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一产如何纠正耕地差异?
如何将基本农田改成一般耕地
哈哈,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基本农田,是国家保障耕地的最低线,必须严格保护,根据土地管理法,如果要变更基本农田用途,必须经国务院批准.
怎样的土地能变成耕地?耕地是怎么样的?古代耕地增加了国土就会增加吗?.
首先,纠正一下,耕地和国土不是一个概念,国土包括平原,森林,盆地,领海,沼泽,草原,山脉等一系列地理综合,耕地指可用于种植谷物的土地,国土不变,耕地视环境可大可小,国土扩张,耕地视环境可大可小;举例:国土10,不可种植地为5,既剩余耕地为5;国土10,开荒2,不可`种植3,既耕地为7,国土不变
耕地、非耕地该如何区分?
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耕地、新开垦耕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木的土地,已肯滩地和海涂以及耕地中的沟、渠、路、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从法律角度对耕地也作了规范,即耕地是指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占用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亦视为耕地.按照上述规定,占用前三年内未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就可以不视为耕地.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判定该地块由耕地变更为非耕地,还应当参考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该耕地的农业税是否核销;二是属于基本农田或者专业菜田的,是否从批准的面积中取消;三是是否在年度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中完成了地类变更.
五地一产指什么?
“五地一产”-----农村集体非承包耕地、林地、四荒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
什么是耕地?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五不准"是指哪五不准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基本农田五不准是指:1、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农田林网;2、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3、不准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4、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5、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但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除外.
五地一产具体指什么?
五地是指新型工业重地、品牌农业基地、休闲旅游胜地、文化产业高地、安居乐业福地.一产是指第一产业,是指各类职业农民和各类水生、土生等农业原始产品,如粮农、菜农、棉农、猪农、豆农、渔民、牧民、瓜农、茶农,以利用生物的自然生长和自我繁殖的特性,人为控制其生长和繁殖过程,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一类行业.
谈谈你对如何保护耕地的看法五十字左右
耕地形势非常严峻,必须引起高度注意第一,耕地作为整个土地之中优秀的地类,在发展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什么是基本农田,如何划定划基本农田保护区 ?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的2113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一、 经国务.
怎样保护耕地和减少耕地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是政策方面,政府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其次是农民自身提高维权意识,自觉保护耕地 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大型建设项目的征地
怎样恢复农业弃耕地,并举例说明
数不胜数,强制农民低价把粮食卖给国家,这一过程中,至今仍无土地所有权取消农业户口后土地归谁不变化 .这是中国农民的“贡献”.然而“贡献”带来的却不是优待. 1953年至1985年期间、争口粮.从1949年到2003年.据农业学者袁瑞珍统计,国家搞了统购统销,取消非农业户口不要放弃土地、争工分.正是这种“剪刀差”.为了发展工业,高价卖给农民工业产品:知青与农民争土地,农民交了近4000亿元的农业税,农民向国家贡献的财富大约在7000亿到8000亿元;从1962年至今.低价收农民粮食.凡此种种,这就形成了“剪刀差”,农民私有土地被收归集体所有,而是歧视;1968年开始1980年结束的上山下乡运动,让农村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