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业

果树怎么发生黄化了?也没有病害,肥料也用了 果树黄化病用什么药治疗

果树怎么发生黄化了?也没有病害,肥料也用了果树黄化病用什么药治疗

引起果树黄化原因大全,看看你果树占了哪一条

1、根系问题引起的黄化

涝害、土壤板结、根系不舒展等都会导致根系呼吸不畅,阻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合成,严重的导致根部蜕皮、腐烂,失去再生根能力,引起柑橘黄化,这是比较常见的引起黄化的原因。

由根系引起的黄化问题,在果园中不是大面积的,而是分散的,不定区域的黄化,小树居多。果树通常局部表现为半边青绿,半边黄化。从叶片上的表现看,是由叶片开始退绿,均匀黄化,叶脉先黄,扩展到整个叶片,最终脱落。另外根结线虫的出现,形成根瘤病,也会使树势减弱,发生柑橘黄化现象。确定根系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挖开土层看根系。症状一般是主根发达,须根很少,主根开始蜕皮,衰退。根系腐烂,没有新根发出,须根部分腐烂,死亡。

2、缺素引起的黄化

柑橘种植中中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过量都会引起黄化,这类黄化有一定的规律,通过经验和对比可以发现问题。目前果农朋友都大量施用氮磷钾(含硫)复合肥,因此多数果园不会出现缺氮、磷、钾、硫四种元素的情况;主要有缺钙、镁、铁、锰、锌、硼和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而用肥量过多也会造成这样的问题,硼过量叶尖先黄化,沿叶缘及中脉间扩散,叶尖、叶缘成枯斑,落叶早,严重时全部落叶、枯枝,最后全株死亡。根据农户平时的施肥习惯,在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缺素症状,以便于识别。

(1)缺氮

新梢抽生短,枝叶稀少而纤细,叶薄而黄化,全株外观呈淡黄绿色。常发生在营养生长旺盛的夏季和果实采收后的寒冬,尤以土壤贫瘠的柑橘园更突出。

(2)缺钾

先在老叶叶尖和上部叶缘开始发黄,随着缺钾的加剧,黄化区域向叶中部扩展,严重时直达基部。柑橘缺钾症是沙质土橘园的一种常见现象。此类土和有机质少的土壤,雨水冲淋后钾元素缺失,或氨态氮过多,导致钾缺乏症。

3)缺镁

初期在叶缘两侧的中部出现不规则的黄色条斑,后扩大为条带,叶基部的绿色区呈倒“V”字形。缺镁主要发生在老叶上,晚夏和秋季果实成熟时较常见,尤其是挂果多的母枝上发病严重。

(4)缺铁

叶片失绿黄化,幼枝新叶开始发病,叶脉保持绿色而脉间组织发黄,后期黄叶上呈现明显的绿色网纹。严重者除主脉近叶柄处绿色外,其余部分退绿呈黄白色。碳酸钙或其他碳酸盐含量过高的酸性土壤,铁元素被固定,容易出现缺铁。

(5)缺锰

初期叶片中脉和侧脉附近的叶肉现黄绿色区域,严重时黄色斑不断扩大。柑橘缺锰常伴随着缺锌和缺铁两种症状发生。

(6)缺硼

新梢出现水渍状斑点,叶片变形,叶脉发黄增粗,叶片向后弯曲,叶背有黄色水渍状斑点。严重的主、侧脉木栓化破裂,叶片易脱落。

(7)缺锌

新梢上的叶片侧脉及其附近的叶肉为绿色,其余部分呈黄绿色或黄色,又称“绿肋黄化病”。严重时新叶小,前端尖,有时也出现丛生状的小叶。缺锌症应该与黄龙病区分开。

3、病虫害引起的黄化

病菌等病原体侵入柑橘树体,产生各种分泌物能堵塞柑橘输导系统,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应,叶片即出现失绿黄化。例如柑橘黄龙病,由一种生于柑橘韧皮部组织的细菌引起。其传播途径包括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柑橘整株叶片发黄,果实病变,最终死亡。

黄龙病引起的黄化:识别特征一,叶片明显硬滑;特征二,叶片的基部和边缘开始发黄;特征三,黄化株以叶脉为轴左右不太对称;特征四,红鼻子果。

虫害如螨类、介壳虫、卷叶蚜等主要危害柑橘叶片、枝梢和果实;天牛幼虫蛀食枝干、黑蚱蝉在枝梢上产卵、高温多雨条件下发生急性炭疽病等。线虫破坏根系,使根系根瘤畸形、变褐、腐烂,根系无法正常提供营养,导致叶片发黄。

(1)螨类引起的黄化:红蜘蛛吸食叶片后,叶片呈花点失绿,没有光泽,呈灰白色,引起落叶、枯枝。

(2)蚜虫引起的黄化:蚜虫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叶片后,使叶片卷曲,叶片皱缩,凹凸不平,不能正常伸展。

(3)天牛引起的黄化:根据虫便,钻蛀口等进行识别。

4、外界气候条件造成柑橘叶片黄化

(1)黏重土壤引起黄叶:在质地黏重、土壤板结的条件下,根系活力明显减弱,阻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引起叶片失绿发黄。

(2)水分失调引起黄叶:土壤过于干旱或者水分过多,如降水太多或灌溉过量,都会引起叶片黄化。

(3)冻害引起黄叶:当温度过低时,土壤养分不易活化或者释放,作物很难吸收,导致春天发芽晚、叶片黄。

(4)除草剂药害造成黄叶:不按照说明书使用,盲目用药或过量施用,引起黄化。使用喷除草剂的喷雾器喷杀菌、杀虫药剂或者喷除草剂时药液飘移,也会引起黄叶现象。

(5)另外树体密闭,不通风、施肥过多、用药不当(过量、混配不当、高温用药)、土壤过酸过碱等都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化现象。

5、环割不当

柑橘的环割是阻止光合产物向根部流动,提高枝叶中的糖分积累,从而促进柑橘的花芽分化,控梢促花,增加花量的有效措施之一。环割有利有弊,柑橘环割时间、方法、天气等不适当、不适时,会造成根系吸收营养困难,营养传送不到枝梢,容易引发黄叶或整株树体死亡的现象。环割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不宜连年使用,应根据树势的强弱适当进行。

针对以上黄化原因,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根系问题引起黄化的解决方案:

(1)土壤板结、涝害、根系不舒展时,使用青枯立克+沃丰素+地力旺灌根,促进新根萌发,释放土壤中的多种元素,起到解磷、解钾、固氮等作用,提高根系利用率,同时注意基肥施用不要离根系太近,以免伤根。发生根腐时,在上述产品中还需添加大蒜油,增强杀菌功能,加快树势的恢复。

(2)修剪叶片发黄严重的枝条,重新抽发新梢,新梢老熟后会促进根系的生长。

(3)注意水土流失,防止根系裸露,避免外界伤害。

2、缺素问题引起黄化的解决方案:

科学施肥,多施用有机肥,配合施用靓果安、沃丰素等产品。产品中含有高能量物质和中微量元素,能够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自身创造更多的营养物质,参与树体循环,起到营养复壮的效果。

3、病虫害引起黄化的解决方案:

(1)针对螨类、蚜虫、天牛等引起的黄化,建议将枯枝、病枝及时带出园区,集中处理,发现新鲜虫粪或虫害,立即使用杀虫剂防治,并于5月用涂白剂涂白根颈、根干、主枝。

(2)针对黄龙病引起的黄化,已经确定黄龙病危害的,长痛不如短痛,砍,挖,烧。并及时防治木虱,减少传染。

4、外界气候条件以及环割不当引起黄化的解决方案:

做好排水灌溉工作,防止冬季冻害,如有需要,调节土壤pH值。合理修剪,保持园区通风透光,注意农事操作的细节,处理好用肥、用药量及使用时间。适当环割,控梢促花,但是环割不当容易引发黄叶或整株树体死亡的现象。因此环割时应慎重。

总之,抓住柑橘生长的关键时期用药,能够有效预防黄化,促进树体健壮。在春季抽梢期、花前、花后、夏季抽梢期、果实生长期、秋梢期,各使用靓果安300倍喷雾一次,间隔添加沃丰素600倍进行喷雾,传导杀菌、营养复壮,利用产品的安全性高特点,提前防治黄化、溃疡病等症状;采果后使用溃腐灵、沃丰素喷枝干,能有效修复叶痕、果痕造成的伤口,促进细胞愈合,防止病菌侵染。病情严重、树势衰弱、有黄化的,在喷雾的基础上,使用青枯立克20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188153能有效缓解61503黄化现象,防治溃疡病、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

果树的黄化病怎么治和有效防治措施

果树的黄化病,主要分生理性黄化病和病理性黄化病。生理性黄化病无传染性,而病理性黄化病具有传染性。需查明果树病因,控制病虫害发生即可恢复。

果树生理性黄化病

该病病因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缺铁性黄化,多新叶发黄,严重时叶片变褐干枯。此外缺硫、缺氮以及光照过强、浇水过多、低温、干旱等也会引起叶片黄化。此类病害主要通过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等措施解决,一般不需用药。

缺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壤含盐碱多。在碱性土壤中pH过高,铁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缺铁性失绿,因而缺铁性黄化多发少在盐碱地区。   

2、土壤有机质过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铁的有效性下降,不能被果树吸收利用。   

3、土壤中磷、锰或锌含量过高  不合理施肥,尤其磷肥施用过多也容易引起缺铁。   

4、同土质及灌水有关  土壤粘重、排水不良及经常灌水的果园发病较重。干旱时由于水分蒸发,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也导致黄化病发生。

防治黄化病的方法   

1、改土施肥。在盐碱地定植的果树,每年秋天在行间(或株间)挖沟,将好土和杂草、树叶、秸秆等加上适量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后回填。经过几年的深翻改土,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还能极大地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可有效的防治黄化病的发生。   

2、测土施肥。要注意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增施有机肥、微肥。   

3、叶面喷施铁肥。叶面喷施铁肥是最常用的校正植物缺铁黄化病的高效方法,将含铁营养液喷到叶面上,可与酸性农药混合喷施。根据黄化程度,每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合理灌水。合理的进行灌溉,既要保证果树的正常水分供应,又不能使果园长时间积水,保持果园土壤的良好通透性,可有效防止黄化病的发生。   

5、果园耕翻。每年春夏对果园土壤进行耕翻,既可以提高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又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还可以改变果树根际周围的土壤养分构成,有利于防止黄化病的发生。

沙塘橘果树变黄是什么因素?(果树没有受到过污染的)

你的描述不准确,我想应该是叶子发黄!

--------------------------------------------

在果树栽培中,一般认为果树黄叶是由缺肥引起的。其中所缺肥料主要是氮肥、镁肥和铁肥。但在雨水多、果树旺长的年份,树体主枝角度不开张、枝量过大,也很容易导致枝条旺长,出现综合性营养生长过旺,致使部分果树因营养缺乏而黄化。但在不缺肥时,果树叶片有时也会发黄。此时果树出现黄叶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土壤黏重引起黄叶:浇水过量或雨水过多会引发黄叶。其原因是水多造成根系呼吸不良或受伤所致。

二、冻害引起黄叶:该现象常见于葡萄,冬季严寒未埋土防寒的葡萄常发生,导致春天发芽晚、叶子黄。

三、环剥过度引起黄叶:环剥应根据树势强弱而定。如环剥过重,树皮伤口愈合慢,导致树下部与地上部营养、水分等合成运输失调而出现叶片黄化现象。对此可用干净的塑料布包扎环剥口,并向树上叶片喷洒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四、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导致黄叶:如施用了未经发酵腐熟的鸡粪等有机肥后,鸡粪等有机肥在地下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就会发酵,放出热量,对地下毛根造成伤害,阻碍了地上部营养和水分的及时供应,造成地下部与地上部营养失调而出现黄叶。因此,在施用鸡粪、猪粪等有机肥作基肥时,一定要先经过发酵腐熟后才能施用。

五、除草剂药害造成黄叶:各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是不一样的。不按说明书盲目用药或过量施用除草剂,就会造成除草剂药害,导致黄叶。如克无踪只能对地上部绿色植物组织起到触杀和内吸杀伤作用,因而对果树地下根系造成的影响也小。而草甘磷是灭生性除草剂,它通过对地上绿色组织内吸传导作用使整株杂草包括地上绿叶与地下根系全部烂掉。它对果树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一年内多次使用草甘磷,对果树的地下根系势必造成伤害,而导致地上部营养不良,出现黄叶。因此,在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时,一定要先了解各类除草剂的除草机理,再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并喷用适宜浓度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果树生长期中叶片出现失绿发黄,严重时枯死,群众称此为“黄化病”。

这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由于叶片失绿发黄,光合作用能力大大减低,最后导致产量低、品质差,是果树生产上的一大障碍。现将果树“黄化病”发生的原因介绍如下:

一、病菌和病原体的侵入。

通过病菌、病毒和类菌质体等病原体的侵入,能使果树根部组织和叶片组织遭到破坏,如根腐病、根茎疫病等表现最为普遍和严重,由于其产生的各种分泌物能堵塞输导系统,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应,叶片即出现失绿黄化;有时病原体直接侵入叶片,破坏叶绿素,直接减低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使叶片迅速发生“黄化病”。

二、自然条件的变化。自然条件的改变,如温度、水分、空气等的变化,都能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当温度过低时,土壤养分不易活化或者释放,作物很难吸收;温度过高,叶面蒸腾和地面蒸发强度增大,引起土壤过度失水,作物得不到充足水分供应;在土壤水分过低,处于十分干旱条件下,土壤养分不能随水移动,扩散到根系表面,供作物吸收利用;水分过多,如降水太多或灌溉过量,使土壤空气显著减少,形成缺氧状况,影响根系呼吸;在质地粘重、土壤板结的条件下,通气不畅,再加上温度过高时,既能促进病菌的发展和为害,又能影响根系表面的气体交换和吸收,根系活力明显减弱。以上这些自然条件的变化,均能阻碍根系的养分、水分和气体的吸收利用,从而引起叶片失绿发黄。

三、土壤缺素。土壤缺素是引起果树“黄化”的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产生果树“黄化”的缺素种类很多,如氮、钾、镁、锰、锌、硫、硼、铁等元素缺乏时,都能使叶片产生“黄化”。只是“黄化”的程度和特征有所不同罢了。

随着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中许多缺素症,果农都能选用不同功能的专用肥进行矫治,克服了因缺素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但其中铁的缺乏,是远不能通过一般施肥可以解决的。因为铁的变性太大,难以使铁保持有效状态,所以要适时补充铁元素。

望采纳。

果树叶子发黄怎么治呀

1、缺素

缺素是很多果农首先想到的一个因素,实际种植过程中,缺素的确会导致果树失绿发黄,比如缺氮时,叶片发黄而脱落;缺镁时,叶片中间叶脉失绿变黄;缺锌时,会出现失绿并且出现斑点;缺硼时,叶片卷缩,发黄失绿,并且有黄色的斑点,除此之外,却其它元素也有可能导致失绿。

针对这种情况,可通过及时补充肥料而缓解,追肥和叶面喷施肥结合使用更好。

2、土壤问题

当土壤自身出现问题时,也会导致果树发黄失绿,比如土壤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时,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当pH值大于8.5,小于5.6时,都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造成果树的营养失调。

这种情况下,需要“修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比如施用农家肥、减少农资的用量、根据田间具体的酸碱度,施用不同的肥料等措施。

3、温度

当果树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会导致果树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根系会做无氧呼吸,导致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叶片表现为发黄失绿现象。

相反,当果树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下,也会影响果树的生长,比如早春的时候,地温上升慢,叶片部分已开始生长,但地下部分不足以保证地上部分的生长,容易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最终叶片出现发黄失绿。

4、水分

如果果园中水分过多,田间有积水,出现涝灾后,根部缺氧,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会形成有毒物质,影响正常的代谢,同时,果树体内的一些中微量元素也会流失,导致叶片发黄失绿的情况,注意果园中的排水措施,避免长时间有积水。

5、病虫害

果树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袭,也会导致叶片发黄失绿,一些病菌及病原体会侵入叶片,破坏叶绿素,另外在果树上,由病毒引起的失绿症也比较常见,而红蜘蛛、蚜虫的危害,也会引起叶片失绿发黄,注意及时喷施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