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艾青的浪表达了什么情感?(艾青的浪是什么写作手法?诗人为什么对浪有喜爱和感激之情?)

艾青的浪表达了什么情感?(艾青的浪是什么写作手法?诗人为什么对浪有喜爱和感激之情?)

艾青的浪是什么写作手法?诗人为什么对浪有喜爱和感激之情?

《浪》这首诗产生了,产生于1937年5月上海吴淞炮台。

诗人心中有一种希望,期待着把这种希望抒发出来。诗人希望的是一种力,这种力是强大的,能摧枯拉朽,能荡涤大地上的一切污泥浊水,能在困难重重之中冲出一条路来……而这希望如何抒发出来呢?如何才能把这种希望表达得集中、鲜明、形象?诗人看到了浪,看到了浪的力量。于是,诗人机敏地抓住了这一契机。

这也许就是一种灵感吧!灵感,说起来似乎很神秘,其实,它对创作者来说,是经常出现的,是可以感触到的,是可以捕捉到的,是实实在在的。

灵感,是埋于地下的种子,在养分和水分的养育之后,突然钻出地面的一种冲动。

灵感,是诗人通过联想,将两种事物联结起来时所产生的火花。

但有了灵感,并不等于就会获得一首好诗。要想把灵感变成一首好诗,还必须有把握灵感、驾驭灵感的能力。

在这方面,艾青有着自己丰富的经验。在有了灵感之后,他说:就要“以全部力量去完成自己所选择的主题”,“使你的感觉与思维在每一个题材袭击的时候,给以一致的搏斗,直到那题材完全屈服为止。”

这就是说,在创作中,有了感觉之后,并由感觉引起诗情之后,就要集中全力去思考去想象,将思想,将感情,尽可能地凝聚于具感的意象之中,一直到艺术形象满意地完成止。这一创作过程是艰难的,但诗人必须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浪》这首诗,艾青正是以全部力量去完成了自己所选择的主题。

这首诗写得很集中。集中,是艾青在诗歌创作中对自己的一种要求,也是他写诗成功的奥秘之一。

《浪》这首诗,紧紧地围绕着主题展开。那就是写浪的力量,写对浪的赞美。

写浪的力量,又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写浪的力量的破坏性——浪会“啮啃岩石”,浪会“折断船橹”、“撕碎布帆”,会造成许多“航行者的悲惨的故事。”但诗人强调的重点含意并不在这里,重点是在强调浪的这种力量“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为什么美丽?诗人没有明说,留着让读者去思考。其含意的深邃也就在这思考之中了。

从这首诗的结构上来看,也很简明、集中。从第一句“你也爱那白浪么——“,到“而我却爱那白浪”,这似乎只是一问一答,就把这首诗完成了。这真是功到自然成,这样一首好诗,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之中推到读者面前。

我们应仔细地看一下这首诗的末两行。

“而我却爱那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

这末两行,在这首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首诗的色彩、格调、含意都有着重大影响。

前面是写别人爱不爱浪,这里是写“我”对浪的态度,除了肯定地说:“而我却爱那白浪”外,诗人进一步写了“我”与浪的关系,并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不仅指出了“我”爱“浪”,而且写了“浪”爱“我”:泡沫溅到了我身上,是浪对我的爱抚,因而我产生了感激——一个被爱者的感激。这细致入微的细节描绘,这浓重的感情上的交汇和流露,使这首诗整个地变得活了,亲切了。而诗的深沉含意,更引起了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在语言上,这首诗也很讲究。虚与实相结合,错落有致。诗人对于诗的语言,曾说过这样的话:

“语言的效果,完全看作者把它安排在什么地方。语言和语言的关系,就像各种不同化学成份摆在一起,可以发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根火柴放到水里就失去了作用,而当它放到火里,就会突然燃烧起来。有时,出于冷静的理智的语言,被放在那些充满感情的章句一起,会引起一种反衬的作用,而且可以借它来暗示这些感情的章句是在明确的理智基础上的。”

这见解是很精辟的。

语言中的词汇是有其具体的规定的,有它的内含和外延。但用在诗里的时候,因相互关系的影响,就会发生千姿百态的效果。这就要看诗人怎样来巧妙地安排了。艾青对语言的见解,是说语言是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诗中的语言才有千变万化的魅力。

《浪》这首诗就巧妙地运用了语言与语言的这种相衬性。诗中有冷静的理智的语言:“或许是无理性的/但它是美丽的。”又有充满感情的语言:“而我却爱白浪——当它的泡沫溅到我的身上时/我曾起了被爱者的感激。”这就使语言间有了变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读者不感到乏味,会感到一种兴奋,一种快感。

浪是有力量的,诗人期待着这种力量。

《浪》也是有力量的,是诗人精心创造了这种力量。

艾青的石礁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礁石》是艾青的一首短诗,只有两节八句,但是,这首八句组成的简短的抒情诗,却用了比拟、象征等好几种写作手法,创造了歌一样的旋律、画一样的景色、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深厚的意蕴。

从诗歌的声音语言层面分析,这首诗歌采用的是“自由诗体”,就声音特点看,并不讲究对句、平仄、押韵等等旧体诗歌的规矩,但是,其声音方面也并非完全没有节奏,比如第一节第一句的两个“浪”字,可以算“同韵”,与接下来的第二节第二句句末的“样”,是同一个韵,与第四句句末的“洋”虽然平仄不同,但是仍然是同一个韵,这样,就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种音韵的循环,增加了语音和谐,构成了歌一样的旋律。从诗歌的句式看,长短比较自由,但是最长的一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只有九个字,最短的一句“一个浪,一个浪”是六个字,其余几句觉得字数介于中间,显得相对整齐,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所说的“诗歌的建筑美”。这种分行、相对整齐的句式,使我们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它与散文、小说句式的区别,这既是诗歌的惯例,也是区分诗歌和其它文体的最表面的形式。

从这首诗歌的意境看,简短的八句诗,给我们描绘了两个主要的画面:第一个,是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第二个,是礁石屹立,面对浩瀚的海洋。这两个画面,其实是同一个画面,所不同的是,第一个画面,着重描绘了被打碎的浪花,第二个画面,着重描绘了挺立的礁石,视觉的中心点有了变化,使读者关注到不同的层面。这就是说,“主导意图”有所不同,第一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揭示“浪花”的反复攻击,第二个画面的主导意图,在于突出礁石的傲然屹立。而且,诗歌语言构筑的画面,和真实的绘画有所不同。在诗歌中,画面是动态的,就像在电影和电视中,视角是移动的,景物也是变动不居的,而绘画中,作者却只能采取一个固定的视角,其画面虽然也力图用特殊的笔墨语言写出“动态”,但是,相比而言,总是静态为主。诗歌这种画面的营造,比绘画更灵活。但是,诗歌中的画面与绘画的另一个不同,就是诗歌的画面是“间接的”,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描写图像的,而绘画,则是直接描写图像的。

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采取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无疑,是把浪花比喻成“人”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这里,就有了比喻、拟人,同时,在更深的层次上,有“移情”的作用。客观事物本来没有什么意志、目的,但是在作者看来,它们却似乎有了意志、目的,实际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到了外物身上,给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就像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句子一样,花何尝溅泪?鸟何尝惊心?不过作者“感时”、“恨别”,心意悲伤,带着情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外物,觉得外物好像也在悲伤一样。这首诗歌的第二节,进一步写礁石的“脸”、“身”和“笑”,更是清楚明白的拟人,而“移情”的审美心理活动,仍然渗透在其间。这样的写法,使客观世界变得“人情化”,赋天地以生命,使生命的活力鼓荡在宇宙间,确实是打动人心的好诗。

这首简短的诗歌,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注入作者的感情。但是,并没有把事情说尽,而是只简单地勾勒了两个画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而对其内涵,则采取“省略”的方式,没有做出什么说明,这就增加了读者猜测和想象的空间。在艺术中,“形象大于思想”,思想往往阐述得清楚明白,也就没有多少想象的余地,而没有想象的余地,没有给读者留出“填空”和“对话”的空间,也就不能引发读者的“兴味”,更不要说什么“领悟”和“畅神”了。相反,这首诗歌,语言凝练,采取“暗示”的手法,只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增加了诗歌的美。

这首诗的意蕴,具有无限阐发的空间。这可以一般地看作两种力量的斗争,又可以看作具体而有所指的敌我较量。还可以把礁石看作坚韧、不折不挠的精神的代表,等等。

综上所述,这首诗歌是比较优秀的诗歌。

艾青《浪》中诗人说 或许是无理的性的,又说 而卧却爱那白浪,二者是否矛盾?

不矛盾!浪充满了力量,无理性的力量!没有束缚,没有思想,没有一切的世间烦恼,所有的一切和它没关系,那种自由和无拘束是自己所向往的,又有谁不爱这浪!是对浪无畏的赞美也是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艾青的礁石这首诗歌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礁石》是一首诗情浓郁而又耐人寻味的咏物小诗。诗中诗人从全新的角度观察事物,并将自己的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具体意象中,讴歌了“礁石”的光辉形象。
“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无止地扑过来”,一个“无休止”,一个“扑”,状写了海浪的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无休无止地扑过来”,足见海浪之多,时间之长,它是决心要把礁石冲击得粉身碎骨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深受海浪的无情扑打,礁石该怎么办呢?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斗争:“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这是何等镇定、勇敢!面对强敌,面对困难,礁石主动迎击,把敌人踩在“脚下”。这里,寥寥数语便把礁石坚强、勇敢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透过礁石形象我们不难发现,礁石其实也是诗人坚忍不拔的自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礁石在与浪的搏斗中,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经过巨大的磨难,礁石虽然伤痕累累,但它仍巍然屹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对胜利仍充满信心,足见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艾青的自我形象,我们还可以把它看成是那些敢于反抗压迫、抵制逆流的英雄形象。他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用微笑面对困难和险阻,他们应是时代和社会的中流砥柱。
除此,我们甚至可以把“礁石”视作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象征。通过世界民族斗争的历史,我们依稀可见被压迫民族的窘境:入侵者妄图动用一切暴力手段来消灭、摧毁被压迫民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扼杀他们的反抗意识和进步要求。然而诗人深信,只要这些被压迫民族的人民,采取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接各种挑战,胜利的曙光终将出现。
总之,全诗含蓄蕴藉,寓意深刻,诗人用象征手法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象外之旨”,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