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母婴

像不像爱学习的孩子?

像不像爱学习的孩子?

爱学习是天生的吗?同样年龄,有的人就自觉学习,有的就像在应付

并不是哦,有些人心智成熟得比较早,清楚自己将来要的是什么,一般会自觉的学习,相反成熟比较晚的,就是各种玩乐。所以经常会有身边朋友,突然爱学习起来了,不像以前那样贪玩,就是俗话说的这个孩子懂事了。

为什么,有一些孩子, 就是不爱学习 ?

现在,有不少孩子厌学,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甚至优等生也不例外。求知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暗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为求知而被剥夺了快乐,在苦学的状态下学习,缺乏认知的需要,那么,他们便会产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怎样对待不爱学习的孩子

《教育漫话》读后感

从教多年,总感觉在小学阶段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的根本因素就是孩子的学习态度,对学习、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做作业是都是轻松、有效的,同样他花在游戏的上的时间也会多一些。反之,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做事总比别人慢半拍,回家完成作业磨磨蹭蹭,不管家长有多着急严格管制,老师怎样为他查漏补缺,收效甚微,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善,越学越累。孩子到底爱不爱学习很长的时间私下里我都认为这是天性使然,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成长的道路,作为老师和父母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至于结果也就只能顺其自然了。

读到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的闲荡这一节使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它让我们正确区分闲荡的气性和孩子气。

儿童有时显现一种与好问的性情相反的气质,就是对于任何事情都忽视,都不关心,在他们正当的工作上也是一味的闲混。这种闲荡的性情,我认为是儿童身上最坏的一种品质,如果他是出于自然的,他有是最难医治的一种品质。不过,事情有时候容易弄错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埋怨在读书和工作时闲混的时候,我们应该小心地加以判断。应仔细地观察他,看他是不是在一切行动上都显得不经心,不在意,还是只是在某些事情上面显得迟缓与懒惰,在别的事情上有显得活泼努力了。因为我们虽然发现了他读书不用心,把在房间或读书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掉了,还是不能立即就下结论,说是一种闲荡的气性的缘故。那也许是一种孩子气,觉得别的事情比读书更有趣,去想那些事情去了。如果他的懒惰只限于读书的时候,我觉得那也许是容易医治的。如果根源是在气质方面的,那就须多花一点气力和注意才能制好。

在我的观察中学习感到很吃力的孩子,他们大多数在游戏的时候读是非常卖力的,有些甚至还是娃娃头。可以确定他们并不是天生就具有闲荡的气性,只是孩子气贪玩,因为书籍没有趣味,方才不去注意,不肯用功。。至于天生就具有闲荡的气性的学生肯定是有的,但我想一定是非常少的。

孩子不爱学习的根源找到了,怎样改变这种现状约翰•洛克教了几招:第一步:就是设法把偷懒的蠢处和不好和善地告诉他,说他这样一来就耽误了好些用来做娱乐的时间。说得态度要和善,说得不可太多。这一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了一部分,也就是讲道理,但学生多半不能听进去,所以收效甚微。第二步:如果温和的办法不凑效,就用假装无意中取笑他做事的效率低下的办法让他感到害羞而改过,不过不能掺加斥责,只能给一些冷淡的颜色。如果前两种方法都不能凑效,就只能告诉他,他既然不爱读书而爱游戏,他从此以后便只能专心做那种游戏。然后极力催促他去做他所爱好的游戏,要他专心地去做那种游戏,一直到他做够了。做到宁愿换换口味,再去读几小时的书为止。但在做这种游戏时一定要让他不断地做,不准他在那里偷懒。想想这种方法我们也曾经试但是我们经常知识为了吓唬学生并不是真心实意让他们去玩,学生也不敢真的跑出去玩。《教育漫话》主要是针对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要实施这一部要求家长的严密配合才行。与其让学生长期闲荡式的学习不如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厌了再来主动地学习。

这个世界是不是不爱学习的孩子就是没有出路

其实不爱学习只是没有高考的出路,别的路还很多。只要孩子别太傻,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