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密切接触者(如何判定自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
如何判定自己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
2020年1月2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最新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第三版)》,该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做了明确界定: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不同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判定方法。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判定的密切接触者请填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登记表》。
冠状肺炎密切接触从哪天计算?
你是病例密切接触者吗?
答:如果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并未采取有效防护,就是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病人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人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二、你是可疑暴露者吗?
答:如果你只是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那你只是可疑暴露者。
新冠肺炎发病前两天已有传染性了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研究员向妮娟2月21日晚在接受央视《新闻1+1》节目采访时称,目前观察到的疫情变化是新冠肺炎病人在发病前两天已经有了传染性。
向妮娟称,新冠肺炎病毒的潜伏期是14天,根据上述流行病学观察到的变化,目前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也有了变化。原来的标准是病人发病后接触的对象为密切接触者,但是现在的标准是病人发病前两天接触的人也是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
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成为阻击战的重中之重。作为疫情防控的基础性源头性工作,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疾病感染来源,探索疾病特征和判定密切接触者。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正在开展相关工作。
现阶段全国各地纷纷出现聚集性传染的情况,向妮娟指出,聚集疫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管是在家庭内发生还是在公共场所,发生的这种聚集疫情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所导致的,因此建议大家要增大社交距离。
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角度来说,如何帮助数字变得更加准确?向妮娟解释称,报告源头首先来自于医疗机构对于病例初始接诊的调查,如果这个病人刚开始给出的信息不准确,则需要去早期就诊的机构进行信息的核实,有时候还需要去找到身边关键的知情人进行核实,这都是为了保证关键变量和信息的准确性。
向妮娟还说道,武汉流行病学调查目前最大的难点是每天新增的病例数量还比较多,由此带来的密接判定的工作量很大。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工作量,还要提高工作质量,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数据才能作为正确决策的依据。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