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到35公司就不要? 程序员是不是青春饭

程序员是吃青春饭?到35公司就不要?程序员是不是青春饭

有人说编程是吃青春饭的,年纪大了就不行了,是这样吗

不知道你现在多大了。年纪大了体力就不行了,能力还是有的。以后可以转作项目经理,自己不要编码了,吃不消的。

it行业是吃青春饭的吗

上大学时候,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做程序员不能超过30岁,30岁之后就应该转管理/销售/&……%”这句话我从刚开始相信,然后开始怀疑,到现在懒得理。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管是目前IT行业的整体环境和未来发展,再选择的时候,完全可以认为从事IT行业将是一个常青的职业。

1、刚开始为什么相信?

因为程序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确实是吃青春饭的。

曾经国内一个很著名的企业老板说:在IT行业超过35岁的技术人员将被淘汰,所以不要35岁以后的技术人员。导致整个业界尤其是在软件开发行业都在排斥年龄超过35岁的人员,也导致很多工程师为自己35岁以后的前途发愁而转行。

很多人也都认为IT行业是年轻人的行业,而软件开发就是吃青春饭,过了35岁就没用了。

当时IT行业的整体环境,基础库毕竟就那么些东西,大众类应用也少得可怜,搜索,邮件,IM,杀毒,下载,播放器,就这么些东西而已,容不下太多普通程序员。而企业软件还只是一种小工具,对很多行业都还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冲击,做企业软件的都是乙方,像孙子一样求着人家签下合同,又得千方百计讨好甲方,所做的东西,只能是甲方工作的补充,不能做颠覆性的东西,破坏人家的饭碗。所以企业软件的程序员实际上是边缘化的人(不考虑军方和金融类的)。

企业软件,由于企业的环境经常变化,再者软件公司也需要不停地获取收入,所以软件更新很快,很多都是签了合同开发完验收通过就行。做这样的软件,首先要考虑的是投入产出的问题。由于合同签订好了,收入是一定的,为了压缩成本,老板们就会雇用一些年轻的有干劲没有负担的年轻人。

假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能顶上三个年轻人。那么同样的钱,老板已经可以雇三个年轻程序员了,另外年轻的程序员可以没日没夜地加班,而老程序员由于年龄大了,有家有孩子需要照顾,不可能和年轻人一样加班。再者做企业软件的都知道,团队一般都想找行业专家加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但是这种人就像咸菜,最好要有,没有也行,多了却不行。就那点收入,多了你养不起!

这就造成了做企业软件的团队,通常都是有一个有经验的人,带一帮小孩在做。这些小孩做几年后,基本就得转行。因为他们在做企业软件的过程中,本身技能增长有限,另外也没有向上的空间。一群人,不能都把目光盯在一个位置上不是。

拿谷歌微软里,走技术路线的程序员说事,是没有说服力的,他们都是做基础库开发的。就像你不能因为出了玄奘一个和尚,就认为和尚的前途,也包括从唐皇那里领了文碟,去天竺做外交这个选项。一个人的命运,甚至一个职业的命运,都是有当下的经济情况和行业背景所决定的。而企业软件的现实决定了程序员更多的还只是一种吃青春饭的职业。

2、什么时候开始怀疑?

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想在一个行业两三年内出成绩,基本不可能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毕业后基本头2年是在混混沌沌中度过,头3年时间是学习阶段,5年时间是基本成熟阶段,8年时间后才是出成绩阶段。除非天才,多数的人都是按照这个阶段发展。

假设按照大学毕业23岁计算,8年后就是31岁了。还没创造几年就35岁了。35岁就没人要了?这个行业能出资深的人员吗?既然IT行业是未来发展高科技行业,没有资深人员该怎么支撑呢?

在传统行业35岁正是壮年和创造时期,正是担当技术骨干的时期,我就是奇怪了为什么在IT行业35岁就不能接受了?是那个著名企业家的误导,还是世人的偏见呢?

既然产生怀疑,就要去思考为什么,后来分析后明白,是因为前几年IT刚兴盛,并且我们中国IT发展起步晚,年代短,所以基本上都是年轻人在做技术开发,大学培养出了一批批的大学生加入了IT行业,IT培训行业也是在那几年开始兴起,好象很多年龄大一些的人跟不上时代了,所以那位企业家发出了那样的感慨。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现象将发生改变,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两个人,根据编程能力和年龄统计出的一组数据:

可见,程序员的编程能力在从25岁左右开始上升,一直到50岁后才会开始下降。

也就是说,程序员的技术能力是可以随着时间积累的,这一点上,跟其他技术职业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年龄大就不能编程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年龄大不仅可以编程,而且经验还会越来越丰富,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如果IT行业要长久发展,肯定会需要资深的工程师们的支撑。

3、现在懒得理

既然清楚了IT行业不是吃青春饭,所以对于这类问题我一般都是懒得理,今天有人让我出来辟谣,写一篇关于IT行业是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也是为了以后有人再问,就整理了这篇文章。

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学习途径也是非常之多。今天JAVA,明天.NET,J2EE,JSP;确实需要强的学习能力,年龄大了自然学习能力下降。年轻人当然脑子活,富有创意。但是聪明不能代替经验,并且多数情况下人的智商相差不大。所以不能仅仅依据此就否定了经验和思维能力。

在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些行业经验还是很重要的,还是需要资深工程师们的支撑的。而软件开发和硬件设计行业正是IT行业真正的核心和基础所在,是我们的软肋。所以将来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深工程师。

程序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吗

在中国有很多人都认为IT行业是吃青春饭的,如果过了40岁就很难有机会再发展下去!说程序员是一碗青春饭,大多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高强度脑力劳动的工种,而超过40岁的程序员身体机能逐渐弱化,家庭琐事缠身,往往面临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做管理的局面。有人考虑转型,当然也有人选择对这份职业矢志不渝。

如果说程序员是吃青春饭的话,那搬砖的算什么?搬砖的都可以成为工头,程序员为什么不能晋升管理层?为什么非要跟年轻人去竞争最底层的开发岗位?谁会在一个底层岗位上干一辈子?

那么,程序员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怎么样的呢?一般来说,程序员的发展方向是从程序员到team leader 到PM(项目经理)甚至是技术总监,或者你单纯痴迷于技术,也可以尝试登上技术的巅峰。或者自主创业,都是一名优秀的程序员可以选择的发展道路。

所以说程序员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就是一个伪命题,完全没必要为此而焦虑。

程序员到了30~35岁真的会失业吗?我距离不远了,天啊!

程序员是否是青春饭,还取决于一点,就是IT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决定了有多少就业岗位。小时候听到过一句话:21世纪上半叶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下半叶是生命科学的时代。于是我那些学生物的同学就纷纷悲剧。。在当下的2015年往前展望,数据挖掘、物联网、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等,都可能是IT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移动互联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互联网+的概念方兴未艾。现在的我们,坐车不看公交站牌,打车不站街挥手。找大厨到家里做饭不用打电话,一个app搞定。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下一个BAT将在中国诞生。IT行业的规模还将呈现数量级的增长,在未来的20年内,IT的高速增长都将持续,能够保证新程序员的就业岗位,同样老程序员的就业岗位也不会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