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内所有城市,都发展成,广州,上海,那样会有什么结果?
广州市和深圳市哪个好?深圳有广州发达吗?
这是头一次有人这样问我,我想了想,笑了笑,反问他,你是听谁说的,后来才知道是他们几个在一起玩的工友自我感觉的;说真的,还是真没仔细体会过这样的问题,其实说实话深圳发展的还算可以吧,不过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来讲还差远了,这三个城市中北京上海都属中央的直辖市,但广州是省会,就拿广州来讲,深圳都没法比,不管是城市文化还是城市繁荣及居民配套来讲,深圳都是差很远的,当然深圳的外来人口比较多,也许大部分的年轻小伙子第一次打工到的就是深圳,所以第一印象很重要,当然我也不例外,在04年的时候高中毕业第一次来到的就是深圳,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错,人多,街道比乡村的漂亮而且有高楼大厦,所以当时我感觉深圳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了,但当你再生活在广州的时候,你才发展,原来广州的街道比深圳的还漂亮,人更多,高楼大厦更牛(目前的中信大厦,广州塔都可算得上是中国的大厦楷模),并且在生活的品味中可轻易的发现广州是个成熟稳健而有修养的城市,深圳的感觉就显得有点轻浮,感觉有点仓促,但也有人说广州乱,但我生活在广州这么些年直到现在的2012年,我一点都不觉得广州乱,反倒之前2004到2008年之间在深圳的时候,觉得深圳乱的不行,街道到处都是垃圾,菜市场更乱的吓人,并且经常有的地方打架斗殴,在布吉那一带我都看过几次打架的场面,动真刀的,街边骗人数不胜数,这是我的真心体会。但在广州生活这么些年,至少打架的场面还没发现,一直到现在,不管是广州的街道还是菜市场,不管你是在哪个区,虽然人多但都整理的非常有次序,也总有一种感觉,广州市政府一直在为市民着想,由其是最近几年,广州市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当然你得赚到吃饭的钱),所以我感觉总有的人说广州乱,真不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人,也许可能这部分人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广州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的广州确实是如人们所说的脏乱差,但话又说回来,那个年代哪个城市不是这样的脏乱差,更何况当年的深圳还是个不起眼的小乡村。不过深圳这几年发展的也确实不错,但要跟广州比可能还差上10年,并且深圳的发展得利于中央政府的扶持,也许中央哪天不给予扶持,深圳可能就会一蹶不振,但广州发展这方面我确一点都不担心,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不任是在国内的政治地位,还是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以及南部的交通优势都是不容动摇的,广州城市的本身就有一套优秀的运作体系,根本就不需什么的扶持,从古至今都在稳健的发展,目前在国内已经算得上是个数一数二的城市。当然广州并不骄傲于此,广州的使命是需要带动他周边的城市也能向他一样的发达,顺致带动整个中国的经济,所以广州市在广东省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给广东省及国内的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好的榜样,不认现在的深圳、佛山,还是东莞,都少不了广州参与的影子(比如广佛同城,珠三角未来发展等),这才是我喜欢广州的原因,不像其它城市一样,自管着自己吃饱就可以了。最后总结一句,深圳像个刚出道的小伙子,广州像个成熟的男人,这也足于能够证明中央把珠三角的发展重担交给广州的原因。 当然深圳没法比的还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很多大城市,虽然我没在那些城市生活过,但总得来讲,听别人说的多:发展要到北上广,很显然北京、上海、广州已经是中国的顶尖级城市了,至于深圳嘛,呵呵,只要能给中国带来发展的城市都是好城市,你自己喜欢就可以了,没必要去比这些。
青岛 烟台 温州 大连 泉州 厦门 宁波各个沿海城市的经济实力比拼
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最具潜力
中国目前已形成三大城市群,这就是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他们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这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最为成熟,长三角城市群其次,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第三。将来中国经济发力,首先要看珠三角。因为它最具发展潜力,我们将之视为闪闪发亮的明星。
这是因为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比长三角快半拍;它在资源整合协调上,要比长三角一市两省的整合有效率;它在地缘上与港澳、东南亚经济合作更趋明朗,并已开始动作;而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政治体制上的改革,首先会在珠三角发挥作用。相较而言,面积比珠三角大一倍的长三角综合实力强过珠三角,但发展潜力不如珠三角。而京津唐地区经济基础较差,商业活动密度较低,发展潜力居第三。
珠三角城市群广州仍然是中心
在《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中国城市发展“真实能力”一项,深圳居第三,广州居第四(前两位为上海、北京)。该排名曾引起不少人质疑。
首先,《报告》设立了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名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是选取市区全年总产值、总人口等12项指标计算出来的;另一套是“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名次为: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是根据城市实力、城市竞争能力、城市社会发展能力、城市管理能力和城市持续能力,统计了100多个指标,构成其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考虑到城市发展实际上是“数量与质量”、“规模与动力”、“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三者的共同表征。故定义为“城市发展真实能力”。它以城市发展潜力的评价为基础,利用城市综合实力的结果对其进行加权处理,即用综合实力指数作为权重,对城市进行修正,最终得出“中国城市发展真实能力”排名。
深圳在城市发展潜力上不但先于广州,还先于上海和北京,这是因为它有六大优势:一是制度创新的优势。政府把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分后和国际并轨,在财富集聚中起到杠杆作用。这种制度创新的作用在中国国情中怎么估计也不算高;二是产业结构优势,其结构偏重高新技术;三是地缘经济优势,将来香港和广东变成经济战略联盟,作为中间连接点的深圳地位不可低估;四是人力资源优势,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1年(广州9.3年);五是生活质量优势,深圳人均GDP13.1万元,广州3.8万元;六是投资水平优势,固定资产投资深圳594亿,广州541亿。
当然,将来珠三角中心仍然是广州。就像上海发展潜力也不如深圳,但上海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中心。这向京津沪等城市发出了信号:“光注重实力是不够的,要注意能力建设,注意培养城市的发展潜力”。
就青岛、烟台、温州、大连、泉州、厦门、宁波几个中国沿海大城市来说,他们都是国内二线城市,有后发制人的优势,相比较而言,青岛、烟台地处渤海湾,是属于环渤海经济圈;温州是属于长江三角区经济圈;大连有国际服装节,有比较大的国际经济竞争优势;泉州还没有飞机场,将会丢分;厦门有比较大的国内外海运港口,亦有国内有名的飞机场,也可以稍胜一筹;宁波同属长江入海口经济圈,港口吞吐量与其它城市不相上下。城市经济发展、经济总量、综合竞争力排名:1、大连、厦门;2、青岛、宁波;3、烟台、温州、泉州。
中国的一线城市怎么定义?
概念定义: 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在GDP总量上位居中国大陆前四,对就业者吸引力也是最大的。随着滨海新区快速发展,平衡经济南高北低国家战略,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天津正式列入一线城市的行列,成为新的一线城市。
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中国地产市场分为四个层次
一线市场:北京、上海、 广州、 深圳、天津。
二线市场:苏州、无锡、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沈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直辖市或部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计划单列市。
三线市场:济南、长沙、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温州、佛山、东莞等部分省会城市或沿海较发达城市。
四线市场: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洛阳、柳州、株洲等经济强的县级城市和内陆一般地级市。
中国哪个城市最有发展潜力?
1.上海
这座21世纪中国最受宠爱的城市,其释放的巨大经济活力令人吃惊。上海被喻为中国再次经济起飞的龙头,或者是箭尖,人们寄希望于它能引领起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航船。
上海有中国城市里管理和服务水平最好的地方政府,有最便利的区位和运输优势,也聚集着中国素质最高的一批白领阶层。上海是经理人的绝佳诞生地,一个标准的上海产的经理人,应该是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或者哈佛,在跨国公司美国总部呆过,在麦肯锡等咨询公司做过,然后回国任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或者首代。
尽管上海的人才培养能力、人才吸纳能力与北京相比稍逊一筹,但其整体商业和人文环境方面的优势,使其在争夺优秀人才方面魅力独具。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人才的价值创造能力和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成为跨国公司中国区和亚太区总部的新的选择地,上海是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浦江东岸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知识最密集的高科技聚集地,而其崛起的速度同样令人惊骇。
总人口:1341.8万人
高校数量:57所
科研人才数:3.5万人
科研成果情况: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508项
高新企业数:1916家
技术交易: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2.73万项;合同金额142.78亿元。
专利: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22374件
全市GDP:6160亿元
GDP增速:11.8%
著名高校有: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23亿
2.北京
北京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传统居住地,在这个城市里,有中国最密集的大学群和科研院所。仅仅一所北大、一所清华已经证明了这个城市不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传统。在外省人眼中,北京代表着一座城市所能拥有的宽广胸怀和容纳度,尽管北京的户籍制度改革落后于上海和广州,但这并不妨碍307.6万外省人在2003 年仍然选择在这里生活、创业。
所有繁华的大城市都有不适合居住的一些特征,比如拥挤、嘈杂、污染和交通不便;而北京尤其在这些方面令人心怀不满。但是,重视政府关系和商业环境的跨国公司在过去的20年里,仍坚持把中国区总部设立于此,因此,北京在人才竞夺能力方面仍显现出令其它城市胆寒的特质。
总人口:1456.4万
高校情况:73所
科研人才数:27.4万人
技术交易:技术合同登记32173项,成交总金额265.4亿元,技术交易额226.6亿元
专利: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17003件
全市GDP:3611.9亿元
GDP增速:10.5%
著名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57.5亿元
3.广州
广州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毗邻香港的特殊地位,在吸引港资和三来一补中,广州及其周边地区迅速流动起大量资本。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活跃的私营经济又使得广州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先受惠的地区。但是,商业贸易的发达和低层次制造业的繁荣未能支撑广州进一步的发展,在对高级人才的竞夺能力方面,广州明显不如上海和北京,甚至不如深圳。
总人口:994.30万
高校数量:44所
科研人才数:1.79万人
高新企业数:270家
技术交易:广州地区共认定技术合同4324项,合同金额31.644亿元。
全市GDP:3466.63亿元
GDP增速:15%
著名高校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40亿元
4.深圳
深圳曾被誉为中国最有希望的现代化城市,它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模式进行建设的。一张小小的边防证,让所有进出该城市的人都对其“特区”身份印象深刻。这座移民城市,曾经在很短时间内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灵活的政策,较高的城市管理水平使其成为新兴企业的创业首选地。
但是今天,深圳面临着找不到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定位困惑,城市整体商业环境的先发优势已被赶超,而金融之城的地位又受到了上海的威胁,深圳的人才竞争力已被大大削弱。
总人口:557.41万
高校数量:42家(含高校驻深分校)
科研人才数:全年共引进户籍人才3万余人,海外留学生1200多人
高新企业数:673家
专利: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2361件
全市GDP:2860.51亿元
GDP增速:17.3%
著名高校有:深圳大学等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