾子’是谁!” 杨乐乐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山村寂静的夜晚突然变得有些阴森和恐怖。杨乐乐再也不敢一个人睡了,说什么也要司马子鉴陪她。司马子鉴只好在杨乐乐的房间和衣坐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司马子鉴用铅笔将童谣排列显示出的“墓碑”外形勾画下来,拿去找村主任。没想到村主任告诉他,村里的山民死了后很少用墓碑的。他怕司马子鉴不相信,还找来两个村民陪着司马子鉴到山上找了一圈,果然没有发现一个墓碑。

  这让司马子鉴对自己昨晚的推测产生了怀疑:难道真是自己大惊小怪,这不过是一首普通的童谣?

  二、死就死吧

  司马子鉴回到村里,杨乐乐正和网友聊天。她见司马子鉴站在身后看着自己,立即打了个“886”下了线。司马子鉴脑袋里突然像一道闪电划过,他一把夺过电脑,飞快地敲下了一串数字。

  杨乐乐吓了一跳,伸过头,见司马子鉴在电脑上写下的是:5、4、5、4、5、4、10、9、4、8。

  “这是什么意思?”杨乐乐问道。

  “字数,每一行的字数!”司马子鉴指着电脑说,“你看,这首童谣每一行的字数连起来就是这串数字!”

  杨乐乐数了数童谣里每一行的字数,果然和司马子鉴写下的那串数字吻合。不过,她依然不明白:“可这又说明什么呢?”

  “谐音!”司马子鉴因为激动,呼吸都有些急促了,“‘5’就是‘我’,‘4’就是‘死’,这串数字连起来就是……”没等他的话说完,杨乐乐一下子明白了,脱口而出:“我死,我死,我死,死就死吧!”

  杨乐乐的话音一落,屋子里一下变得死一般寂静。司马子鉴发现杨乐乐已一脸惊恐,而他也感觉一股冷汗从脊背冒了出来!

  片刻后,司马子鉴打破沉默,低声分析说:“从这句话看,童谣的作者就是这个死了的‘五虾子’,而且他知道自己会死,所以才说‘死就死吧’!”

  司马子鉴的话提醒了杨乐乐,她接着说道:“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找不到死者的墓碑。因为死者料定自己死后不会有墓碑,才编了这首童谣来给自己立一个墓碑!”

  “对!”司马子鉴点点头,“他不但没有墓碑,说不定连坟墓也没有。而且,他很可能已经猜到,自己死亡的真相也会被掩埋,所以才写下这首童谣,告诉我们一些他不愿被人知道的秘密!”

  这首童谣里竟隐藏着一个秘密?杨乐乐觉得不可思议,但司马子鉴的分析似乎也有道理。“可是,这山里的村民,别说将一个秘密藏在童谣里,恐怕就连最普通的童谣,他们也编不出来吧?”杨乐乐问道。

  司马子鉴微微点了点头,这也是他一直想不通的地方。他又轻声将童谣读了几遍,然后望着窗外沉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司马子鉴突然站起身来,跑出屋外,向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小孩问道:“小朋友,你们这里的河在什么地方?”领头的小孩答道:“叔叔,我们这里没有河。水都是从水井里挑的。”孩子的话刚讲完,司马子鉴立即转身回到屋里,一脸兴奋地说:“虾子!虾子!这首童谣里的‘虾子’有问题!”

  “什么问题?”杨乐乐起身问道。

  司马子鉴端起一杯水,一饮而尽,这才解释道:“这里没有河,自然就没有‘虾子’。可童谣里怎么会出现这种大家都没见到过的东西呢?他们应该编老虎、编狐狸、编兔子啊,就算编狗、编猫也不会编一个‘虾子’啊!这说明‘虾子’这个词一定是有深意的!”

  听司马子鉴这么一说,杨乐乐也连连点头:“对!儿歌、童谣里还真的没有见过有唱虾子的。我就说这童谣怎么这么别扭,原来问题是在这里!”

  “可‘虾子’是什么意思呢?”杨乐乐想不通。

  司马子鉴似乎早已想到了,他拿起铅笔,在桌上的白纸上写下了四个大字“下乡知青”,接着又分别在“下”字和“知”字上各画了一个圈,然后才说道:“‘虾子’是‘下’和‘知’的谐音,会不会是指‘下乡知青’呢?”

  杨乐乐一下醒悟过来,如果这首童谣是下乡知青写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知青有文化,能编出这样的童谣不足为奇;而童谣出现的时间是三十来年,那时也正好是知青们下乡的年代。而这童谣里隐藏的秘密很可能就是关于七个知青的故事!

俩人觉得一下子接近了童谣的谜底。

  司马子鉴很快找到村主任。村主任证实,三十多年前,村里确实来过知青,不过,却不是司马子鉴猜测的七个,而是只有六个。

  村主任的回答让司马子鉴有些失望,怎么会是六个呢?这首童谣里说了七只“虾子”,如果自己的推理是正确的,应该有七个知青才对啊!

  村主任见司马子鉴对自己的回答有怀疑,便说道:“知青下乡那会儿的生产队长可能更了解情况,我让他给你们说说吧。”

  不一会儿,村主任便领来了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头。村主任介绍说,这就是三十年前槐树村的生产队长朱大江。司马子鉴说明自己询问知青人数的原因后,朱大江沉思半晌,肯定地告诉大家,村主任说得没错,当初本村的确就只有四男两女,一共六个知青。

  “这些知青现在都回城了吗?”司马子鉴仍然不死心。

  “只有三个回了城。”没等朱大江回答,村主任已经回答了。

  司马子鉴很奇怪:“那还有三个人呢?”村主任扳着指头答道:“剩下的三个人中,有两个留在村里安了家,还有一个……”说到这里,村主任看了看朱大江,然后长叹一声,“还有一个……叫吴建伟,他,他在知青回城以前盗窃了生产队的物资,跑掉了。也许是自己溜回了城,也许是跑到了别的地方,总之再没有他的消息。当年,老队长还因为他的事情受了处分……”

  “别说了!”朱大江一声叹息,打断了村主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还提它干吗!”说罢,便闷头抽起烟来。

  听说还有两个知青留在了这里,司马子鉴就打算去拜访他们。

三、童谣杀人

  村主任说,留下来的两个知青一个叫陈海,一个叫刘东。都是因为和本村的姑娘结了婚,便没有回城,在这里安家住了下来。两个人中,陈海家在山腰,距离这里最近,可以先去找他。

  跟着村主任,司马子鉴俩人很快来到了山腰的陈海家。敲开房门,陈海的家人告诉村长,陈海每天下午都会到前山的石崖子采草药,估计现在也在那里。

  村主任带着他们又折回去,朝前山的石崖子走去。

  石崖子是一个几十米高的悬崖。到了石崖子,村主任四处一望,却没见陈海的身影。他又扯着嗓子高声叫了一阵,仍然没有人答应。大家正准备回去,司马子鉴突然在草丛里发现了一根绳索。这根绳索的一头绑在山崖上的一棵大树上,一头朝山崖下边垂去。

  “陈海一定是在下面!”村主任脱掉外衣,对司马子鉴说:“我下去看看吧!”说着,他拽了拽绳索,重新将它系紧,然后拽着绳索往山崖下滑去。看着村主任滑了下去,司马子鉴有些不放心,也跟着攀下山崖。

  司马子鉴的脚还没有落地,便听到村主任叫起来:“坏了!陈海摔着了!”司马子鉴往下一望,只见身体下方的崖底,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正仰面躺在攀山绳下方的一块大石头上,村主任正扶着他大声叫唤。

  司马子鉴手一松,赶紧滑到崖底,几步奔了过去。

  石头上的老汉头已经摔破了,血流了一大摊,早已没有气了。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头,似乎还在抓住绳子。他的后背还背着个背篓,但已经被压扁了,里面的草药倒了一地。看上去,他是在往上爬的途中,突然摔下去的。

  村主任哭了一阵,告诉司马子鉴,这就是他们要找的陈海。

  “这陈老头,采了几十年的草药,竟然栽在了这石崖上。”上到山崖后,村主任告诉司马子鉴,自己要回去通知陈海的家属来收尸。他问道:“你们是自己去找刘东,还是在这里等我去叫了人来,再陪你们……”一听要留在这里,杨乐乐就跳了起来:“我们还是自己去找吧!”

  司马子鉴知道杨乐乐是怕这里刚死了人,他笑了笑,对村主任说:“你先忙你的,不用陪我们。只要告诉我们刘东家的位置,我们自己去找他。”

  村主任告诉他们,刘东没有孩子,妻子前几年又患病过世了。刘东的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村里照顾他,安排他看果林,他家就在果林旁边。说着,村主任往不远处一个山头的果岭指了指。司马子鉴发现那个果岭看上去并不远,而且路也好走,便记下路线,带杨乐乐朝果岭走去。

山里的路,看着近,走着远。杨乐乐没一会儿就叫嚷走不动了,司马子鉴只好停下来。

  司马子鉴刚刚坐到路边的石头上,杨乐乐突然大叫起来:“着火了!果岭着火了!”

  司马子鉴抬头一看,只见远处的果岭果然冒起了一股浓烟,真的着火了!他顾不上杨乐乐了,站起来就朝果岭跑去。

  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果岭时,司马子鉴发现着火的正是果岭上那所守林人的小屋!刘东的腿脚不方便,说不定现在还在里面!此时,大火已经蹿上了房顶,房梁似乎已经被烧断,房顶上的瓦片正劈劈啪啪地往下掉。

  就在这时,屋子里传来一阵呻吟声。“不好!刘东还在里面!”

  屋前有口水井,司马子鉴两下打起一桶水,往身上一浇,低头便往着火的屋子里奔去!

  门从外面被扣上了,司马子鉴一脚把门踹开,冲了进去。屋子里浓烟弥漫,但司马子鉴一眼就看到有个男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不敢怠慢,连忙扑上去,忍住呛人的浓烟,把人往背上一背,冲了出来。

  这时候,杨乐乐已经赶上来了。司马子鉴把人放在地上,杨乐乐连忙用地上的破碗盛来井水,喂那男子喝下。

  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左腿膝盖以下被截肢了。难道他就是刘东?只见瘸腿男子双目紧闭,头发已经被烧掉了大半,额头满是血,似乎是被落下的瓦片砸昏的。

  冰凉的井水灌下去没多久,瘸腿男子的眼睛微微睁开了一些。看到他的嘴唇不停地哆嗦,司马子鉴知道他要说话,就俯身上前,问道:“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瘸腿男子没有回答,嘴唇又哆嗦了几下,断断续续地念道:“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三……三虾子买药,四虾子……熬,五虾子死了,死了……”一首童谣念完,瘸腿男子脑袋一歪,闭上了眼睛。

  四、神秘妇人

  没过多久,村主任就带着村民拿着水桶、脸盆,叫喊着赶了过来。

  原来,屋子一起烟,村里就有人看到了。只是离这里太远,赶到时,大火已经将屋子烧塌了。

  村主任证实了司马子鉴的猜测,这个被烧死的瘸腿男子就是刘东!可他的房子为什么会突然着火?而且房门还从外面被扣上了,难道是有人放火吗?

  村主任指挥村民们清理被烧毁的房屋,希望能发现些线索。

  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司马子鉴没有提到刘东临死前念那首童谣的事。他隐隐觉得这场大火以及陈海的死都和那首神秘的童谣有关。他一直回忆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一切都太巧了,自己正要找陈海了解童谣的情况,陈海就摔死了;正要找刘东,刘东又死了。他们不像是死于意外,可如果是有人要杀他们,会是谁呢?要找俩人的事情,只有村主任知道。可村主任一直和自己在一起,没有作案的时间。

  但司马子鉴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当年的七个知青之间一定发生过什么事情,而这一切都隐藏在那首神秘的童谣里

  五、陈年往事

  村民们抬着刘东的尸体往村委会走去。沈菲一边跟在大家后面慢慢走,一边回忆起三十年前的事来。她告诉司马子鉴,当年他们的确有六个知青在这里插队,其中她的丈夫潘大军年龄最大,陈海年龄排第二,刘东排在陈海后面,而她和另一个女知青的年龄最小。

  听到这里,司马子鉴掏出笔记本飞快地写下沈菲提到的几个名字,又盯着沈菲问道:“当年是不是有一个知青失踪了?”司马子鉴发现沈菲的脸上突然跳过一丝不易觉察的触动,她沉默了片刻才轻声答道:“他叫吴建伟,是六个人中的老四,只比我大一点点。”说到这里,沈菲眼望前方,叹了口气,说:“他平时人挺好的,可谁也没料到,他竟然……”

  “他偷了生产队物资后就失踪了?”司马子鉴问道。

  沈菲点了点头:“这么多年,他的消息一点儿都没有。大家都说他一定是在逃跑的时候,摔下山崖摔死了。加上他的父母死在了牛棚里,没有一个亲人,自然没有人过问他到底去了哪里。那年头失踪的人也不少,谁又管得过来……” 司马子鉴见她说到吴建伟时,神情越发幽怨,就隐隐猜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你当时在和吴建伟谈恋爱吧?”

  沈菲被司马子鉴的提问吓了一跳,随即低下头,默默地点了点,过了许久才轻声说道:“吴建伟性格内向,爱好文学,还非常照顾我……”沈菲像是自言自语,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

  沈菲的话让司马子鉴眼睛一亮,一下想到了什么。他打开笔记本上记着童谣的那页,分别在“大虾子”、“五虾子”和“六虾子”的后面写上“潘大军”、“吴建伟”和“沈菲”三个名字,又划了两条线,把陈海和“三虾子”连起来,刘东和“四虾子”连起来。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杨乐乐意识到司马子鉴已经发现了重要线索,她轻轻拽了拽司马子鉴,悄声问道:“这个沈菲就是童谣里的‘六虾子’?他丈夫潘大军是‘大虾子’?”

  司马子鉴停下来,等沈菲走远,才肯定地点点头,解释道:“潘大军年龄最大,自然是‘大虾子’。而那个吴建伟,就是童谣中的‘五虾子’。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又爱好文学,编这样一首童谣应该是不成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童谣里,‘五虾子’死后,只有‘六虾子’为他悲哀哭泣。这‘六虾子’自然就是吴建伟的恋人——沈菲!”

  “可是,沈菲不是说他们知青一共只有六个人,而且吴建伟从年龄上不是老四吗?怎么会是‘五虾子’呢?”杨乐乐虽然觉得司马子鉴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想不明白。

  司马子鉴的眉头皱了皱,答道:“为什么童谣里会多一个‘虾子’,我也猜不透。也许是因为吴建伟是利用自己姓氏的谐音,用‘五虾子’暗示‘姓吴的下乡知青’。”说到这里,司马子鉴的声音提高了,“而且,我敢肯定,童谣里第一句里面的‘病’指的是‘相思病’!”

  杨乐乐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接着,在司马子鉴的讲述中,一个悲剧故事渐渐清晰起来。司马子鉴推测,当初吴建伟和沈菲悄悄谈恋爱,但潘大军也爱上了漂亮的沈菲,害上了相思病。潘大军要想得到沈菲,就必须想办法除掉吴建伟。而不知道什么原因,陈海和刘东充当了潘大军的帮凶,也就是童谣里面说的一个“买药”,一个“熬”,最后三人毒死了吴建伟,并且伪造成吴建伟盗窃生产队物资后潜逃的假象。在沈菲失去吴建伟后,潘大军自然趁虚而入,如愿以偿得到了沈菲。

  “如果我的猜测正确,陈海和刘东都是当年吴建伟失踪事件的帮凶,今天他们两个的死……”

  “是有人杀人灭口!”没等司马子鉴说完,杨乐乐已脱口而出,“潘大军的失踪和两个人的死不可能是巧合!”

  此时,天已渐渐暗下来了。众人忙着在村委会搭灵堂,沈菲则在村子里四处寻找潘大军。村主任也叫来几个年轻的小伙子,打着火把一起帮忙寻找潘大军。

  可直到天亮,找遍了整个山村,都没有发现潘大军的影子。司马子鉴心里越来越不安,联想到陈海和刘东的离奇死亡,他向村主任建议尽快报警,让警方介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寻找潘大军,还可以彻底查明陈海和刘东的死因。

  村主任虽然认为司马子鉴的话有道理,但他觉得现在公路上发生了滑坡,路边又塞满了汽车,警察恐怕也不容易进来,因此,当务之急还是再组织村民到处找找。

  司马子鉴累了一夜,早已支持不住,打算先去休息了。

六、又一条命

  他正要躺下,村主任突然闯进来,告诉司马子鉴,他们竟忘记了一个地方还没有去找过。村主任说的地方是以前生产队的仓库,也就是三十年前,知青吴建伟盗窃生产队物资的那个仓库。因为年代太久,这个坐落在村旁的树林里的仓库一直弃置,渐渐被村里人遗忘了。刚才是老队长朱大江提醒,村主任才想起还没有去那里看过。

  村主任立即带着司马子鉴和沈菲等人赶到老仓库,那是个房顶都塌了大半的破房子,一看就知道已经废弃了许久。

  仓库门没有上锁。村主任走到门前,推了推门,没想到门竟然像是从里面被抵住了。村主任把身子抵在门上使劲挤,好不容易才挤开一条缝。他正要往门里挤,突然一样东西挡在了他的面前。他抬头一看,“妈呀!”大叫一声,跌倒在地上。

大家跑上去,费力把门打开,这才发现,从里面将库门抵住的竟是一具悬挂在门框上的尸体!沈菲一见尸体,一声“大军”刚叫出口,便身子一晃,昏了过去。

  司马子鉴知道这就是昨天失踪的潘大军无疑,此时,潘大军的脖子被一根旧麻绳吊在门框上,脚下不远处散落着几块红砖,身子早已僵硬了。看上去,他是用红砖垒在脚下,绳子挂在门框上,上吊自杀的。

  移开尸体,司马子鉴走进仓库里,见就在潘大军上吊不远处的墙上,用红砖的砖屑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司马子鉴凑近一看,写的竟然就是那首奇怪的童谣:“大虾子病了,二虾子瞧……”这首童谣看上去是刚刚写上的,难道是潘大军在上吊之前写的?

  可这首童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难道一切真如同自己猜测的那样,潘大军就是当年吴建伟失踪事件的真凶,他是为了灭口杀死了陈海和刘东?而他的自杀,是因为意识到这首童谣已经将自己的一切都暴露了,便只有一死了之?

《五猖会》原文与理解

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

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

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

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

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

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

出一种剌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大。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

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

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在奇拔得

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

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

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

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1

而行。……”

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

灭了。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

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

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

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

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

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

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

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

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

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

会发生关系过。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

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

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

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

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

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镢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

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

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

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

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

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的“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现没有第二本了,我

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着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

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

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

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所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

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

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

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

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

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

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

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

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鲁迅小时候要去看五猖会,难逢的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的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就命令他背书,这犹如一盆冷水泼在了他的心里。待他读熟了,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了,父亲才准他去看会。大家高高兴兴的陪他出了门,但他并不高兴,至今还诧异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叫他背书。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写“我”对五猖会的精彩内容心驰神往,而父亲却要“我”背出“一字也不懂的”《鉴略》的内容,“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表现了家长与儿童在心理上的隔膜,控诉和批判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求此歌名意思?

不懂日文的说~(偶再找找~)

请教了一下,某位仁兄说叫<轨迹>,应该是的吧~

明日、今日よりも好きになれる 溢れる想いが止まらない

今もこんなに好きでいるのに 言叶に出来ない

君のくれた日々が积み重なり

过ぎ去った日々2人歩いた『轨迹』

仆らの出逢いがもし偶然ならば?

运命ならば?君に巡り合えた それって『奇迹』

2人寄り添って歩いて 永久の爱を形にして

いつまでも君の横で 笑っていたくて

アリガトウや Ah 爱してるじゃまだ足りないけど

せめて言わせて 「幸せです」と

いつも君の右の手の平を ただ仆の左の手の平が

そっと包んでくそれだけで ただ爱を感じていた

日々の中で 小さな幸せ

见つけ重ね ゆっくり歩いた『轨迹』

仆らの出会いは大きな世界で

小さな出来事 巡り合えた それって『奇迹』

うまく行かない日だって 2人で居れば晴れだって!

强がりや寂しさも 忘れられるから

仆は君でなら 仆で居れるから!

だからいつも そばにいてよ 『爱しい君へ』

2人フザけあった帰り道 それも大切な仆らの日々

「想いよ届け!!!」と伝えた时に 初めて见せた表情の君

少し间が空いて 君がうなずいて 仆らの心 満たされてく爱で

ぼくらまだ旅の途中で またこれから先も

何十年続いていけるような未来へ

例えばほら 明日を见失いそうに 仆らなったとしても、、、

2人寄り添って歩いて 永久の爱を形にして

いつまでも君の横で 笑っていたくて

アリガトウや Ah 爱してるじゃまだ足りないけど

せめて言わせて 「幸せです」と

うまく行かない日だって 2人で居れば晴れだって!

喜びや悲しみも 全て分け合える

君がいるから 生きていけるから!

だからいつも そばにいてよ 『爱しい君へ』

最后の一秒まで

明日、今日より笑颜になれる 君がいるだけで そう思えるから

何十年 何百年 何千年 时を超えよう 君を爱してる

==========================================

明天会比今天更加喜欢你

洋溢的情感不能停止

到了现在也很喜欢你 但却开不了口

你给予我的日子重叠起来

过去的日子 是两人走过的「轨迹」

我俩的相遇是偶然?还是命运?

和你的相遇 算得上是奇迹

只要两个人一起走着 就能发现永恒的爱

从今以后都可以笑着伴在你身旁

「谢谢」和「我爱你」都不足够

至少让我说句「我现在很幸福」

一直你都用你的右手拖紧我的左手

只是如此 就能让我感受到爱

日复一日 细小的幸福

重叠着 慢慢走过的「轨迹」

我的愿望 是在广大的世界里找到微细的事情

这样的相遇就是所谓的「奇迹」

在不顺意的日子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晴天

逞强和寂寞 都能忘记

我在这里 一直都在你身旁啊 我最爱的你

两人吵闹的归途 是最重要的 属于我俩的日子

思念能传递给你 第一次看见你的时候

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爱

我们还在旅途中

从今以后的多少个十年 都会在未来一直继续下去

举例说 就算在明日失去了

只要两个人一起走着 就能发现永恒的爱

从今以后都可以笑着伴在你身旁

「谢谢」和「我爱你」都不足够

至少让我说句「我现在很幸福」

在不顺意的日子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能是晴天

欢乐也好悲伤也好 都能互相谅解

有你在身旁 就能活下去

一直都在你身旁啊 我最爱的你

在最后的一秒

明天会比今天更加多欢笑 因为你就在我的身边

多少个十年 多少个百年 多少千年 超越时间 我爱你

儿歌叽里呱啦叫歌词

叽里呱啦叫

演唱:自由发挥

一杯白色咖啡

正方形甜甜圈

等候我的座位

在游乐场中间

一片橘色的天

吐泡泡的香烟

留着胡子的美人鱼为我献盛宴

1234567 1614321

放着怪异的音乐

然后一个跟头

然后一个拳头

然后一个荒谬的结尾

一阵淅沥哗啦

一阵噼里啪啦

一阵叽里呱啦的误会

一种乱七八糟

一种百般无聊

一种莫名奇妙的情节

河马为何要穿内裤

原来她上空着跳舞

旋转呀转呀太可恶

我竟然感动到很想要哭

叽里呱啦叫

她穿的有点醒目

跳着华尔兹的舞步

旋转在天鹅湖

期待有天飞上枝头

可以变成王子身边的公主

小矮人在画图

没有帮她画上衣服

没人给她祝福

她不是很在乎

还一直很专注

只是不停跳着舞

一杯白色咖啡

正方形甜甜圈

等候我的座位

在游乐场中间

一片橘色的天

吐泡泡的香烟

留着胡子的美人鱼为我献盛宴

1234567 1614321

放着怪异的音乐

然后一个跟头

然后一个拳头

然后一个荒谬的结尾

一阵淅沥哗啦

一阵噼里啪啦

一阵叽里呱啦的误会

一种乱七八糟

一种百般无聊

一种莫名奇妙的情节

河马为何要穿内裤

原来她上空着跳舞

旋转呀转呀太可恶

我竟然感动到很想要哭

河马为何要穿内裤

原来她上空着跳舞

旋转呀转呀太可恶

我竟然感动到很想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