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学校刚回来。校服成这样了,是不是被人欺凌了? 校外欺凌算不算校园欺凌
孩子受到校园欺凌,家长怎么办
如何发现孩子收到了欺凌
1.身体的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各种伤痕,夏天经常穿着长袖衣服,就很可能受到了伤害。
2.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
食欲下降、注意力恍惚、睡眠质量变差、学习成绩波动、做恶梦,如厕习惯改变(厕所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因此很多孩子避免在学校上厕所)等。
3.不爱上学或要求转学
由于体验到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受到欺凌的孩子会变得恐惧和厌恶学校,突然不爱上学。
4.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突然变得沉默,不和外界交流,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出现如尿床、依恋父母等退行行为。
一旦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上行为,他/她很有可能在校园内受到欺凌,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为家长提供了建议:
如果孩子已经卷入欺凌事件中,家长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将伤害降到最低。比如及时制止视频、影像材料进一步流出和传播,将发生冲突的学生暂时分开隔离,防止进一步的冲突和欺凌发生。除了及时进行身体方面的治疗,更要重视心理和情感急救,不能急于改变或回避孩子表现出的恐惧、焦虑、紧张等感受,要耐心倾听和接受孩子遭遇创伤后的这些反应,然后再跟孩子一起面对善后事宜。
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帮助受欺凌的孩子疏导情绪,教会孩子正确应对,孩子就可能从受欺凌者迅速变为欺凌者。而对欺凌别人的孩子,家长如果只是直接的批评指责,孩子会觉得家长根本不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下次还会出现欺凌别人的情况。
卷入欺凌事件的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遭到破坏,被欺凌者有时需要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需要家长更多的安慰和陪伴。家长要接纳孩子可能还会出现的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焦虑,认可“这种感觉的确很不好”。必要时家长要请假在家和孩子一起做些感兴趣的事,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对他人和学校的信心
如果欺凌事件特别严重,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的干预和帮助指导。不仅受欺凌者需要专业干预和辅导,欺凌者如果手段特别具有伤害性和侮辱性,同样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
校园欺凌需要防患于未然,家长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教育孩子不要欺凌他人
事实上,很多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充当了欺凌者的角色。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避免这种行为呢?
1.教导孩子尊重别人,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可以要求孩子思考自己被同学起外号时的感受,当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教导孩子不要把这种消极的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2.教会孩子自我排解负面情绪的技巧。例如深呼吸、回忆开心的事情、原地走两圈等,让自己能够冷静下来。
遭遇校园欺凌时,孩子应该这样应对:
1. 自我心理暗示: 如果你被欺负了,你肯定会感到很不开心对不对?事实上呢,有很多孩子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校园欺凌,所以你不是一个人。
2.向成人求救: 被同学欺负后,你可以把这件事告诉老师或其他教务人员。当然,这并不是打小报告,而是不能再正常的自我保护。
3.不要以暴制暴:如果你想直接对抗欺凌者,千万记住不要以暴制暴,而是要运用语言的力量,就事论事。如果欺负人的同学完全不听,这时候也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动手。
4.不加入欺凌小团伙: 很多欺凌者喜欢拉帮结派,如果你为了不被欺负就加入欺凌者小团伙,这样你就成为了“帮凶”!所以,离那些喜欢欺负人的同学远一点,尽量不加入他们的小团伙。
希望能帮到你,打字不易望采纳!
孩子遇到这样的事算不算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可以报案的!所以算不算校园欺凌,就看对方行为能不能报警,能够报警的才算!你描述的这种情况只是小孩子间的调皮,打闹,没有人身攻击,也没有言语威胁。我看不能算校园欺凌。
孩子遭遇校园暴力致轻伤对方该赔偿吗?
孩子遭受校园暴力致使受伤,对方肯定要负起责任的同时,学校方因为管理不善也要负起相应责任。
你可以和他们协商解决,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伤害的严重,构成刑事犯罪,伤人的孩子还要负刑事责任。
校园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是双方面的,对受害者与霸凌者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对于受害者,上学路上的每一步都像在走向坟墓。
1. 失眠 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 心理失常 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 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 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4. 影响正常学习 霸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而在我国,普遍情况就是,只有当一件事情影响到孩子成绩时,才会引起家长关注:是不是孩子遇到什么问题了。我国父母对于孩子成绩下降有多敏感,在孩子心理健康方面就有多愚钝。
5. 严重行为问题 被霸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美国每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2个枪击者都曾经被霸凌过。
以上这些身体、心理以及行为上的负面影响都可能引起随后愈加严重的欺凌,使欺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我国推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那些饱受欺凌的孩子来说,就是受长达九年的罪。长期的逆境会导致人的情感反应系统长期处于激活状态,这对于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尤其对于正处于发展期的儿童来说,大脑的可塑性较强,这种慢性压力甚至会永久地损坏大脑神经元。
二、对于霸凌者, 首先,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霸凌他人的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
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据调查,小时候曾作为校园欺凌者孩子,在长大后有更高的风险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