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业

面对老龄化少子化 老人多年轻人少 未来可能出现无人养老 如何破解养老难题?

面对老龄化少子化 老人多年轻人少 未来可能出现无人养老 如何破解养老难题?

我对人口老龄化有几个问题。1,为什么年轻人少老年人多?2,年轻人都去哪了?3,只是上一代的人变老罢

1.计划生育导致得,2.年轻人都还在,只是没有老年人多,所以叫人口老龄化

如何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

1、用现代技术,提高青壮年的养老能力。解决老年人的生存难题。

  古代人“父母在,不远游”,赡养老年人,往往需要一家子青壮年轮流值守。因为那时人的生产力低下,劳动效率低。日常起居饮食打扫,个人卫生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时间。

  今天,4位大厨,6个打杂的服务人员,完全可以解决1000位老人的吃饭问题。当然首先要把这些老人集中起来。我觉得可以把我们镇撤掉的中学改建成大规模的社会养老机构。(当时最多能容纳2000名学生就读的寄宿制学校。)

  社会养老规模越大,人的劳动效率就越高,单位成本也就越低。而且人们有从众心理,镇上的养老院只有几十位老人,老人们交往的范围小,给人的感觉就是孤寡老人才去的地方,子女们也不放心。

  今天,4位洗衣工人,足可保证1000位老人每日换洗衣服的清洁。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统一设计生产符合老年人审美趣味的衣物。

  2、理清财务关系,解决社会养老的经费问题。

  有住房有存款的老人,都想着过世后,将财产留给儿女。但他们很多也不愿意把财产在生前就完全交给儿女,也怕老来衣食无着。

  首先,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在社会养老机构养老不要收取费用,政府按人头拨付社会养老机构资金,像搞义务教育那样搞社会义务养老。5以不发,但衣食要保证。

  儿女可以经营父母的房产以及存款(独子),议的(多子女且无法统一意见的),则由政府统一经营。子女经营父母财产的,首先缴纳20%的遗产税,然后每年需缴纳一部分资金到老年人的养老账户。

  其次,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则需动用养老账户的资金聘请服务人员以及医护工作者。

老龄化到来考虑养老要趁早 如何能老来“富”养

大多数的儿女,上大学或工作后,就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了

老龄化不可怕,只要科技发达生产力足够老年人再多年轻人再少都养的起

此假说有严重问题。生产力发展在财力、物力及人工智能替代人力方面可以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医疗等进步可以延长寿命,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但老龄化最终是一个社会议题,需要从社会文化层面进行考虑。根本问题在于生产力转化出的产品分配并不均衡,不同文化下养老需要也不同,不同社区社会承载力区别更大。

比如不同子女数量对一个家庭的老人赡养压力不同。各阶层养老期望和收入水平也有很大区别,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导致的养老水平不平衡。。。。。。这些使得老龄化问题出现后无法依靠生产力或科技进步而解决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