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最长的恐龙(脖子最长的恐龙是什么?)
脖子最长的恐龙是什么?
马门溪龙
拉丁文学名 Mamenchisaurus
体长 16-30米
体重 20-30吨
食性 植食
生存时代 晚侏罗世
分布 中国 蒙古
分类 蜥臀目 蜥脚类 蜥脚型类 原始蜥脚型类 盘足龙科
释义 马门溪龙意为在马门溪发现的恐龙。
世界上最长的恐龙是什么?脖子最长的是什么?
我来回答,梁龙是最长的龙:梁龙全长27米,是恐龙世界中的体长冠军。合川马门溪龙是颈最长的龙:合川马门溪龙的最大特点就是颈部特别长,达9米,是现生的长颈鹿的颈部长度的3倍!现生的哺乳动物,包括长颈鹿在内,都仅有7个颈椎,而马门溪龙却有19个颈椎,而与其同属蜥脚类的梁龙仅有十五个颈椎,难免会相形见绌。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人们发现的颈部最长的蜥脚类恐龙。如果它在地上行走时把脖子伸直,能轻而易举地把头伸进普通三层楼房的窗户。因此,当它用后腿站立时,可以够到高处的食物。它的颈部还特别生有肋骨,称为颈肋,也特别长,最长的可达3米,能与后面的第三个脊椎相连。这些颈肋互相连结,增强了颈部的力量,但颈部显得十分僵硬,连转动一下也很费力。 望采纳!谢谢!
脖子最长的恐龙是?
马门溪龙是地球上已知动物中脖子最长的动物。它最早的化石标本,于1957年在四川省宜宾市马门溪渡口被发现,因此而得名。2006年中国新疆发现的一具马门溪龙化石,身体总长度为35米,仅脖子就长15米。
脖子又细又长的恐龙叫什么龙?
脖子又细又长的恐龙有梁龙、蛇颈龙等。
1、梁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形态特征
梁龙是最容易确认的恐龙之一,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很多年前它都被认为是最长的恐龙。它的体型足以阻吓于同一地层发现的(有可能是同时代的)异特龙及角鼻龙等猎食动物。
梁龙比迷惑龙、腕龙要长,但是由于头尾很长,躯干很短,而且很瘦,因此体重并不重,梁龙脖子虽长,但由于颈骨数量少且韧,因此梁龙的脖子并不能像蛇颈龙一般自由弯曲。腕龙、雷龙、梁龙的鼻孔都是长在头顶上的。
梁龙全长27米。由于背部骨骼较轻,使得它的身躯瘦小,只有十几吨重,体重远不如迷惑龙和腕龙。它的牙齿只长在嘴的前部,而且很细小,这样它就只能吃些柔嫩多汁的植物了。鞭子似的长尾巴可以帮助它抵御敌害,也可以赶走所到之处的其他小动物。可以想象得出,梁龙在吃食的时候,尾巴在不断抽打的情形。
梁龙是个巨大的恐龙,它脖子长7.5米,尾巴13最长14米。尽管梁龙体型很大,梁龙的脑袋却是纤细小巧。它的鼻孔长在头顶上。嘴的前部长着扁平的牙齿,嘴的侧面和后部则没有牙齿。它的前腿比后腿短,每只脚上有五个脚趾,其中的一个脚趾长着爪子。梁龙的脑袋非常小,所以它不聪明。梁龙是草食动物。吃东西时,它不咀嚼,而是将树叶等食物直接吞下去。
一些大型食肉恐龙会捕食梁龙.如果让20位9岁左右的小朋友头脚相接的躺在地上,他们组成的长度基本上同梁龙的体长差不多。梁龙的脖子又细又长,尾巴像鞭子,四条腿像柱子一般。梁龙的后腿比前肢稍长,所以它的臀部高于前肩。从其纤细、小巧的脑袋到其巨大无比的尾巴顶稍,梁龙的身体被一串相互连接的中轴骨骼支撑着,我们称其为脊椎骨。
它的脖子是由15块脊椎骨组成,胸部和背部有10块,而细长的尾巴内竟有大约70块!尽管梁龙身体庞大,但它完全可以用脖子和尾巴的力量将自己从地面上支撑起来。梁龙能用它强有力的尾巴来鞭打敌人,迫使进攻者后退;或者用后腿站立,用尾巴支持部分体重,以便能用巨大的前肢来自卫。梁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
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有了它,梁龙在行走时就不会因为支持沉重的身体而使肌肉感到太吃力。
2、蛇颈龙
蛇颈龙是已灭绝的蛇颈龙属海生爬行类的统称,属调孔亚纲鳍龙目,是一类适应浅水环境中生活的类群,个体较大,且长颈,因以得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体型硕大无比,是海洋中的霸王,与鱼龙类一起统治着中生代的海洋。
该属动物长约4.5公尺(米),具有宽而扁的身体、较短的尾,颈部长而可弯,鼻孔远在后面,位于眼附近,腭几乎是硬的,腭生有长的尖齿。很可能通过摆动头,穿过鱼群而摄食,显然能使用其桡足,向前或向后游泳,甚至以身体为轴而侧旋。其演化历史的早期,分成两个主要类群︰上龙短颈类型,颈短、头细长;薄片龙,头较小,颈长似蛇,可以作很大弯曲。后来的演化,以体积极度增大为标志。
扩展资料:
恐龙(英文名:Dinosaur) ,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梁龙搜狗百科--恐龙搜狗百科--蛇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