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料是不是养殖蝇蛆吗? 最简单的养蝇蛆方法
蝇蛆算是动物蛋白饲料么?
蝇蛆是优良的动物蛋白饲料。蝇蛆的粗蛋白含量都和鲜鱼、鱼粉及蚕蛹粉相近或略高。蝇蛆的营养成分很全面,含有动物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鱼粉,其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7倍,赖氨酸含量是鱼粉的2.6倍。
家蝇幼虫既可用为禽畜和鱼类的鲜活饵料,用于禽畜和鱼类的幼体阶段(如幼鱼、雏鸡等)及喜食活动饵料的动物(如牛蛙、观赏鸟类等),更可脱水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饲料。
蝇蛆养殖怎么养
一是做池子,大小、深浅要合适。过大,成蛆爬不出来;过深,蝇蛆实际上在料表层5厘米以内活动,造成浪费;过小或过浅,装不了多少料,影响产蛆,也容易失水。宽度,一般60~80公分,长度,一般100~120公分,深度,一般15~20公分。四壁坡度,以45度为宜,坡长25公分左右。以装下10公分厚、100公斤基料为准。原料不一样,池子大小也不一样,粪便养蛆宜小一些,废弃血肉、动物内脏宜大一些。四边上部的爬蛆槽,过宽、过深、坡墙坡度大都是不合适的。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蝇蛆爬不出来化了蛹,无论如何不能让其化为苍蝇,就要将蛹和基料一起撒给鸡采食,这是万不得及的办法。此外,如果养殖规模不大,用盘子、盆子、盒子等,盛上用AM生物菌拌好的麸子、猪粪、血肉等废弃物,早上放出去(注意:表面要保持湿度,必要时撒些水),下午收回来,几天以后也有了蛆,养几天,就可以喂鸡了。 关于池子做法问题,本人想多说几句。最近一位养蛆者发来电子信件,说他现在采取的是池角设收蛆桶的方法,可爬到桶里的数量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还在培养基里玩呢!这样的话单产上不去,浪费又很大,利用趋光性等人工又太大,成本增加,真是急死人。问有没有好办法。四个角搞收蛆桶是除我之外所有养蝇蛆者的做法。存在问题:一是蝇蛆要爬出化蛹,好不容易爬到池边,还要转圈圈,转累了,爬不动了,只能就地化蛹;二是收蛆桶只占那么一个角,而蝇蛆向外爬是没有目标的,不一定都掉进收蛆桶里。三是收蛆桶安排在池子里,池子里装基料高度受到限制。我的做法不同。根据蝇蛆善于爬坡的特性,四个边作成斜坡形,这样蝇蛆一碰到斜坡就争先恐后上爬,避免长途旅行。在斜坡上方,做爬蛆槽,蛆爬上斜坡就掉进爬蛆槽里,受到直立两壁限制,只能顺槽很自然走向四个角的收蛆桶。注意几点:(1)傍晚在四边斜坡上洒一些水,有利于蛆上爬。且记:不要把水洒到槽里,避免蛆再爬出槽子。(2)早上要在天大亮前将还在爬蛆槽里的蛆扫进收蛆桶,提走,以防雀类抢食。(3)原料不同,池子大小也不同.麸子大一些,粪便小一些。(4)如果发现蝇蛆爬不出来,可在池子里多洒一些水。水不宜太多,否则小蛆也爬了出来。 二是基料。蝇蛆培养基料大体分三类。第一类是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麦麸、米糠、酒(醋)糟、豆渣;第二类是以动物粪便如牛粪、马粪、猪粪、鸡粪及屠宰场动物肚粪等经配合沤制发醉而成的;第三类是屠宰场废弃的动物血肉。第一类主要是掌握好各组分的调配比例,一般比例为:(1)猪粪60% ,鸡粪40%;(2)鸡粪60%,猪粪40%;(3)猪粪80%,酒糟10%,玉米或麦麸10%;(4)牛粪30%,猪粪或鸡粪60%,米糠或玉米粉10%;(5)豆腐渣20% ~50% 鸡、猪粪50% ~80%;(6)鸡粪70%或猪粪70%,牛粪30%;(7)猪粪鸡粪各三分之一,牛粪三分之一。(8)羊肚粪20%,牛粪30%,猪、鸡粪50%。第二类基质则要求原料短、细、鲜。使用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质按比例混匀摊平,其PH要求在 6 . 5 ~7 .0之间,过酸可用石灰调节,过碱可用稀盐酸调节。如以鸡粪与猪粪比例为 1 : 2 的育蛆料效益较佳。一般保持料厚约 7 ~10 厘米,湿度约 70 %~80%。用猪粪发蛆要注意:新鲜猪粪湿度比较大,要适当混些湿度小些的粪,或者放料后前一两天不要加水,让水分自然蒸发;羊肚粪比较细,要加一些粗纤维或透气性好的原料,如牛粪、麸子、秸秆等等,但也不能都是营养少的粪,还要加些猪、鸡粪。第三类产蛆多,注意不要让外露的蝇卵被晒干(死)或被饥渴的苍蝇吃掉,每天特别是太阳直射时将卵翻盖到下面,或者在上面稍加盖一些动物粪或者麸子,洒点水也能缓解一下,只要过夜,蝇卵变成小蛆,就不怕了,小蛆一见热就会自动钻到下面去。 三是温度。温度直接影响家蝇的存活、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实际生产中,把蝇蛆的饲养温度控制在25~30℃比较适宜,低于22℃生长周期延长,高于40℃蝇蛆会从培养基中爬出,寻找阴凉适温处。在20~30℃的适温下寿命最长,可达50~60天。在30℃时蝇蛆最为活跃,30℃以上则静息在阴凉处;若温度超过35℃,蝇蛆骚动不安,39℃时不能产卵, 4
不用粪便怎么养蝇蛆?
1、饲养设备。小量饲养可以用缸、盆等,大规模宜用池养,用砖在地面砌成1.2米×0.8米×0.4米的池,池壁用水泥抹实,池口用木制框架蒙上细眼铜丝或筛绢作盖。
2、幼虫培养基。可用畜禽粪,也可用酒糟、糖槽、豆腐渣、屠宰场下脚料等配制。培养基含水量65%-70%,pH值保持6.5-7。每平方米养殖池倒入培养基35-40公斤,厚度4-5厘米。每平方米接种蝇卵20-25万粒,重20-25克。接种时可把蝇卵均匀撒在料面上。保持培养室黑暗,培养料温度控制在25-35℃,培养几天,培养料温度下降,体积缩小,应根据幼虫数量和生长情况补充新鲜料。
3、幼虫的分离采收。在24-30℃温度下,经4-5个昼夜,幼虫个体可达20-25毫克,幼虫趋于老熟,除留作种用的让其化蛹外,其余幼虫按下法分离采收。⑴强光照射分离。由于蛆有怕强光特性,可采用强光照射,待蛆从表面向下移动,层层剥去表面培养料,底层可获得大量蝇蛆。⑵水分离法。将蛆和剩余的培养料一齐倒入水缸中,经搅拌待蛆浮水面上,用筛捞出。⑶鸡食分离。将蛆和剩余培养料撒入鸡圈内,让鸡采食鲜蛆后,再把培养料清除干净。蝇蛆作饲料,家禽大多采用鲜蛆投喂,家畜多采用干粉,即将蛆烫死晒干磨粉加入配合饲料中投喂。
蛆虫养殖技术
蝇蛆饲养技术:
A、 家蝇的生活习性, 家蝇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80%,蛹经过五天发育,由软变硬,由米黄色、浅棕色、深棕色变黑色,最后成蝇从蛹的前端破壳而出。刚爬出的成蝇,只会爬,不会飞,一小时以后,展开翅膀开始吃食和饮水。成蝇白天活泼好动,夜间栖息不动,三天后性成熟,雌雄开始交尾产卵,1-8日龄为产卵高峰期,到25日龄基本失去产卵能力。蝇卵半天至一天孵化成蛆,蛆在猪、鸡粪中培育,一般第五天变蛹。苍蝇的一个世代,约为28天。温度及蛆饵料养分对蛆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一般室温在20-30℃范围内,温度和养料越高,蛆生长发育越快,变成的蛹也越大。
B、 种蝇的饲养、繁殖种蝇要放在蝇房饲养。种蝇房的大小,根据需要建造,也可用旧房改装,门和窗安装玻璃和纱窗,以利调温,壁上安装风扇,以调节空气。房内宜有加温设备,使冬天温度保持20-23℃,房内相对湿度保持60%-70%。通道上安装黑布帘,防止种蝇外逃。房内设饲养架,分上、中、下三层。饲养架用铁料或木料做成。每层架放置用尼龙纱网制成的蝇笼,笼长100厘米,高80厘米, 将种蝇关在笼内饲养内饲养,每笼养种蝇1.2万只,每一个笼子都加上布袖,以便加料、加水和采卵, 1.2万只成蝇每天喂奶粉20克,饲料放在有纱布垫面的料盆中,让成蝇站立在纱布吸食。饲料和水每天换一次。水盆放入纱布,产卵般内放入湿麦皮供蝇种产卵,每天在种蝇笼取卵一次,送到蛆房育蛆。种蝇产卵以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3时数量最多,取卵时间要适当。每批种蝇饲养15-20天即行淘汰,用热水或蒸汽将其杀死,烘干磨粉作畜禽饲料,然后重新换上一批。 在生产蝇蛆的同时,蝇蛆化蛹,作为新蝇种的有二种方法:一是让其自然化蛹,用水洗出蝇蛹;另一种是当蛆养到约5-6天变黄时,将蝇蛆取出放到装有干粉中,促使化蛹。
C、蝇蛆的培养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皮,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
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皮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租,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皮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5 公斤蝇蛆,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含水量60%-65%)。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具体养蛆操作方法:将产卵和麦皮料倒入盘中,加入酒槽、豆渣或麦皮等蛆料,稍拌均即可。注意,蝇卵不要露在蛆料表面,以免失水而丧失活力。蛆料的厚度以蛆料内发酵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0℃为标准,一般为5-10厘米,夏季温度偏高蛆料要适当薄些,反之冬季温度偏低蛆料可适当增厚些。如果用人畜粪便要进行杀死细菌及寄生虫后使用,其料与姐的比例,以鸡粪为例一般3.5-4公斤生产0.5公斤鲜蛆。不论用哪一种原料养蛆,蛆料的干湿度均应掌握在60%-65%为宜。
D、蝇蛆的收集利用蝇蛆怕光的特点,进行收集,用粪扒在育蛆池饮水表层,不断地扒动,蝇蛆便往里钻,把表层粪料取走,此法反复多次,最后剩下少量粪料和少量蝇蛆,分离出的蝇蛆洗涤可以直接用来饲喂畜禽,以在200-250℃条件15-20分钟,烘干加工贮存备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