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母婴

幼儿饮食要遵循1少2定3多4要原则?(幼儿的膳食应遵循哪些原则)

幼儿饮食要遵循1少2定3多4要原则?(幼儿的膳食应遵循哪些原则)

幼儿的膳食应遵循哪些原则

孩子膳食中的几个关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膳食建议是这样的:幼儿与学龄前儿童要每日饮奶,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幼儿每日饮奶或相应的奶制品不少于350毫升,还要注意吃蛋和蛋制品、半肥瘦的禽畜肉、肝类、加工好的豆类以及切细的蔬菜类,每周可吃一些动物和海产品类食物;学龄前儿童食物的分量要增加,并且逐步进食一些粗粮类食物.所以,做好幼儿膳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妥善地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价与值.价格高的食物不一定营养价值就高,不一定对孩子身体的发展特别有好处.在安排、制作孩子膳食时,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只选对的,少选贵的,花较少的钱办科学合理的膳食. 质与量.膳食的质与量,仅以食品的精细度来决定是片面的.以每个孩子每天营养需要为10计,早、中、晚餐之比以3∶4∶3为宜.食物的选择,坚持酸性与碱性、动物与植物、荤食与素食进行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尖与鲜.新鲜是对所有食物的要求,所买食物必须新鲜;尖指刚上市的少量食品.选购食物应求鲜避尖.一些新上市的食物要少买,这是因为新上市的食物,营养价值并不很高,价格却比旺市时高出几倍. 粗与精.食物选择,既不能全精,也不能全粗.过于精细的食品,其营养素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较大损失和破坏;而粗食物,外形或色泽可能不受孩子欢迎.我们可以采用精加工的办法,变粗为精,在烹饪中尽量保护食物中的营养成份. 卫与味.食物要卫生,也要味道好.味好,孩子就欢迎,质量再好,味道不适当,孩子就不一定爱吃,就难达到营养成份的要求.卫与味两者必须兼顾,关键是适度. 单与混.在安排食谱时,要从不同角度,尽可能多选取食物,做到品种多、营养素来源广,切忌食物品种单一.要充分利用蛋白互补的原理,合理加工,提高营养量.还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多种食物中获取营养. 亲与疏.有亲有疏反映在饮食中就是偏食.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克服偏食,是幼儿健康教育中的一项新任务.除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外,还要做到合理制订食谱,科学配制膳食,创造良好饮食条件. 处理好这些问题,孩子就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合理,吃得有营养,从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幼儿膳食的配制要坚持哪些原则?

1、符合幼儿营养的需要 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供应量适宜,可满足迅速生长发育时期-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适合幼儿消化能力 食物的品种、数量和烹调方法,应适合幼儿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3、食物能促进食欲 尽量使食物的外形美,色诱人,味可口,香气浓,花样多,以促进幼儿食欲。 4、讲究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严防食物中毒。

幼儿三餐之间的搭配应遵循什么原则

幼儿正处于身体和大脑的发育期,丰富的营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要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就必须注意膳食营养。营养来源于食物,合理安排好幼儿的每日饮食,确保幼儿身体健康成长,所以幼儿膳食营养的搭配对于身体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理论,食物中的营养素有七大类: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和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能满足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从事劳动所需要的热量及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各种器官营养成分。

一、营养素搭配科学、均衡,品种多样化。

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一种天然食品,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比如说鸡蛋的营养价值高,是指它所含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高;母乳是婴儿理想的食品,但母乳含铁极少;精面粉细腻好吃但缺少维生素B⋯⋯由此看出,只有合理地搭配食物,才能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

因此,在安排幼儿营养膳食时,应遵循种类全面、品种丰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搭配各种食物。如谷类、肉类、蛋类、蔬菜类、豆制品等,不仅每天都应食用到,而且各种食物的数量在膳食中也要有一定的比重才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营养。如:根据《幼儿园3~6岁儿童一日膳食计划要求》,在制订幼儿食谱时,必须保证幼儿每日的谷类食物100克~125克,肉类60克~70克,蛋类30克~60克,蔬菜100~125克,水果每天1次,牛奶每天一次每125ml,豆制品每周2~3次,每次20克~30克,为使营养搭配均衡,每周还可为幼儿安排一些粗粮制品,如:芝麻、玉米、燕麦、小米、紫薯、芋头等等。幼儿园必须按量配餐,按量制作,幼儿按量进餐,但要把握“适度”原则, 使“量”能满足幼儿各种营养素的要求,能吃饱,不浪费,从而保证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起到平衡营养的作用。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搭配膳食。

3~6岁幼儿正处在身体生长、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与生活活动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增多。很多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多吃鱼、肉、虾、菜等,可是往往忽略了含有丰富营养的谷类食物。幼儿谷物摄取量不足,同样会使营养失衡。因为:1.谷类能提供人体所需的70%以上的热量和50%的蛋白质。2.谷类中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维生素B2可预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3.谷类还能提供一定的植物性蛋白质,这些营养对幼儿生长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谷类中还有含量丰富的矿物质, 主要包括钙、磷、钾、铁、铜、锰、锌等。5.谷类中脂肪含量少,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容易吸收和摄取。6.谷类还含有少量的卵磷脂,这是人类大脑必需的营养成分,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因此,在安排幼儿膳食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三餐,注意各种营养素的搭配,一定要做到粗细粮搭配,荤素菜搭配,甜咸搭配,干稀搭配,两点一餐主副食花样不重复。作为专业厨师,在安排食谱时,力求做到精心设计,合理搭配,主副食并重。早点,根据幼儿上午学习比较多一些,活动量相对大,消耗体能多的特点,主要安排一些热量高,蛋白质多的食品。每天早点有牛奶加饼干或其他谷类食物,使营养素互补,有利于幼儿对营养素的吸收,早点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5%以上。午餐以营养丰富, 吃饱、吃好为原则。中午孩子胃口大开,一般食欲较好,加之下午还要活动,安排幼儿午餐食谱时数量要足,质量要高。在午餐配备时注意除了有一定的谷类食物外,两菜一汤(一荤一素),主副食并重,根据季节安排一些新鲜蔬菜、谷类和动物性食物,午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40%左右。在制定午点时, 主要安排水果和谷类食物,每周安排1~2次稀点心。以起到营养素互补,促进消化的作用,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10%。为使幼儿肌体能充分吸收营养,还必须在制作上下功夫,遵循“精加工、细制作,粗细搭配,符合本地饮食习惯”的原则,厨师要按照食谱精心制作成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食物(如番茄酱、玉米、胡萝卜、香肠、高粱面、黑芝麻、红枣、黑米等),这样做不但吸引幼儿的兴趣, 还增加了他们的食欲,提高了食物的摄入量, 从而满足了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三、认真实施营养膳食制度,确保幼儿正常生长发育。

执行合理的进餐时间和次数,是保证幼儿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幼儿进餐提倡定时、定点、定量。

定时就是吃饭有一定的时间,两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间隔过长会使胃肠完全排空,造成严重饥饿而消耗组织中的营养素,间隔过短,幼儿胃肠中的食物还未消化吸收,根本无食欲。所以两餐之间间隔时间长短,应取决于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一般混合性食物在胃中停留3~4小时左右, 故两餐间隔以3~4小时为宜。

定点就是幼儿吃饭时要有一定的地点和固定位置。如有的幼儿从小吃饭就没有定点,边吃边玩,甚至要成人喂根本无规律,这样就很难形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幼儿也缺少良好的食欲感,既影响幼儿对营养素的摄入,对幼儿的发育也极为不利。定量是要根据制定的膳食计划、规定的进食量去实施。因此在制定一周带量食谱时,要按照幼儿每日食谱的定量和市场、季节所供给的情况,以及上周营养分析的结论和菜肴烹饪情况,仔细分析,及时调整幼儿下周食谱,使幼儿的营养更加合理完善。

简述幼儿膳食的配置原则.

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和配置原则学前儿童的膳食特点和配置原则一、学前儿童膳食的特点.1岁以上的小儿,奶类已不是主要食物,但仍然是重要的食物,每日最好有牛乳(或羊乳)500~600l,条件较差时可选用豆奶粉或豆浆,以防蛋白质供应不足。2.食物形式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食物种类越来越多,烂饭、瓜、菜均能食用。特别是3岁以后,除了含脂肪、糖过多的食物,以及辣椒、酒、浓茶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外,一般食物均可食用,只是在食物烹调时,注意尽量细、软些。3.逐步适应一日三餐外加1~2次点心的膳食安排。4.3岁以下小儿不宜食用颗粒状的食物,如花生、梅子、枣子等,其他像果冻等食品也不宜食用,否则容易造成气管堵塞或引发气管炎。5.一些学前儿童有挑食或偏食的倾向,***应积极创设愉快的进餐气氛,经常改变烹调方法,增强儿童的食欲,切不可强迫儿童进食,否则易引起儿童的逆反心理,严重时可形成神经性厌食。二、学前儿童膳食的配制原则.膳食平衡,比例适宜。必须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种营养素,保证能量需求,满足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理需要。1~6岁儿童每日能量的供给量分别为1100cal、1200cal、1350cal、1450cal、1600cal、1700cal。1~6岁儿童每日蛋白质供给量应分别为35g、40g、45g、50g、55g、55g,其中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应占总蛋白量的1/2以上。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产热能分别占总热能的8%~15%、25%~30%和50%~60%。2食物的配制应符合学前儿童的消化功能。食物的配制应以小儿的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为依据,对于3岁以下尤其是进入托儿所的小儿来说,混合在一起的饭菜食用较为方便。油炸食物儿童不宜多吃。3食物的品种应丰富多样。食物品种单一、缺少变化,只能降低学前儿童的食欲,应在保证各种营养素供应的前提下,变化食物的品种。4.注意烹调方法,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食物的色、香、味、外形、温度等刺激能够引起机体的兴奋,有利于学前儿童增强食欲,促进机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