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母婴

大儿小儿是一代人吗?(童谣的分类)

大儿小儿是一代人吗?(童谣的分类)

童谣的分类

1、按照国家划分:有中国童谣和外国童谣。

2、按照年代划分:传统童谣和新童谣。传统的童谣是靠口头传诵。新童谣是新文化运动称之为“童谣”。

3、按照地域划分:有方言童谣和普通话童谣。

4、按照童谣的艺术形式划分:我国童谣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润色加工,已经形成了十几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连锁调、拗口令、颠倒歌、字头歌和谜语歌。

(1)、摇篮曲

摇篮曲也称摇篮歌、催眠曲,属“母歌”。这是一种主要由母亲或其他亲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用于催眠、教话、认物的简短童谣。

(2)、游戏歌

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游戏歌是儿童游戏时伴随着一定的游戏动作而吟唱的童谣。

(3)、数数歌

数数歌是以适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形象描写来巧妙地训练儿童数数能力的童谣。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了一定的思想教育的内容。数数歌的特点是:变数字为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4)、问答歌

问答歌,指采取一问一答或连问连答的形式来叙述事物、反映生活的童谣。问答歌的特点就在问答。问答歌能启迪儿童的心智,唤起儿童对各种事物的注意,帮助儿童认识理解周围的世界。

(5)、连锁调

连锁调,即连珠体童谣。它以“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全歌,即将前句的结尾词语作为后句的开头,或前后句随韵粘合,逐句相连。连锁调的特点是“随韵接合,易唱易记”。连锁调对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十分有益。

(6)、拗口令

拗口令,也称绕口令或急口令。它是把一些发音容易混淆的字联缀成有一定意义的童谣,是专门用来训练儿童发音的。拗口令绕弯、咬嘴,又要求读得快,重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训练。

(7)、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或倒唱歌,指故意把事物的本来面目颠倒过来叙述,使其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童谣。它的特点是:正话反说,内容机智,联想丰富。

(8)、字头歌

字头歌是指每句尾字几乎完全相同,多以“子”、“头”、“儿”作为每句结尾的童谣形式。字头歌以其独特的句尾区别于其他类型童谣,受到儿童的欢迎。

(9)、谜语歌

谜语歌采用寓意的手法,抓住谜底与谜面间的某种联系,以歌谣形式叙说现象或事物的特征。

谜语歌是一种有文学趣味的、有益的智力游戏,它可以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同时,歌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有趣的描述,又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谜语歌还可以促进儿童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能力的发展,促进儿童记忆、想象、联想能力的提高。

扩展资料

童谣特点:

1、童谣的内容取材贴近生活和自然、内容浅显、思想单纯。

童谣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童谣,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童谣的内容往往十分显浅,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洁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童谣《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童谣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童谣的内容想象丰富,富有情趣;整首篇幅简短,结构划一。

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童谣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常见童谣,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所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简短、单纯,易诵易记。

3、童谣语言活泼,富于音韵,琅琅上口。

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幼儿好动,又处于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阶段,富有音乐感、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童谣语言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因此,无论是传统童谣还是创作童谣,也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童谣,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易唱、语言活泼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童谣

何时再得压岁钱阅读短文答案

压岁钱什么时候能得?压岁钱的意义是什么:

我自己现在也是成年人,我也要给我兄弟姐妹孩子压岁钱,而我自己没结婚,甚至将来也不会有孩子。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来谈一谈对于压岁钱的看法。

我是只出不进的代表。压岁钱做为民俗没有问题,问题是一直在上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过了实际意义,而是变成了一种人情压力。

如果家里兄弟姊妹之中有比较有钱的,这个人就应该多给。给少了是你小气。

而没钱的呢,也给,虽然不多,但是不能少于一般平均水准,就像吃喜酒送红包那样……到了这种程度还仅仅用『民智未开,大部分父母没有对孩子的独立人格给予尊重,其二法律不健全,更别提法律意识不够强』来谈论压岁钱,不仅是幼稚简直是荒诞。

再说我们上一代人,正好都是光荣母亲那代人的遗留,哪边都是7、8个兄弟姐妹。

他们每个再生个一两个的,按照这种给法,谁给的起?就往小了说,每年过年,我父母要准备14个小孩的红包,4个老人的大红包。那时候小平同志刚刚画了一个圈,我妈工资才刚从几百升到几千,那还是因为通货膨胀。

什么是Y世代?什么又是Z世代?

Y世代,是美国的一个世代名称,在Y世代的范围中,有时有几个同义字也描述这个时期的世代特色。

Y世代这个名词被公认为美国人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世代,在这个世代诞生成长,进入青年期后,2000年就过了。同时另一个广义的Y世代,则包括了目前在25岁到5岁的美国青年、青少年、孩童。也就是西方世界通称的青少年族群。

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在1990年代中叶至2010年前出生的人。他们又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短讯、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

扩展资料

美国的其他世代:

“X一代”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一代人,2009年的年龄在30岁出头至44岁之间。这代人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衰退中长大,又经历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就在他们成家立业之际,又要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

“X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在就业市场“腹背受敌”,优势全无。家庭压力、升迁无望、遭人忽视等等,在美国,步入中年的“X一代”前有“婴儿潮”挡道,后有“Y一代”强势冲击,“X一代”在生活和工作中被夹在中间,处境尴尬,不少“X一代”因此满腹牢骚,焦躁不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z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Y世代

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鼓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什么意思?

我对这句话的真实性表示了百分百的怀疑!

这句话,就是说,聪明的父母生的孩子不一定聪明!愚笨呆傻的父母生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愚笨呆傻!

凡事都有例外!

(题外话:我一直觉的,这是舜在抢班夺权的时候,想方设法污蔑丹朱,挑拔离间父子关系,让他失去和自己争夺帝位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