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母婴

儿童发展流程是什么?简答题 儿童发展理论名词解释

儿童发展流程是什么?简答题儿童发展理论名词解释

儿童生理发展过程都是从什么到什么,从什么到什么的,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19 世纪后半期,一般以 1882 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 3 测验法 4 间接观察法 5 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从满月到半岁的发展:1 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 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 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4 开始认生

.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1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2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5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

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因为: 1、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2、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

婴儿成长及行为发展过程是怎样

婴儿成长及行为发展过程:

第1个月,能看见影子以及轮廓,能把视线固定在某一物件上,能对声音有所反应。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

第1个月,会转向吵闹的声音,也会用不同的哭声来表示饥饿、不舒服或兴奋。可能会开始去抓东西;而且,清醒的时间较长,同时,可能开始整晚睡觉。

第3个月,能微笑和喃喃自语。比较少哭,晚上也睡得比较好。俯卧时通常能把头抬起来。

第4个月,比以前更灵活、更好玩。也许会利用喂奶的时间游戏或试做一些事。视觉更敏锐,喜欢较明亮的色彩。

第5个月,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明显地比以前活跃。由于对背部及躯干的肌肉控制的进步使平衡性更佳,能够靠着东西坐较长时间,且开始能配合眼睛与手的动作去拿东西。

第6个月,能容易地坐起来并开始做一些要爬行的动作。也许开始能将几个单音模糊地串连起来。能够匍匐式爬行,能用双手拿东西,并能将它从一只手交给另一只手。通常他已能够开始自己

第7个月,进食。这时候也可能开始长牙,下门牙之一会萌出。也可能开始讲一些简单的字,例如“妈妈”或爸爸。

第8个月能够活跃地手膝式到处爬行,所以,家长要小心不要把有危险的物品放在婴儿可以拿到的地方,以免婴儿拿到后放入嘴里。

第9个月,大部分婴儿都已经是爬行专家了。甚至能够用一只手抓着支持物自己站起来,亦能发出带有情绪的声音和开始了解简单的字与命令。

第10个月,开始学习自己站立,并扶着东西学习迈步走路。开始能将语言与姿势联系起来,并会常常重复一个单字和声音。能够从坐的姿势站起来并能向左转或向右转。能蹲下来拾东西,并且开始能控制手部动作把匙 羹送到口中。牙牙学语中已有几个字能让人听得懂。

第12个月,通常已经开始学走路。有些婴儿甚至能将走路和其他动作连在一起,例如挥手或拿东西。他也许能爬出婴儿床或婴儿围栏。

幼儿园按3一6岁发展指南制订一日流程

一、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三、《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