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业

关于恐龙变成鸟类的相关资料? 恐龙变成鸟类的资料

关于恐龙变成鸟类的相关资料?恐龙变成鸟类的资料

有关恐龙演变成鸟的资料100字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恐龙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建了“dinosaur”这一名词。英文的dinosaur来自希腊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动物)。对于当时的欧文来说,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动物”是指大的灭绝的爬行动物(实则不是)。实际上,那个时候发现的恐龙并不多。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龙至少有650至800多个属(古生物学上的种属,不完全同于现代动物的分类方式)。 后来,中国、日本等国的学者把它译为恐龙,原因是这些国家一向有关于龙的传说,认为龙是鳞虫之长,如蛇等就素有小龙的别称。 与现今动物关系 在1862年发现的始祖鸟化石,与美颌龙化石极其相似,差别在于始祖鸟化石有明显的羽毛痕迹(美颌龙虽然也有羽毛,但它们很原始),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食肉恐龙具有原始羽毛,这显示恐龙与鸟类可能是近亲。自从1970年以来,许多研究报告指出现代鸟类极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后代。鳄鱼则是另一群恐龙的现代近亲,但两者关系较恐龙与鸟类远。恐龙、鸟类、鳄鱼都属于爬行动物的初龙类演化支,该演化支首次出现于晚二叠纪,并在中三叠纪成为优势动物群 哺乳动物起源于爬行动物,它的前身是“似哺乳类的爬行动物”,早期则是“似爬行类的哺乳动物”。 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部分 在中生代的末期灭绝了;一部分适应了变化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即现存的爬行动物(如龟鳖类、蛇类、鳄类等);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今的鸟类和哺乳类。

恐龙是怎样变成鸟类

恐龙是由假鳄类演化为恐龙中的虚骨龙类,然后再进一步演化为始祖鸟,最后演变为新鸟类。

2004年以前世人认为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鸟类,2004年时被认为是一种恐龙。从已发现的标本推断出始祖鸟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00年后中国科学家季强在1997年发现了3块化石,其中尾羽鸟化石最具说服力,在1998年开美国会议,最终以压倒性得以说鸟是由恐龙进化来的,为鸟类起源得以最终结束。

扩展资料:

始祖鸟的形态始祖鸟的大小如现代的野鸡,飞翔能力可能也只能和现代野鸡相比。脑颅膨大,口内则有槽生的牙齿;脊椎骨构造十分简单,椎体为原始的双凹型,直函荐椎的所有椎骨都能自由活动。

始祖鸟飞翔能力不强,只适于短距离的树间或树到地间飞行。始祖鸟的许多构造表明它与初龙类有亲密的关系,腰带与鸟臀类有关,而肢骨构造在许多方面却与肉食的蜥臀类相似,这些都表明始祖鸟起源于三叠纪的二脚行走的槽齿类。

关于恐龙变成鸟类的资料和图片

鸟类起源有三种假说即鳄类起源说、槽齿类爬行动物起源说、恐龙起源说。

第一假说从诞生起就一直没引起多少关注。

第二假说至今仍有一些支持者,特别是鸟类权威,如撰写《鸟类起源》巨著的丹麦海尔曼及撰写《中国古鸟类图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他们认为恐龙胸前不具有鸟类特有的义骨;另恐龙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牙齿、距骨等虽与鸟类有些相似,但不具有同源关系,因此不能用来恢复两者的系统关系。如恐龙和鸟都是3个指骨,但恐龙是由5个指骨中的第4指骨和第5指骨退化,保留1、2和3指骨而成,而鸟类是1和5指骨退化,而保留2、3和4指骨,两者明显不同。

第三种假说虽早在1870年就提出了,但遭多数人反对,认为鸟和恐龙骨骼系统相似是趋同进化的结果。一直到1970年美国学者发现美国恐爪龙和始祖鸟极其相似,恐龙起源说才起死回生,但当时反对者仍占多数。

中国的大发现为恐龙起源说提供大量依据

1996年在辽宁北票市义县四合屯发现的“中国龙鸟”震惊了世界古生物界。开始它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后才被确定为恐龙,这个发现无疑为恐龙起源说注入了一针强烈的兴奋剂。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该区后来又发现一种新的长毛恐龙——意外北票龙,而且这种龙身上的毛更接近羽毛了。不仅如此,更让世人震惊的是该区又陆续发现了长羽毛的邹氏尾羽鸟、董氏尾羽鸟和原始祖鸟,这些化石最初也被当成了鸟类,后来才发现它们身上的羽毛和鸟类的不同。它们羽枝两侧的羽毛是对称的,而鸟类羽枝两侧的羽毛是不对称的,以及其他一些特征均证明,它们是恐龙而不是鸟类。这些奇奇怪怪的化石再次使古生物学家陷入了连纲都分不清的尴尬境地,因恐龙和鸟一直被分别归入截然不同的爬行纲和鸟纲。

更令人惊奇的是该区又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小盗龙,它全长只有39厘米,比始祖鸟小多了。更奇的是其中顾氏小盗龙的后腿竟长在臀窝处,而且前、后肢均长羽毛。这种羽毛和鸟类的羽毛也相同,即羽枝两侧的羽毛是不对称的,爪子与鸟类也一样,能握着树枝。但它只能滑翔,故学者把它戏称为“长4个翅膀的恐龙”。连美国著名的古生物学者也惊叹“它实在太奇异了”。这是恐龙中最奇怪的一种(见图1)。

此外还发现另一种长羽毛的恐龙——中国猎龙,它身长不足1米,嘴里长着细齿,脑颅膨大,前肢能够像鸟翅膀一样侧向收拢和张开,后肢修长,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且其有复杂的围耳窦系统,它的后肢指骨不弯曲和反转,显然是属于地栖型,有学者认为它才是恐龙进化为鸟类的过渡类型。

值得提及的是,学者在争论恐龙进化为具有飞翔能力的鸟类时,到底是从树栖型恐龙,具滑翔能力进而进化而来,还是由地栖型恐龙在快速奔跑中,进而飞起来的。现在看来,这两者均能在中国化石中找到依据。令人瞩目的是从北票地区发现的两类长毛恐龙——中华龙鸟、北票龙和5类长羽毛的恐龙——尾羽龙、原始祖鸟、中国鸟龙、小盗龙、中国猎龙中,它们竟然分别来自完全不同的六大类恐龙,即美颌龙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疾走龙类、驰龙类和伤齿龙类;而且其中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镰刀龙类的北票龙均具有鸟类特有的胸前义骨。从而以大量不可思议和殷实的化石资料向世人展现了恐龙世界的全貌,即不仅有大量巨型恐龙存在,而且也有许许多多小型恐龙的存在,它们多披着毛和羽毛,而且很可能与鸟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特别是有大量依据表明,鸟类是在距今1.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地球开始变得干燥,以及大量火山喷发等等,导致环境恶化,迫使大型恐龙逐渐灭绝,而一些小型恐龙以飞行求生存,并逐渐进化为鸟类的全过程。

恐龙有哪些变成了鸟类?

你好:

鸟类起源有三种假说即鳄类起源说、槽齿类爬行动物起源说、恐龙起源说。

第一假说从诞生起就一直没引起多少关注。

第二假说至今仍有一些支持者,特别是鸟类权威,如撰写《鸟类起源》巨著的丹麦海尔曼及撰写《中国古鸟类图鉴》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的侯连海研究员,他们认为恐龙胸前不具有鸟类特有的义骨;另恐龙腰臀部的骨骼(解剖学上称为腰带)、牙齿、距骨等虽与鸟类有些相似,但不具有同源关系,因此不能用来恢复两者的系统关系。如恐龙和鸟都是3个指骨,但恐龙是由5个指骨中的第4指骨和第5指骨退化,保留1、2和3指骨而成,而鸟类是1和5指骨退化,而保留2、3和4指骨,两者明显不同。

第三种假说虽早在1870年就提出了,但遭多数人反对,认为鸟和恐龙骨骼系统相似是趋同进化的结果。一直到1970年美国学者发现美国恐爪龙和始祖鸟极其相似,恐龙起源说才起死回生,但当时反对者仍占多数。

中国的大发现为恐龙起源说提供大量依据

1996年在辽宁北票市义县四合屯发现的“中国龙鸟”震惊了世界古生物界。开始它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后才被确定为恐龙,这个发现无疑为恐龙起源说注入了一针强烈的兴奋剂。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该区后来又发现一种新的长毛恐龙——意外北票龙,而且这种龙身上的毛更接近羽毛了。不仅如此,更让世人震惊的是该区又陆续发现了长羽毛的邹氏尾羽鸟、董氏尾羽鸟和原始祖鸟,这些化石最初也被当成了鸟类,后来才发现它们身上的羽毛和鸟类的不同。它们羽枝两侧的羽毛是对称的,而鸟类羽枝两侧的羽毛是不对称的,以及其他一些特征均证明,它们是恐龙而不是鸟类。这些奇奇怪怪的化石再次使古生物学家陷入了连纲都分不清的尴尬境地,因恐龙和鸟一直被分别归入截然不同的爬行纲和鸟纲。

更令人惊奇的是该区又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小盗龙,它全长只有39厘米,比始祖鸟小多了。更奇的是其中顾氏小盗龙的后腿竟长在臀窝处,而且前、后肢均长羽毛。这种羽毛和鸟类的羽毛也相同,即羽枝两侧的羽毛是不对称的,爪子与鸟类也一样,能握着树枝。但它只能滑翔,故学者把它戏称为“长4个翅膀的恐龙”。连美国著名的古生物学者也惊叹“它实在太奇异了”。这是恐龙中最奇怪的一种(见图1)。

此外还发现另一种长羽毛的恐龙——中国猎龙,它身长不足1米,嘴里长着细齿,脑颅膨大,前肢能够像鸟翅膀一样侧向收拢和张开,后肢修长,具有很强的奔跑能力,且其有复杂的围耳窦系统,它的后肢指骨不弯曲和反转,显然是属于地栖型,有学者认为它才是恐龙进化为鸟类的过渡类型。

值得提及的是,学者在争论恐龙进化为具有飞翔能力的鸟类时,到底是从树栖型恐龙,具滑翔能力进而进化而来,还是由地栖型恐龙在快速奔跑中,进而飞起来的。现在看来,这两者均能在中国化石中找到依据。令人瞩目的是从北票地区发现的两类长毛恐龙——中华龙鸟、北票龙和5类长羽毛的恐龙——尾羽龙、原始祖鸟、中国鸟龙、小盗龙、中国猎龙中,它们竟然分别来自完全不同的六大类恐龙,即美颌龙类、镰刀龙类、窃蛋龙类、疾走龙类、驰龙类和伤齿龙类;而且其中驰龙类的中国鸟龙和镰刀龙类的北票龙均具有鸟类特有的胸前义骨。从而以大量不可思议和殷实的化石资料向世人展现了恐龙世界的全貌,即不仅有大量巨型恐龙存在,而且也有许许多多小型恐龙的存在,它们多披着毛和羽毛,而且很可能与鸟类一样都是温血动物;特别是有大量依据表明,鸟类是在距今1.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地球开始变得干燥,以及大量火山喷发等等,导致环境恶化,迫使大型恐龙逐渐灭绝,而一些小型恐龙以飞行求生存,并逐渐进化为鸟类的全过程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