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下,如何把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效?(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怎样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现代生活使人们的压力日益加大,很多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焦虑、困惑、急躁、压抑、对现实不满,总之:认为自己不够幸福。
那么,什么是幸福?加拿大女作家门罗曾经说过“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不错,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生总会遭遇磨难和挫折,缺陷本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一味去追求“无缺”,反而会离幸福越来越远。只有接受“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这个现实,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幸福观,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遇到心理问题不敢去就诊,怕被人看不起,这源于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不足。应改变这种狭隘的认识,促进对精神疾病的公开讨论。
二.建立全方位的、立体型的心理调适和疏导机制。设立免费心理急救热线,让心里健康讲座进入社区,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开通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渠道,由家庭、医院、学校和社会团体等齐抓共管建立心理疏导系统,形成社会合力,应对心理问题。
三.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从法律上规范对心理精神方面疾病的治疗,把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纳入到依法治理治疗的轨道上来。从法律上规定政府和民间团体给予支持,确保资金来源。同时,严格心理咨询机构的准入标准。
四.加强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幸福观。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型的活动,对公众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体,宣传积极向上的观念,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通过教育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自我调适和疏导心理问题。
五.培养和充实心理治疗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心理治疗的整体水平。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邀请专家研讨讲座,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培养一大批心理健康领域的专业人才,补充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建成高素质的精神疾病医疗团队,提高我国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整体水平。
提高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创造积极乐观、美好生活的前提,是提升个人幸福感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同时建立心理调适和疏导机制,形成社会合力共同应对,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就定能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政府一切都是大包大揽导致民众没了服务的原动力。所谓社会服务,应该是在报酬并不丰厚甚至可能受益微薄的情况下自己仍然愿意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如今说起来也许很荒谬,但其实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时期都缺不了社会服务特别是公益服务这样重要的一环。所以这个话题是个伪命题,不应该问老百姓,因为老百姓中有许多这样默默无闻的在做实事不图回报的人(他们不可能天天都在做,但你要相信他的存在)。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心理健康的维护
现在,人的生活工作接触的人层面广泛,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所以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心理健康。
首先,是从思想上转变,从根本上重视心理健康,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多与人沟通,学会倾听和倾诉。
其次,合理疏导心理能量,情绪上或心理上出现问题要及时疏导排解,不要把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积压。
最后,经常参与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的去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那里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建议,笼统了一些,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清华大学铊中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一个小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和班上同学与这位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合理方式是什么。很快,这位学生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很容易就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并真的捣乱起来。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