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情感

90多岁离世属于高寿了;但对于110多岁尚在的父亲来说 也有“老年丧子”之痛?

90多岁离世属于高寿了;但对于110多岁尚在的父亲来说 也有“老年丧子”之痛?

余华写的《活着》中的主要人物介绍

富贵,性格:老实善良,爱他的孩子,前期是一位顽绔的地主阶级少爷的特点,后期是生活悲惨的普通贫农,主任公一生所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各种社会变迁,以主人公悲惨的一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具有鲜明的人物特点。家珍。富贵的妻子。旧社会妇女形象,逆来顺受,有爱心,有着嫁夫随夫的思想,可以与富贵在老年丧子的悲痛下生活过来,还有好多,不说了

人生三大最悲之事是什么?

人生三大最悲之事从世俗的角度来说,是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但我认为,这还不能算是人生三大最悲之事。人生三大最悲之事应当是:1、生不知从何而来,一辈子都活得稀里糊涂,浪费光阴,辜负生命;2、死不知往何处去,死时百般不舍,万般牵挂,不肯瞑目,最终随业流转;3、因活着的时候,只知追名逐利,不知培福修慧,更不关心何为生死大事,从而流浪生死,受尽无量苦,是为最苦。

人生短暂,光阴易过。亲爱的朋友,愿你每一天都能当作是最后一天过,积极探求生命的真谛,生死的真相,看得破,放得下,使每一天都能过得充实快乐,慈悲自在。

什么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有一句名言叫激励人只有两种方式,一是绝望,二是希望(大意)是谁说的?原句是神魔

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969年,美国作家约翰.肯尼迪.图尔终于完成了长篇小说---<傻子们的同盟>.尽管他对自己的这部作品非常满意,非常有信心,命运却无情地嘲弄了他.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四处奔波,结果却遭到许多出版商的拒绝,一直无法出版. 1970年,精疲力尽的约翰.肯尼迪.图尔失望至极,实在无法忍受不能出版的打击,最终饮弹自尽,结束了年仅32岁的生命. 他在临死之前留下了悲观厌世的遗言:"我不仅对自己的作品绝望了,而且对整个社会也绝望了,像我这样绝望的人,也许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尽快死去,以摆脱这绝望的厄运." 老年丧子,对任何父母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残酷的事情.约的母亲,当时已经是79岁的老人,她手捧着独生子的遗书,泪流满面,竟然昏倒在地.倒地的一瞬间,她的眼前出现了儿子费劲心力创作的那部小说,她的心里猛然获得了一种力量,她终于顽强的站立起来了. 老人忍着失去儿子的巨大悲伤,叩开了一家又一家出版商的大门,尽管老人也同儿子一样,遭到了一家又一家出版商的拒绝,但她始终坚信:儿子在写作方面是个天才,儿子的作品是伟大的.虽然儿子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告别了这个世界,但是老人丝毫没有放弃出版,<傻子的同盟>的希望. 老人坚持不懈地继续与出版商联系,用自己笨拙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试图说服出版商,她告诉那些出版商,这部作品总有一天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伟大作品.如果不能出版这部作品,那不止是她和儿子的个人损失,而是整个出版界和整个社会的重大损失.后来发生的事情,都被这位执着的母亲言中了. 在约翰.去世十周年之际,在经历了不得18家出版商的断然拒绝之后,<傻子的同盟>这部作品引起了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沃西.珀西的关注,并将其推荐给路易斯.安娜出版社. 路易斯.安娜出版社的主编亲自审阅了这部作品.他被小说独特的构思和滑稽的语言所倾倒,当即决定:以最快的速度出版该作. 1980年,<傻子的同盟>终于得以出版问世,并很快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轰动. 1981年,美国普利策艺术奖的评选委员会经过几番讨论,终于选出了最后的获奖作品.其中长篇小说,<傻子的同盟>的作者约翰.肯尼迪.图尔,成为普利策小说奖的获得者.遗憾的是,他本人已经无法亲自享受如此殊荣,甚至在临死之际连想都不敢想,自己的作品竟然能够获得大奖. 当媒体记者采访约翰89岁的老母亲的时候,她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过程使我认识到---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人生最大的资产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