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小朋友说,皮肤瘙痒是最舒服的感觉,这样的心态是正常的吗? 为什么抓痒会觉得很舒服
- 各位小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我喜欢皮肤痒,皮肤痒是最好的感觉,那你们千万不要去相信中医所说的皮肤痒是一种病态哦!那是胡说八道的谣言哦!皮肤痒就是舒服的感觉哦!
- 我和宝宝全身发痒是怎么回事?
- 小孩子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 为什么、抓痒,越抓越痒,而且很舒服?
各位小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我喜欢皮肤痒,皮肤痒是最好的感觉,那你们千万不要去相信中医所说的皮肤痒是一种病态哦!那是胡说八道的谣言哦!皮肤痒就是舒服的感觉哦!
是很想让人抓痒后幸福的感觉
我和宝宝全身发痒是怎么回事?
皮肤病
小孩子皮肤痒是怎么回事
秋天的气候往往很干燥,所以妈妈们常常会看到宝宝因为身上发痒,而自己去胡乱的抓挠一通,而很多妈妈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宝宝皮肤瘙痒是怎么回事?其实,妈妈应对宝宝皮肤瘙痒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好生活方面的各种护理,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皮肤瘙痒给宝宝带来的不适。
造成宝宝皮肤瘙痒的刺激包括: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冷、热、情绪等。所以如果能对这些因素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让宝宝的皮肤不再瘙痒。
1、食物控制
虽然医学上未证实食物与异位性皮炎的直接关系,但是某些食物确实会使瘙痒的感觉较为明显,如禽蛋、海鲜、香菇、竹笋等。不过每个宝宝敏感的食物不同,父母要长时间观察,并避免宝宝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以减少刺激。
2、喝母乳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提供被动性的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可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3、避免情绪与压力
情绪和压力也会令孩子有搔抓的习惯,使得皮肤更容易恶化。父母对孩子应该尽量给予鼓励,减少责骂或要求,让孩子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另外异位性皮炎宝宝的抵抗力较差,皮肤湿疹会增加感染的机会。所以宝宝一旦有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以免症状加重。
4、注意温度适中
有些小宝宝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痒,有些是寒冷时因干燥而发作。因此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对异位性皮炎宝宝是十分重要的,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
5、保持皮肤干爽
夏天随时以干毛巾按压吸干宝宝皮肤上的汗水,不要用力擦拭皮肤,以免摩擦刺激。衣服有一点点湿,就要立刻换掉,并且为了避免让宝宝处在闷热的环境中,家中最好安装空调。另外妈妈们给宝宝洗澡时最好使用含燕麦叶、小麦胚芽油、金盏花和金黄洋甘菊等等植物原料的洗浴用品,妈妈们可以搜索淘宝销量第一的婴儿护肤品进行了解哦。
6、注意皮肤保湿
注意宝宝的身体保湿,最简单的方法是给宝宝皮肤涂抹润肤露,温和、无刺激,长期保养,一直到症状好转。
7、宝宝衣物应为全棉材质
衣物的选择最好是宽松、柔软的棉质的衣物,甚至连寝具、家具装饰等都要尽量避免对皮肤刺激的因素,皮肤也不要直接接触羊毛、尼龙、牛仔布等人造或粗糙纤维。
为什么、抓痒,越抓越痒,而且很舒服?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吗?其实就是皮肤。
皮肤包覆在我们的身体表面,除了为我们屏障外来的伤害、保持体内的湿度、
调节身体的温度(流汗)…等等之外,
很重要的是,还为我们感知外在的环境变化,
像是温度变化、冷、热、烫、风向、同伴的触摸、伤口的疼痛、物品的质地…等等,因此,皮肤的表皮或真皮层内密布着各式的感觉受器,
像是痛觉受器、触觉(压力)受器、冷觉受器、温觉受器…等等,
当然,也连结着密密麻麻的神经网路,
这让我们的皮肤很敏锐(而不是一个“没有神经”的人)。^口^
通常,感觉受器是位在神经的末稍,因此神经末梢丛聚的地方,
感觉都特别的敏锐;我们的腋下或其他怕痒的部位就是如此。
但是科学家们却没有找到所谓的“痒觉受器”,
关于人们为什么会觉得痒?或被呵痒时笑得无法自制?
其实科学家还没有非常一致的定论,有人认为痒觉其实是“轻微的痛觉”,
是痛觉受器被轻微刺激的结果,
也有人认为皮肤的组织里必定存在着“痒觉受器”,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罢了;
也有人认为痒觉其实类似人类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后,残存下来的警觉反射机制。有的人比较怕痒,有可能是该部位皮肤对痒觉的敏锐度不同(例如神经分布较疏),也有可能是个人大脑对于痒觉的感知力不同,
这个问题实在有趣,但也有点复杂,这牵涉到神经系统微妙的运作。
每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尝过“痒”的滋味,痒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也是一种精神与生理的折磨与煎熬,没有身历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的,那种感受真可谓“抓它千遍也不厌倦”。所谓的“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越抓越痒”,痒和抓之间的恶性循环,正是这种心情的最佳写照。
国外就曾经发生过一件因痒而吃官司的案例,话说彼德身为一家玻璃纤维工厂的工人,周末下班后,走到邻近的车站排队买票准备搭车回家,由于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以致胯下奇痒无比,忍不住抓了几下,这样的画面正巧被旁边排队的女士瞧见,认为他有性骚扰之嫌,故而通知公安前来,这位老兄虽然极力辩解,但还是被送到公安局拘留。痒之令人苦恼,由此可见一斑。
一定有很多人会纳闷,为什么我们会痒?为什么一小块湿疹或虫咬会让皮肤如此不舒服?其实,痒牵涉到神经、生理和精神的层面,是一种复杂且不易了解的领域。简单地说,皮肤会有一些感觉接受体,把痒的刺激经由神经脊髓传递到大脑皮质,使得脑部感受到痒的讯息,并下达指令给运动神经,然后产生后续的因应动作。
引起皮肤痒的可能原因,除了单纯的皮肤疾病(如湿疹、异位性皮肤炎、荨麻疹、虫咬、皮肤干燥、或皮肤感染如香港脚、水痘、毛囊炎…等)外,也可能是药物、精神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如感染、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胆道阻塞、尿毒症、淋巴及血液疾病、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合并症状。虽然有痒必有因,但还是有人找不到痒因。
每个人对痒的认知和感受不同,即所谓的“痒阈”,痒阈低的人接受轻度的刺激时即会痒;而痒阈高的人,要强烈的刺激才会痒。另外,智力方面有智商,皮痒方面也有“痒商”,可以称之为皮肤的IQ(Itching Quotient),它是一种关于痒的问卷测验分数,主要用来判定对痒的认知度和忍受度。故IQ高的人可能痒阈也高,比较能承受痒所带来的不适;IQ低的人可能痒阈低,遇到轻微的痒即会不舒服,对痒的忍受度也比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白天不痒,一到夜深人静便奇痒难耐,主要原因乃白天诸事繁忙,大脑皮质区被占据,无暇处理痒的讯息,但晚上则不同,进入休息状态的大脑会异常敏感,痒的指令会被放大且变得明显。老年人普遍容易痒可能与神经系统的老化有关,使得痒阈降低,痒的接受体退化后,传递较少的讯息给脑部,较少刺激的脑会代偿性地活跃而产生全身剧痒,任凭老人家怎么擦药也没用。
抓痒在许多人经验当中是很舒服的,尤其能够“搔到痒处”也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不当的搔抓可能会造成皮肤受伤或感染。到底有什么方法能减轻或消除痒的感觉?笔者常常耳闻或目睹各种止痒的方法,如搔、抓、搓、揉、捻、刺、磨、敲、捶、打、烫、烧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为的是一泄心头之“痒”,然多数均只有治标而非治本,且常导致严重的后果。
参考资料 www.libertytimes.tw/2001/new/jul/8/today-m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