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评论说父母打孩子是为孩子好,既然这样还要育儿师和心理咨询家干什么?
辩论: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好还是不好?
不好。对孩的内心造成的伤害太大。首先家长打孩子是给孩子做暴力解决问题的示范作用。
特别是一些急于求成心态的性格急躁的父母,是最爱打孩子的。 很多情况下,父母打骂孩子是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抓住孩子一点过失作为借口,这种打骂是基于父母自身不理性的前提上的惩罚,没有任何教育意义。只会给孩子心灵投下阴影,栽种仇恨心理。
内向胆小的孩子常挨打骂的后果是变得没有主见,被动、唯唯诺诺,这类孩子常成为同伴群体的欺辱对象。长大后,退缩的心态和行动使他们成为边缘人物。事业成功率低,自尊心低。
外向胆大的孩子,越大越具有逆反心理。他们常表现的桀骜不驯,蔑视权威、反抗规则。还会习得性的摹仿父母的打骂行为对待别人。这类孩子过失犯罪的比例高于正常家教的同龄群体。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一般学业表现都会低于他们的能力水平。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的自尊心都会低于同龄伙伴。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一般都存在人际适应不良,普遍受到群体排斥。
经常被打骂的孩子成人后的心理疾患发病率远高于常态群体。
幼年被虐待的阴影将会伴随终身。
打骂是最坏的教育方法。
我们的社会是从一个封建专制文化传统演变过来的,“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或许会有做父母的抱怨说,有时不打就是不行,打就是有效。我不否认,打确实有效,特别是短期效果明显,孩子可能会马上改过。但
常期效果非常不好。那些认为除了打没别的好办法的父母,主要是开始就把打奉为法宝,因为打最省事。他们并没有认真钻研过除了打之外的其他办法。
据我的调查,那些成功的、发展很好的人,从小很少挨打或者没挨过打。
少教所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中国父母首先要对孩子做到的是:停止打骂。
其实惩罚孩子有很多办法。请各位家长登陆北京师范大学陈会昌老师的网站讨教方法。
对于父母打骂孩子的事,你们有什么感想?
都说独生子女被父母宠爱有余,而父母打骂孩子的行为还是很普遍的.当父母打骂孩子的时候,他们认定是孩子犯了错,而且是不可饶恕的大错,而自己是在尽"管教"孩子的职责. 如果我们从人际交往的原理检视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可以发现导致父母打骂孩子的原因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决不仅仅是因为孩子的非期望行为,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些父母文化低、素质差,缺乏耐心的教育方法,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而不是根本的原因.因为它们不能解释为什么同一个家长,面对孩子同样的过错行为,有时候给予打骂,有时候不打骂.实际上一些文化素质很高,而且理论上反对打骂孩子的家长也难免有打骂孩子的行为.
家长打孩子的好处?
为什么要打孩子呢??因为是孩子的家长吗?我认为没有好处,如果是孩子什么做错了,家长可以给讲道理,而且做错了事,孩子自己也很自责,这个时候家长再打孩子一顿,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甚至逆反心理。家长和孩子应该向朋友一样,而不是家长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要用平和包容的心来对待孩子,因为毕竟他们只是不懂事的孩子,哪个人从小不犯什么错呢??给他们讲明道理,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错的。不要轻易打孩子,可能你偶尔的一次情绪失控,会给孩子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
父母打孩子是家庭暴力吗?经常打孩子会对孩子以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我也是个围棋老师。
这样的家长很多,程度不同而已。而且越是老师好象发生的越多。我跟家长们讨论过,他们其实都知道,只不过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就开始迷糊。
孩子学习,成长都会犯错误,在一次次的错误中学习、成长。
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999次,但最后一次成功了。但如果没有前面的失败,也不会有后面的成功。如果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那就是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在西方国家,用打骂来教育孩子就是家庭暴力。但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比如打老婆,在中国是家事,旁人最多说说闲话。在西方国家,打老婆就不是这样。邻居们会认为不是家事,而是侵犯妇女权益,是关系到所有女性权益的大事。
这样教育大的孩子,心理上肯定会产生问题。他们不会再去与家长沟通,甚至于对家长抗拒抵触。孩子小时候会心理上抵触,随着年龄增长,会慢慢表面化,演变成行为上的抗拒。而且因为童年时的心理成长不健康,变成什么样都有可能,真的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这点,我想家长也不愿意看到。
其实家长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从内心尊重孩子。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让他们自由的去做,自由的去发展。同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注意孩子的情绪,与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做朋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家长们起到的作用就是借这些问题来培养孩子的性格。让他们学会面对这些问题。打骂只会拉开心与心的距离,鼓励才是让孩子自己去改变的最好办法。
我觉得作为这个孩子的妈妈可能自己心态上有点问题。单纯的劝阻开导,没有太大的作用。作为家人,可以适时的保持沟通,让她的心态缓和下来。同时要提醒她继续这样下去的后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我们作家长工作时,从来不用正面的反对。而是找对时机,从侧面来说明事情。如果直接说明,那就走到了家长的对立面,家长也会抵触,不会起到作用。
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