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树生虫用什么药治? 葡萄树生虫打什么药
小叶黄杨树生虫打什么药
最常见的是黄杨绢野螟.其次是黄杨尺蠖、黄杨斑蛾.病害主要发生在湿度大、通风条件差的绿化带,如炭疽病、白粉病等.具体防治可百度:
小黄杨生虫,用什么杀虫剂最好?
病害有以下几种:
白粉病
白粉病是由正木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感染,成为病害初次侵染的菌源。病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秋季凉爽多雨时发病较多,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病重,向阳的植株发病轻或不发病。嫩叶、新梢发病重,老叶发病轻。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2、开春初期喷洒“护树将军”+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3次。3、发病初期,可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百菌清600至8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疮痂病
病原菌(刺盘孢属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中或与病残体一起在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份遇适宜条件即传播侵染,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至2毫米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叶片和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管理,增强植株生长势,减少发病条件;2、预防期可喷洒“护树将军”+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3、病害发生期用65%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新高脂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至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至4次,防效良好。
叶斑病
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坏损尾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在病叶内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以后在整个生长季节,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多雨、潮湿、春季遭受冻害或植株过密、通风不良时发病严重,主要为害大叶黄杨的嫩叶、老叶,叶正面出现黄褐色斑,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毫米至14毫米,中央灰白色,有浅褐色同心轮纹,边缘深褐色稍隆起,病斑内密生细小黑色霉点。病斑干枯后与健部裂开,直至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1、搞好绿化地卫生,冬春季节,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2、春季喷施护树将军1000倍液或3~5Be(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源。3、发病初期喷“新高脂膜”+1:2: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2至3次效果好。
小叶黄杨常见病害及防治:黄杨尺蠖、介壳虫、叶斑病、黄杨斑蛾、白纹羽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
黄杨尺蠖
症状:幼虫群集叶片取食,将叶片吃光后啃食嫩枝皮层,导致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白天栖息枝叶隐蔽处,夜出活动、交尾、产卵,卵产于叶背,呈双行或块状排列。卵块数十至百余粒。卵孵化多在早晨5:00—8:00,群集叶背危害,咀食叶片、嫩枝皮层,老熟幼虫吐丝飘落入土化蛹。成虫飞翔力不强,具较强的趋光性。
3.防治方法: ①成虫羽化期,利用灯光诱杀。 ②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早、晚集中在寄生植物上、下部的特性,以简单器具捕杀。 ③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可杀死越冬虫蛹。 ④幼虫危害期,喷施“新高脂膜”+50%亚胺硫磷乳剂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介壳虫:
可用人工刷洗杀之,或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叶斑病:
用6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
黄杨斑蛾:
可用90%敌百虫原药1500倍液喷杀。
白纹羽病:
症状: 病根腐烂,表面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网状菌丝,病皮易剥离,病皮与木质部之间有时产生黑色球形小颗粒,为病菌的菌核。得病小叶黄杨叶片发黄,枝条枯萎,
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②发现得病小叶黄杨,扒开根部土壤,剪掉病根,在伤口处涂“护树将军”或1:1:100倍波尔多液,然后用40%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例l:80)施于根部,进行土壤消毒。
根结线虫病:
症状: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
防治方法:①用3%氯唑磷颗粒剂,或用10%克线丹颗粒剂,每亩用5~7kg,进行撒施或沟穴埋施,可防治各种线虫。②用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用3~5kg,在生长期均可进行沟施,穴施,撒施,也可把药直接溶入水中,再添加适量“新高脂膜”、尿素少量一同浇灌,其效果更佳。
炭疽病:
症状:是由真菌引起,叶片或枝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状排列、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每隔7~10天喷施1次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新高脂膜”,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续喷2~3次。
杨树上生了这种虫子,是什么虫子,用什么药
蚧壳虫
蚧壳虫,又名“介壳虫”。介壳虫是柑桔、柚子上的一类重要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
“蚧必治”750~1000倍液喷施, 药液经树体吸收后, 蚧壳虫吮吸到有毒的树体汁液中毒死亡,杀虫效果好。
请问专家:杨树树干里面有虫,该用什么药治?
用敌敌畏和泥,贴在树干上,用塑料条包缠好,过一两个月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