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鲶鱼是最脏的鱼? 哪种鲶鱼最脏
关于鲶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的传闻是真的吗
有人说鲶鱼养殖环境非常恶劣,长在臭水沟里,吃的是腐烂的垃圾,是世界上最脏的鱼。乍一看,它周身无鳞,而且身体表面多黏液,看起来的确怪脏的,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美味摆上大众餐桌。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谭洪新教授解释,鲶鱼生存能力特别强,对浑水、肥水、脏水都能适应,但如果脏物质太多,会导致水中氨氮含量高,水环境变差,影响鲶鱼生长。
他强调,现在的鲶鱼都是人工养殖,特别是大型养殖场,通过调节水温和喂养干净的饲料来提高鲶鱼的产量。因为将鲶鱼养殖在水温适宜(20℃~25℃)且干净的水里,鲶鱼会生长得更好。
鲶鱼喜欢生长在湖泊、鱼塘的中下层,看起来好像不怎么卫生,但其耐受力很强,可以在恶劣的水体中汲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再经过消化、过滤、排泄等代谢过程,当摆上餐桌时已经“脱胎换骨”。就好比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也会施农家肥,但最终不会把这些废料留在自己身上一样。
此外,鲶鱼生长速度很快,很多人担心其在养殖过程中会使用激素催生。
谭洪新教授称,现在国家对水产饲料的监控非常严格,不可能存在激素催长的情况。再说,鲶鱼贪吃少动,长得特别快,而且因为水温高的原因,越往南方生长周期越短,有的喂养4个月就上市了,根本不需要额外使用激素催生。
什么样的鲶鱼吃起来比较放心呢?除了来源正规,还要看看鲶鱼的黏液和色泽等。国家特级中式烹调师樊荣辉介绍,鲶鱼表面的黏液有保护作用,黏液透明或半透明的比较健康,如果黏液发白,鱼肉可能有细菌滋生。还要挑选鲜活、身体完整的鱼,回家先在清水中养几天,把鱼体内可能存在的脏东西排出来。
鲶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到底能不能吃
最好不要吃来源不明的鲶鱼,尽量少吃鲶鱼。
鲶鱼,学名鲶鱼,又称作胡子鲢、粘鱼、塘虱鱼、生仔鱼。此鱼的显著特征是周身无鳞,身体表面多黏液,头扁口阔,上下颌有四根胡须。鲶鱼不仅像其他鱼一样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细嫩,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对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有较好的食疗作用。鲶鱼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虽然鲶鱼营养丰富,但是鲶鱼生性喜腥臭,大多靠生活泔水、动物杂碎和病死鸡鸭为生。
在全国其他地方,多次发现过用泔水或动物尸体、内脏喂养鲶鱼的信息。鲶鱼本身就爱吃这种腐烂变质的东西,人工养殖的鲶鱼大都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鲶鱼的生命力很顽强,在很肮脏的环境都能生存,比如城市臭水沟。有人称鲶鱼脏是因为它的内脏,既然它能在人的排泄物里生存,有的鱼农故意用人或猪的排泄物喂它们。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鲶鱼的体内容易堆积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等,无论经过怎样的高温烹饪都无法消除。
如果这些鱼存在重金属以及有害病菌超标问题,食用之后会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至于这种毒素会被人体吸收多少,需专业检测给出答案。以泔水或不明死因动物尸体作饲料不可取,鱼很容易染上疾病,市民应谨慎食用。
这种说法比较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为“垃圾鲶鱼”与“垃圾猪”有着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以腐烂变质的物品为食,都生活在常人无法想象的恶劣环境中,都因很强的适应能力而有着貌似健康的外表。但是,“垃圾猪”的危害已有定论,腐烂变质食物中的有害物质极易在猪的体内沉积,一旦被人食用会造成巨大的健康威胁,这种肉是万万不能吃的。
鲶鱼是世界上最脏的鱼吗
最好不要吃来源不明的鲶鱼
有人说鲶鱼养殖环境非常恶劣,长在臭水沟里,吃的是腐烂的垃圾,是世界上最脏的鱼。乍一看,它周身无鳞,而且身体表面多黏液,看起来的确怪脏的,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美味摆上大众餐桌。
为什么说鲶鱼不能吃了有人说出了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鲶鱼是杂食性动物,它的主要食物包括是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也吃小鱼、鼠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还会吃同类的尸体。正因为鲶鱼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在一些有鸡粪、猪粪的污水环境下,鲶鱼是可以生存的。但是在市场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人工养殖的鲶鱼,所以可以放心食用。
很多人认为鲶鱼是杂食性动物,生活能力较强,在臭水沟和粪便的污染中也能存活,所以认为其是非常脏的鱼类。其实不然,生活中所销售的鲶鱼多数都是人工养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