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业

7月18日的月相是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还是新日?(月相的规律是 新月-峨嵋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吗?)

7月18日的月相是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还是新日?(月相的规律是 新月-峨嵋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吗?)

月相的规律是 新月-峨嵋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吗?

是的 朔看不见看不见

12pm新月难见,传统上对首见眉月的称呼日落后一小时内1pm蛾眉月.右侧的1-49%可见左侧的1-49%可见下午到黄昏之后3pm上弦月右侧的50%可见左侧的50%可见中午之后到子夜之前6pm盈凸月右侧的51-99%可见左侧的51-99%可见午后至夜晚的大部分时间9pm满月(望)可见整个月球可见整个月球日落后至日出前(整夜)12am亏凸月左侧的51-99%可见右侧的51-99%可见入夜之后到清晨3am下弦月左侧的50%可见右侧的50%可见子夜到次日中午6am残月(亏眉月)左侧的1-49%可见右侧的1-49%可见曙光前到清晨9am晦难见,传统上对最后的残月的称呼

11am

新月,峨嵋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峨嵋月的空间位置?(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月相几乎没有差别。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缺口向东。

上蛾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初七日左右,缺口向东,西天空升起。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缺口向东,西天空升起。

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缺口向东。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圆月。

残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缺口向西。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缺口向西,东天空升起。

下蛾眉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缺口向西,东天空升起。

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是四种最基本的月相。

“峨眉山月半轮秋”里的月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

李白《峨眉山月歌》誉满千秋,其解释则迄今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依据《毛诗正义》等文献,第一次提出诗中“半轮”指上弦月,上弦月是农历每月初七、八中午月出,月相呈为半圆,入夜月在中天,午夜月落,诗言“峨眉山月半轮秋”,又言“夜(后半夜)发清溪”、“思君(月)不见”,是上半夜见半圆月而后半夜不见,正是上弦月。并依据宋黄鹤《补注杜诗》等文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确定青溪驿在犍为县。全诗言舟行经平羌江到嘉州宿,已经入夜,一路上上弦月伴随人行,次日拂晓前从嘉州出发,到清溪宿,再次日拂晓前从清溪出发,出发时上弦月早已月落,虽不见月而念念不忘月。由李白此诗可见,飘逸、神韵、浪漫与写实,在诗歌中可以融为一体。

傍晚时能看见残月,蛾眉月,上弦月还是满月

展开全部

是——蛾眉月

月亮和早晨今晚是有一点关系的,当然这是和日期季节有一定的关系。

月亮从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时间平均为29.53天,也就是说,月相的更替变化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

满月过后,随着日、月位置逐渐靠近,月亮日渐“消瘦”起来。它依次经历凸月、下弦月和娥眉月几个阶段,最后,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我国习惯上把下半月的“娥眉月”称为“残月”。

新月过后,月亮渐渐移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区域,这时我们开始看到月亮被阳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弯弯的娥眉,所以这时的月相叫“娥眉月”。这种“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来,,在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下弦月:与上弦月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