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夫妻两个人,身高都不到一米三,不生小孩,过丁克生活,是不是可以? 不生孩子能过一辈子吗

夫妻两个人,身高都不到一米三,不生小孩,过丁克生活,是不是可以?不生孩子能过一辈子吗

丁克是不是不生孩子的意思?

丁克就是对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自愿不要孩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丁克家庭。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它悄悄在中国出现。丁克家庭的成员一般都是工薪阶层,有稳定的收入,消费水平也很高,他们一般是社会上的中产阶层。他们中有很多人认为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会妨碍他们夫妻的生活。

丁克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还不能称自己为丁克,没遇到有相同想法的人,还没结婚。

但我从初中开始就隐约觉得自己将来不会有小孩。“中二病呢吧,病不轻啊。”曾经有人听完我上面一句话的时候这么吐槽过。也许吧,确实病不轻。

初中时丁克可能只是我的脑海里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高中大学加深了许多变成一个想法,毕业工作之后正在努力让自己有能力去执行它。

下面我准备说的理由,只是基于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并不能代表其他任何人,只能代表我自己。

1. 如果换一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成长环境,我可能会重新考虑生养小孩的问题。但是,谁知道呢?我是“放养”长大的,应该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跟父母聚少离多,爸爸大概保持着一年平均见两次,寒暑假各一次,大学之后暑假打工不回家少见一次,亲朋好友如有红白喜事则能多见几次;妈妈虽然后来回家留在我们身边照顾左右,但我从念初中开始就住校,一个月回家一次,一次待一天半或两天,大学在离家3000多公里的地方,一年见一次或两次,如果我生病的话就能另算。

小时候前后寄住在爷爷奶奶家、姑姑家、各种不同的亲戚家;念书以后住校,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初中住学校的第一个晚上,宿舍其他7个女孩子都哭了,有一个还闹得很厉害,舍监老师不得不过来劝解。我记得当时我把被子拉起来盖住脸,默不作声。后来毕业的时候老师说当时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哭让我印象深刻,我笑着说因为我不恋家。但其实我不仅没有哭,我在笑,没有出声,但确实是在笑。

爸爸不算是成功的生意人,虽然据奶奶说是很聪明,据叔叔说是很能干,但听姨姨说花钱大手大脚,听姑姑说总是存不下什么。妈妈本来像所有其他小朋友的母亲一样,跟着爸爸做生意男主外女主内,后来因为家里有三个小孩要照料不得不回家当全职主妇,花钱如流水,一段时间沉迷赌博,现在虽然老老实实去上班赚点家用,但据说日常开销是不够的。总之结果就是,我的父母并不富有。

其实这也没什么。关怀、金钱不够,能够成为我的榜样,能在生活学习上给我指点也是可以的。但是有记忆以来,跟爸爸打电话说话不超过五句,什么问题都回一句你自己看着办。妈妈固执不讲理脾气大,任何忤逆她意思她又无法反驳的点都会换来一顿打或者一顿高声大骂。逢年过节他们都会成为家里各种亲戚的说教对象。爸爸通常沉默,妈妈通常傻笑。

初中的时候,因为个子太矮胳膊没有力气,总是绑不好头发;午睡的时候初潮来了吓出一身冷汗;胸部发育的时候因为不穿内衣而被人嘲笑,自己去买了人生第一个内衣,不记得多少钱也不知道是什么牌子;青春期长痘痘背部过敏浑身长红斑,又痒又难过只能坐在宿舍哭。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实也可以换过来。

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表达:生小孩很简单,一场性爱就够了。可是养一个孩子,教育一个孩子,却不是从十斤喂到一百斤,从一米养到一米七就可以的。你是否能提供足够的关怀?金钱?你是否能做到让你的孩子尊敬仰视?什么生养繁衍是人类的任务,什么一个女人如果没有生过孩子就不完整,什么不生孩子的人都是偷懒不负责任的人,这都是无意义的。

对你自己不负责任,对你未来的孩子不负责任。

2. 如果1能成功,那么我的性格、对事物的认知、处事态度都会不同,那我可能也会重新考虑生养小孩的问题。但是,谁又知道呢?我有一对不负责任的父母,过了一个不算开心的童年。从小到大发生的种种都让我觉得,自己无法教养一个孩子。

我并不是不喜欢小孩子,他们很可爱,白纸一般来到这个世界上,这张纸是你可以自由涂鸦的,然而我却握不稳手上的铅笔。

我的长相、性格、脾气,我待人接物的方式、处理问题的手段,甚至我的生活状态都会影响到他们。因为同样的,我也被、已经被自己的父母影响着。

我碰到事情第一反应是不想掺合,冷漠,对人对事总是漠不关心,因为我爸爸虽然没有教过我但他就是这么表现的。

错,不是的。我会,我笃定我自己会。

我记得妈妈曾经说过“我不会教,不听话就打,打到听话为止,你外公就是这么教我的。”

我不知道其他人会否是这样,潜意识里我在模仿自己的父母,他们身上所有的点,我都或多或少自愿或不情愿,自知或无意识地在模仿着。

这是多么可怕!

我对自己没有信心,我不想我的孩子经历我经历过的一切,所以我选择不生。

可能又会有人说想法是会变的,人也是会越来越成熟的,等你到40岁的时候再想生孩子就晚了。

所以重点始终是你,是我。

现在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到了年纪结了婚,生了孩子,放不下工作或买不起房子,把孩子寄养到父母那,或者生小孩就像完成任务,生了之后丢给父母,自己照样自由快活无拘无束。

现在也有很多年轻的父母,条件一般或者根本还不具备条件就不管不顾地以爱的名义带来了一个小生命,你那不假思索的爱是廉价的,辛苦自己何尝又不是在折磨孩子。

家庭环境、个人选择和一点社会原因是我选择做丁克的理由。并不是心理疾病,而只是我的选择。我不会生小孩,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同样有丁克想法的另一半就结婚,反之就尽量养活自己不要成为亲人朋友的负担。啰啰嗦嗦写了好多,语文本来不好现在越来越差了。见谅。

丁克家庭真的好么?能撑多久?

我觉得生孩子虽然是女人最痛,但并不能因为这个而不要孩子,两个原本陌生的人组成家庭,维系他们一生的除了感情,还必须要有一个爱情的结晶,虽然不是有了孩子家庭就没有问题,但没有孩子,这个家庭就是不完整的,出现情况的几率会很大。

其实我认为丁克是有悖人伦的,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习惯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不生孩子,你先生或许会支持,但你先生的家人未必会理解,这样婆媳之间会很难相处,你能忍受别人的冷言冷语吗?

所以我认为如果没有实在的必要,还是要一个小孩比较好。况且,生孩子不全是痛苦,还有幸福。。。

两个人在一起不生小孩能过一辈子吗?

婚姻生活到了后来往往维持双方关系的就是小孩。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及时你们两个不是很在乎,周围环境造成的压力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