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8就现在,月亮右边最亮的点是中国空间站吗? 15亿年后月球离开地球
夜幕深沉是几点地理中
D
1957年10月,苏联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身,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人,位从
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座宇宙空间站\“礼炮1号\”
高考地理热点四:\“嫦娥\”奔月指日可待
【背景材料】
\“嫦娥\”——这是中国人现在谈论得最多的名词之一,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居住在月亮上的美丽仙女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月球探测工程的代号。
\“中国目前已建立起完整配套的航天工程体系,完全具备开展‘嫦娥’月球探测工程的能力。\”正在此间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4年学术年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自豪地向媒体记者们宣布。
【预测分析】
\“欲上九天揽月\”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个始终挥之不去的梦想。在2007年,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升空将真正拉近中国人和月球的距离。
【试题设计】
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月岩中有可作为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燃料的
A.207Pb B.1H. C.3He D.12C
2.在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中,距日最远的类地行星是
A.水星 B.月球 C.火星 D.冥王星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开创了空间时代新纪元,其发射的时间及国家是
A.1957年原苏联 B.1957年中国 C.1960年美国 D.1992年俄罗斯
4.世界上第一次用飞船登陆火星的国家和时间分别是
A.前苏联 1961年 B.美国 1976年 C.前苏联 1971年 D.美国 1997年
5.宇宙空间资源的特点是
A.空气浓、强辐射、失重 B.高密度、强辐射、失重
C.高真空、弱辐射、失重 D.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6.人类对太阳的逼近观测始于
A.1973年美国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站\“天空实验室\”
B.1969年至1972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
C.1957年原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D.1973年原苏联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站\“天空实验室\”
7.关于人类对宇宙新探索的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57年10月,美国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B.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C.1973年,前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天失败
D.1995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成功
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在绕地球飞行14圈、行程60万千米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成功着陆。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8.\“神舟\”四号、\“神舟\”五号选择在内蒙古中部降落,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是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B.沙尘暴还未开始
C.地形平坦 D.天气干燥温暖
9.开创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新时代的探测器是
A.人造卫星 B.航天站 C.航天飞机 D.载人飞船
10.\“神舟\”五号进入\“黑障区\”时和\“黑障\”消失时分别位于
A.高层大气平流层 B.电离层对流层
C.高层大气臭氧层 D.对流层电离层
11.\“神舟\”五号着陆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当地正是黎明时分,气温很低 B.巴西高原正值雨季,草原一片葱绿
C.开普敦的白昼比北京的黑夜短 D.全球16日的范围多于15日的范围
12.若下图为月球上发回的以赤道为中心的侧视图,AB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A、B是赤道与圆的交点,圆内各点所在经线为同一天,与其他经线所处的日期不同,则北京时间为
A.12时 B.16时 C.8时 D.18时
13.此时,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附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南、北印度洋大洋环流方向相同 B.泰晤士河夜幕深沉
C.咸海湖畔烈日当空 D.好望角干燥炎热
若右图为月球上发回的东半球、北半球的光照图。据此回答14—17题。
14.此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节气是春分 B.图中C点昼夜平分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悉尼昼长夜短
15.关于B点的正确判断是
A.昼长15小时 B.经度为120°E
C.B点和D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等 D.20时日落
16.图中BED和BFD相比,应该是
A.BED>BFD B.BED<BFD C.BED=BFD D.无法计算
17.沿着B经E到D的方向前进,应该是
A.一直往南 B.先东南后西南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西南后东南
18.读下面的月相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月相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
(2)后半夜在东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 ,通宵可见的月相是 ,前半夜在西南方天空可见的月相是 ,月初几天出现在西南方夜空的月相是 。
【参考答案】
1.C 3He是核聚变反应堆的理想燃料。
2.C 注意题干条件\“距日最远的类地行星\”。
3.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7年10月,原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开创了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的新时代。
4.B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航天时事的再认再现能力。
5.D 本题考查宇宙空间资源知识。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是宇宙空间资源区别于地球空间资源的独特特点。
6.A 人类对太阳的逼近观测始于1973年美国发射的大型载人航天站\“天空实验室\”。
7.D 考查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8.C 本题考查宇宙飞船降落地的条件。
9.A 1957年10月,原苏联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创了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宇宙的新时代。
10.B 本题是对电离层和对流层特点的隐性考查。
11.C 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关键词\“着陆时\”,再根据着陆的时间10月16日6时23分可知北半球为秋季。然后再对四个选项所处地区进行推算。
12.B 13.C 14.B 15.D 16.A 17.D
18.(1)下弦月 满月 上弦月 蛾眉月(2)A B C D
嫦娥五号发射时间地点确定,嫦娥四号为什么还没发射就发射五号
嫦娥四号发射时间在2018年12月,而嫦娥五号发射时间是在2020年11月。
1、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8年12月8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2019年1月3日顺利在月球背面预选区冯·卡门撞击坑着陆,由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
嫦娥四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破晓中划出一道亮丽的金色弧线,经过2200多秒的飞行,成功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扩展资料: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其中着陆器上安装了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与德国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等4台载荷。
巡视器上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
这些仪器将在月球背面通过就位和巡视探测,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研究,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研究。此外,着陆器还搭载了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
嫦娥四号任务为中外科学家提供了太空探索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
人民网-为什么“胖五”发射“嫦娥五号”要选在凌晨?
人民网-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2021年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60字?
2021年2 月 10 日晚,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 3000N 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 15 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 400 千米,周期约 10 个地球日,倾角约 10 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 " 绕、着、巡 " 第一步 " 绕 " 的目标,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2021年2月24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预计将在这条轨道稳定运行3个月左右。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环绕器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自 2020 年 7 月 23 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累计飞行 202 天,完成 1 次深空机动和 4 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 4.75 亿千米,距离地球约 1.92 亿千米,器地通信单向时延约 10.7 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 2021 年 5 月至 6 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我在抖音消息看到好友对话框下面有一颗小灰色心形还有点击,是什么意思?
点击一颗,那就是给别人点赞,也可能点击就是亮了,你可以试试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