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前后生姜可否追加肥料及经常浇水?(生姜怎么浇水和施肥 生姜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生姜怎么浇水和施肥 生姜浇水和施肥的方法
生姜喜湿润而不耐干旱,其根系较浅而不发达,吸水能力较弱,难以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雨季来临时,姜苗亦不耐涝。因此,在栽培中必须根据生姜的需水特性合理进行排灌,才能使生姜健壮生长。
(1)发芽期水分管理
首先,播种时必须浇透底水,以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播种后,通常在出苗达70%左右时开始浇第一次水,但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及墒情灵活掌握。如为沙质土壤,保水性一般较差,遇干旱天气,土壤蒸发快,往往种姜尚未出苗土壤已十分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应酌情浇水,促进种芽出苗。浇了这次水后,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土壤表面板结而影响出苗。如为黏性土壤,保水性能较好,土壤墒情较适宜,则可待出苗70%左右再浇水。
据莱芜姜农经验,第一次水要浇得适时,不要太早或太晚。如浇得太早,土表容易板结,幼芽出土困难,易造成出苗不整齐;如浇得太晚,则姜芽受旱,芽尖容易干枯。在浇第一次水后的2~3天,紧接着浇第二次水,接着中耕保墒,可使姜苗生长壮旺。
(2)幼苗期水分管理
幼苗期植株较小,生长缓慢,需水不多,但幼苗期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北方正逢春末夏初干旱季节,此时不可缺水。在幼苗生长前期,以浇小水为宜,浇水后趁土壤见干见湿时,进行中耕浅锄,松土保墒,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幼苗生长后期,已进入夏季,天气干热,土壤蒸发量大,消耗水分多,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与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左右。夏季以早晨或傍晚浇水为好,不要在中午浇水。这样,既防土壤干旱,又可降低地温。另外,夏季暴雨之后,应以浇跑水的方式及时浇井水降温,俗称为“涝浇园”。同时,还应及时排水,以免姜田积水引起姜块腐烂。
在整个幼苗期,要注意供水均匀,不可忽干忽湿,若供水不均匀,不仅姜苗生长不良,而且常使发生的新叶扭曲不展,俗称为“绾辫子”,影响姜苗正常生长。
(3)旺盛生长时期水分管理
北方地区在立秋以后,生姜便进入旺盛生长时期,生长速度加快,地上部发生大量分枝和新叶,根茎也迅速膨大。此时由于生长量大,需水量也相应增多。为了满足该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根据天气情况,一般每隔4~6天浇1次大水,以经常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5%~80%,促进产品器官迅速形成。至收获前3~4天再浇1次水,使收获时的姜块带有潮湿泥土,以利于入窖贮藏。
南方地区,姜田水分管理与北方地区不同,在幼苗生长前期,气温较低,雨水较多,影响姜苗根系生长。为了防止姜田积水和姜苗受涝,应搞好田间清沟排水工作,做到沟沟相通,雨后可及时顺利排水,雨停水干,有利于姜苗生长。在幼苗生长后期,气温升高,在水源不足的地方,为了保持土壤湿润,减少水分蒸发,常在夏至前后结合中耕培土,用稻草、麦秆、油菜秆、油菜荚壳、蚕豆荚秆等覆盖姜行畦面,对防旱保墒有良好效果。
在生姜大量分枝时期,需水量明显增多,据廖觉民等研究,从出苗到子姜(一次姜球)生长时期,每667米2的生姜1昼夜所消耗的水分为0.5~0.8米3;在二次姜球至三次姜球生长时期,每667米2每昼夜耗水量为1~1.5米3。在快速分枝时期不可缺水,如缺水干旱,轻者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萎蔫,植株瘦弱,严重时心叶不展,多数叶片上卷甚至植株枯萎死亡。处暑以后,姜苗基本封行,若夏秋气温较高而久晴无雨时,为防姜苗受旱,有些地方采取傍晚灌水、早晨排水的方法,或于傍晚灌跑马水的方法,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浙江新丰姜区,在天气干旱时,在畦沟中保持3~6厘米的水位,维持土壤湿润,对植株生长很有利。
生姜生长后期最忌渍水,我国南方一般在9月份以后,秋雨较多,此时必须清沟沥水防渍,为根茎膨大创造适宜条件。
在水源不足的地方种植生姜,为了节约用水,可实行喷灌。山东肥城市陆房乡,喷灌面积已达266.7公顷左右,该乡实行姜田喷灌以后,除了节约用地2%、节约用水60%以外,还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他们种植的生姜比一般地面灌溉田的生姜长得高,分枝数也较多,平均单株根茎重达506克,比地面灌溉的提高12.7%。据对其营养品质的分析,维生素C、蛋白质及含糖量均高于地面灌溉姜田的根茎。由此可见,喷灌不仅有利于生姜生长、提高产量,还可使营养品质得到提高。
生姜可以直接接触肥料吗?
生姜不可以直接接触肥料,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生姜的根茎在幼苗期吸收氮、磷、钾较少,旺盛生长期对磷的吸收量缓慢增加,对氮、钾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长期的前期需钾量最多,氮肥次之;在旺盛生长期的中、后期吸氮多于钾,吸收钾多于磷。因此在生产上,根据生姜的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适时追施氮肥有助于增产。
生姜的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分有机肥、饼肥和化肥。有机肥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撒施,一般每亩施优质腐熟鸡粪5~8方,施后旋耕;饼肥、化肥集中沟施,即在播种前将粉碎的饼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种沟中,一般每亩施饼肥75~1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50公斤或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各25公斤。
除施足基肥外,一般进行三次追肥。第一次追“壮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长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生长期长,为促进幼苗生长健壮,通常在苗高30厘米左右,具有1~2个分枝时进行第一次追肥。这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可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公斤。若播期过早,苗期较长,可随浇水进行2~3次施肥,施肥数量同上。
第二次追“转折肥”:在立秋前后,此时是生姜生长的转折时期,也是吸收养分的转折期,自此以后,植株生长加快,并大量积累养分形成产品器官。因此,对肥水需求量增大,为确保生姜高产,于立秋前后结合姜田除草,进行第二次追肥。这次追肥对促进发棵和根茎膨大有着重要作用。这次追肥一般将饼肥或肥效持久的农家肥与速效化肥结合施用。每亩用粉碎的饼肥70~80公斤,腐熟的鸡粪3~4方,复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50公斤,在姜苗的一侧距植株基部15厘米处开一条施肥沟,将肥料撒入沟中、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封沟、培土,最后浇透水。
第三次追“壮姜肥”:在9月上旬,当姜苗具有6~8个分枝时,也正是根茎迅速膨大时期,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第三次追肥,称“壮姜肥”。对于长势弱或长势一般的姜田及土壤肥力低的姜田,此期可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是钾肥和氮肥,以保证根茎所需的养分。一般每亩施复合肥25~30公斤或硫酸铵、硫酸钾各2.5公斤。对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长旺盛的姜田,则应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茎叶徒长而影响养分累积。
锌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锌缺硼姜田作基肥时,一般每亩施用1~2公斤硫酸锌、硼砂0.5~1公斤,与细土或有机肥均匀混合,播种时施在播种沟内与土混匀:如作追肥和叶面喷施,可用0.05%~0.1%硼砂每亩50~70升,分别于幼苗期、发棵期,根茎膨大期喷施三次。
大姜过了处暑苗不多怎么办?改喂什么肥好?
什么叫大肥姜生姜长胖吗?大姜使什么时候使肥好?大姜第一次追肥追什么肥柳树苗适合用什么肥更多相关问题>>查看"幽默滑稽"分类更多问题回顶部↑用百度知道APP,更省60%流量登录
生姜在分枝时应追什么肥料
1、发芽期:幼苗此时期生长需求量很小,主要依靠种姜的养分生长,从土壤中吸收养分极少,因此不需要追肥。
2、两分杈时:为使幼苗健壮生长,通常在苗高25~30厘米,并具有一个或两个小分杈时,进行第一次追肥,称为“壮苗肥”,使用沃叶根乐夫5kg/亩,间隔7-10天,冲施沃叶高氮菌肥5kg/亩,间隔7-10天/次,配合叶面喷施沃叶叶面肥1200倍液稀释+沃叶钙1500倍稀释,间隔10天一次。
功能功效:使植株健壮,增强抵抗力,促进根系生长,为提高产量打下基础。
3、三股杈时:此次追肥对生姜产量形成十分重要,称为“大追肥”,是获得丰产的关键。这次追肥一般在立秋前后结合拔除姜草或拆姜棚来进行,要求肥料量大,冲施沃叶平衡粉剂大量元素肥5-10kg/亩,配合叶面喷施沃叶液肥1200倍液稀释+沃叶钙1500倍稀释+沃叶硼1500倍稀释+沃叶锌1500倍稀释,间隔10天一次。
功能功效:效果好,植株更健壮,大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块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