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怎么样明明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还能让周围人根本看不出来? 人到崩溃的边缘的表现

怎么样明明有精神方面的疾病,还能让周围人根本看不出来?人到崩溃的边缘的表现

明明有精神病医院为什么检查不出

这种病医院是查不出毛病的,医院的专家要牵强解释的话会说成是癔症之类的病,不必担心你爸爸没有精神病。你也不要难为医学方面的专家,这已经超出了他们掌握现有知识的水平。我身边也有像你爸爸这样的人,最后都是找到有缘人点化才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如何能观察出精神有问题的人和正常人的区别?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其三,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如果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能证明当事人就正常,具体请看第四个标准。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属于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严重程度标准之一。

  2、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但是诊断范围狭小,对于象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则无能为力。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也采纳了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4、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专家对症状的分析就形成症状学分类标准,目前的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按照症状学分类的。

  5、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在目前的CCMD- 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中放在严重程度标准一项--即社会功能。

为什么有些抑郁症患者很想让身边所有人都知道,但又没有说?

因为那些人又想让别人知道,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因为他们抑郁,所以考虑很多事情,又怕说出去伤害到别人,又怕我说出去伤害到自己,他们十分误解。

怎么就能检查出有精神病或人格分裂症?

我咨询过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其中一个比较诚实,说这类病涉及到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与身体的关系,这是现在医学领域的一个未解之谜。

按照医院的分类,大致有分神经内外科,心理科和精神科三类。有很多病是兼有三方面的症状的,其实诊断起来比较复杂,而且误诊的也相当多。

如果有人需要做这方面的鉴定,建议首先排除身体机能造成的问题:比如脑部受过损伤,或者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等外科问题;其次,考虑一下有无家族病史。

如果以上都没有的话,心理或者精神问题通常属于应激性的反应,也就是说因为受到某种刺激,或长时间压抑而产生。心理疾病有分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癔症等很多种,症状有可能交叉,也有可能产生幻听、幻视等幻觉(幻觉通常被列入精神分裂症分科,但事实上某些身体性的疾病或者心理疾病也会导致),这些问题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一般心理问题解决后,症状会逐渐消失。情况严重的,需配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病人有自杀倾向,需要陪护。

精神分裂症则包括幻觉、生病前后有明显的性格特征改变(例如突然变得沉默、暴躁、或者常常不自主的偷笑),以及逻辑混乱等,一般病人自己不会察觉,但周围的人感觉明显。注意:应激也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甚至还有些人有在经期产生间歇性精神分裂的症状。对精神分裂不应恐慌,应激性的是会逐渐康复的,而身体性的需要改善身体状况,靠吃药可以治疗。只有很少一部分遗传性的或者严重器质性病变,或者有危害他人倾向的,才需要住院。

人格分裂是一种心理障碍,最多有分裂为17种人格,通常是2种,各种人格彼此缺少对方的记忆,A不认识B。这种病在人群中并不多见,比例不高。如果有的话,也需要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要到医院的话,北大医院的神经内科,和北医六院都是比较理想的。个人认为前者的医生态度更好一些,专业知识也更丰富,不过分科比较单一。

总而言之,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可能令患者本人有分裂的感觉,包括抑郁症、强迫症等,所以不用太担心,多了解各种疾病的知识,对照患者的情况,然后再做判断,不要胡乱就医,因为医生并不完全了解病人情况,如果不是专家,或者专家十分忙碌,有时候仅凭病人自述,很容易误诊,不但病没有治好,反而导致患者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即使是精神分裂,在国外现在也主张在家中治疗,给患者一个良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