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心思就过于敏感怎么办?指引人生教育怎么样?(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需要怎样引导)
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需要怎样引导
最好的办法,要好好观察他的内心,应该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细心慢慢的教育他就可以的,希望采纳
对心灵敏感的孩子该怎样教育他呢?
孩子的心理较为敏感性格也较为胆怯,并且,如果父母对他微笑他都会认为是在嘲笑他,说明孩子不够自我接纳,这样的孩子通常总是很自责,但如果接受外面的责备他又很难以接受;再有,孩子对是否完成事情很在意,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及事情难度的判断都存在过度的焦虑,这样长期下来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较为不利。你也担心奶奶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可能会对孩子有不良影响,这是一方面,但更主导的原因应该还是孩子天生气质胆怯敏感所致。 对此,父母在总体上要和孩子多交流,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给予他充满爱心的照顾这是最根本的帮助孩子的方法。
具体来讲,父母要尽可能地多和孩子呆在一起多和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如紧紧搂抱孩子,通过身体表示对他的爱,持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活动,做他的同伴才能更深入地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往往会起到比做家长的角色更积极的影响。
再有,应该尽量发现其长处,予以肯定,增强兴趣及自信心。很多这样的孩子都有极强的长处所在,但请注意,往往敏感的孩子对于夸奖也很排斥,他们更喜欢恬淡的肯定与鼓励。对其缺点,千万不要过多地指责,更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较,因为这样会使孩子自卑自弃,不求上进,敏感的孩子反思与自责的习惯都很强,父母对其不足只要点到为止足以。
另外,不能让孩子把自己关在屋里,在家里和父母的交流非常融洽后,试着让孩子从接触老师和周围成年人开始,培养孩子接触外界的习惯,然后有意识地创造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机会。开始时,可找两三个性情相投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并把可以集体玩耍的玩具,如球、绳、积木等交给他们。等孩子习惯于这种环境后,再送到小集体里去,习惯一段时间以后,就可以送到大集体里去。他会在交友中体验到友谊和愉快,从而有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
家长个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父母的情绪状态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大环境,父母要注意自己是不是自尊心过强而心理素质较脆弱?遇到问题容易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对孩子总是很不放心,甚至比孩子还要焦虑?父母这样的个性使整个家庭充满了焦虑的气息,父母就这样把自己的焦虑情绪直接“传染”给了孩子。
对于敏感胆怯易自责的孩子,父母家长要做好水滴石穿的长期准备,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更乐观坚强。
敏感型孩子如何教育
敏感型宝宝的正确教养方式 很早以前我就发现,桐这孩子心思细腻,会察言观色,有时我们还没有说话,只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明白你要干什么。这样的孩子,往往自尊心特强,如果对他打骂,可能会让他严重受挫,进而引起不良的心理反应。 上周日带桐上音乐课,原本好好的,他突然哭了,抱出来哄一会儿再带他进去,又好了。当时我非常生气,心想这孩子咋这样啊,别人都在好好上课,他为什么莫名地哭,搞得我这么难堪。 回家,过了一段时间,看他玩得比较高兴的时候,我问他,上音乐课时为什么哭啊,桐说:“宝宝睡觉了,我不想睡觉,一下就哭了。”明白了,原来是那天中午为了让他睡觉,外婆态度凶了一点,上课时,老师恰好又做了一段哄宝宝睡觉的手势,这孩子一下想到自己,难过了。 我慢慢给他解释,卸掉他心里的包袱,他也逐渐理解了那只是游戏。然后我又告诉他:“宝贝,上课的时候,我们哭好像有点打扰别人。就像你在讲话时,妈妈都一直在听,没有打扰你,不然你会不高兴的,对吧。”桐点头应允,答应我以后上课遇到问题,会先问问我,不再哭了。 非常感谢我大度的儿子,没有怨恨妈妈在金宝贝里不好的态度,愿意让妈妈分享他的不安。虽然他说以后上课不哭,但真的会不会哭,我不确定,毕竟他是孩子,不可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我呢,必须做到,下次他再哭,不可盲目训他。 了解儿子的性格特点后,我特意买了一些儿童情感教育绘本给他,通过书中的故事告诉他如何处理情绪,在平时与他的交谈中,我也会给他强化一个观点,高兴、不高兴或者害怕,都可以告诉妈妈,妈妈是他的好朋友,会帮他的。 目前看来,这种方法是有效的,桐正从一味地哭,转变为正确表述自己的情绪,有人分享,心里没有包袱了,他就快乐起来了。
孩子过于敏感和脆弱怎么办?
三、引导孩子多进行运动。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有助于消除压力;体育锻炼也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四、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场合,鼓励孩子与他人沟通。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