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会不会不是起源于非洲,而是通婚进化的?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ppt
人类并非起源于非洲,真正的人类起源地应该在中国。
其实人类起源地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个地方有物种的进化,只能说是某个地方比较早出现人类的形态,要说起源其实比较牵强,毕竟局限于最早期人类所处环境,要通过迁徙达到种族扩散是不大可能的,存在多个地方同时出现物种进化到人类的可能性估计更大些
人类是否起源于非洲
人类约在4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北部阿法儿地区。
可参考人类起源: iask.sina/cidian/browse.php?name=%C8%CB%C0%E0%C6%F0%D4%B4%D6%AE%D0%C2%CB%B5
现代人是单一的物种,而各地的猿人差异却很大,属于不同的物种,并没有都进化成为现代人。只有东非的猿人走上了向现代人进化的道路。所以,北京古猿人不可能成为我们的祖先。
2001年,柯越海和他的研究小组对主要以华人为主的东亚人群进行了大规模的遗传分析。他进入的是Y染色体的世界。它们一代代地由父子相传,而且“性格”稳定,一般在几十代之后才会有一到两个基因位点发生变化。这些遗传突变位点的结构如同一棵树,也正是这棵基因树记录了人类在不同时间向地球不同地点散布的路径。
柯越海共分析12127个男性个体,发现那些Y染色体的YAP、M130和M89上都会有其中一个位点发生突变。它们是基因树中的三根树枝。它们汇拢到一根叫M168的树根上。这个M168就是非洲人体内的突变位点。也就是说中国人与生活在东非的非洲人有关。
北京猿人是怎么灭绝的?
无非是由于环境因素。自身无法适应环境。至于怎么灭绝的,我也不知道。
中国人起源于非洲吗?
——“夏娃理论”质疑人类的起源是史前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神话和传说、宗教和科学对此有五花八门的解释。
基督教的《圣经》宣称,上帝创造了人类,即亚当和夏娃。还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后,人类都讲同一种语言,后来人们通力协作,在巴比伦平原建造“通天塔”。上帝发现人类联合起来的力量很可怕,于是使用压力把人类分散于世界各地,并且让他们讲不同的语言,阻止他们互相沟通。
中国古代则有所谓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一片混沌。某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用大板斧开天辟地,他的气息化作风和云,声音变成雷电,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头发胡子化作星星。盘古开天辟地后,大地荒无人烟,天神女娲在清澈的水池边用黄泥做成一个泥娃娃,泥娃娃变成了活生生的人,于是造出了许多男人、女人。这位人类之母还为男人和女人建立婚姻关系,生儿育女。
这当然是荒诞不经的神话。
近代以来,古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使我们对于古人类的起源,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由猿到人,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过程。就中国而言,已知的“直立人”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等;已知的“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金牛山人、丁村人、许家窑人、马坝人等;已知的“晚期智人”(现代人类)有: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等,这些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古人类进化链。
然而,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的“单一起源论”,近来呼声很高。他们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一种假设: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这就是所谓“夏娃理论”。这种“夏娃理论”认为,目前地球上的各个人种,都是二十万年前某一个非洲女性祖先的后代,这个非洲女性祖先被称为“夏娃”。“夏娃”的后代离开非洲,扩散到欧洲、亚洲等地,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早期智人;而欧洲、亚洲原先的早期智人并非现代人类的祖先,它们与现代人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及其全球合作伙伴,2001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披露他们对一万二千条染色体的研究结果,在东亚人身上发现了七万九千年前非洲人特有的遗传标记。这一课题组负责人金力认为,这是目前支持“东亚人非洲起源说”的有力证据,它进一步表明,来源于非洲的人群完全取代了原来居住在亚洲的古人类。他们推论,东亚人的祖先大约是在六万年前从非洲到达东南亚一带,然后向北迁移至中国。
这种“夏娃理论”遭到中国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质疑。最有代表性的是吴新智院士,他指出:在中国大地上,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类的化石表明,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连续进化,东亚的蒙古人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非来自非洲。此外,中国的直立人与智人的旧石器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前后连续性,根本没有出现过由于人类灭绝而导致的文化中断,根本不存在外来文化大规模取代原有文化的迹象。因此说非洲人取代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智人而成为中国人的祖先的推论是难以成立的。
2002年,中国科学家对具有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柳江人进行重新测定,得到的结论是:柳江人生活在距今约七万年至十三万年之间的华南地区,用有力的实证反驳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这一发现,颠覆了美国《科学》杂志2001年5月刊登的论文的说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认为,用基因研究结果推测人类进化的过程,无论如何是间接的,而来自化石的证据是直接的。柳江人化石年代的测定,直接证明了在七万年至十三万年前或更早,柳江人已经生活在华南地区,不可能是在这之后才从非洲迁移而来。
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大地上几十个地点发现的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古人类进化链,证明了中国古人类有着明显的体质特征的连续性。因此可以说,中国人的主体是东亚大陆的土著居民。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类的产生,除了“单一起源论”,还有“多区起源论”。这种学说认为,地球上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各地区的早期智人进化而来的。地球上的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都是相对独立起源的,缔造各种文明的古人类,理所当然应该是多元的——多区起源的。
看来,甚嚣尘上的“人类起源非洲说”,日益面临“多区起源论”的挑战。千万不要被耸人听闻的新论、眼花缭乱的宣传,迷惑了视线。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迄今为止,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历史最为久远。目前国际学术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大约距今七百万年以前的非洲,开始出现了人的系统和猿的系统的分离;大约在距今二百五十万年以前,在非洲诞生了最早的人类——“能人”;大约在距今二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直立人,它的化石在非洲和亚洲都有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的发现,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确实,这一问题不仅学术界高度关注,而且新闻界也极为敏感,经常有最新研究成果在报端披露,并且配上夺人眼球的标题。以《文汇报》为例,2002年7月12日以引人注目的标题报道:“人类祖先在乍得?——最新发现的头骨化石可能揭示谜底”。该文报道,在非洲中部的乍得,发现了被命名为“图迈”的头骨化石,科学家断定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权威的《自然》杂志对此作这样的评论:在人类进化史上,一千万年前地球上有很多猿类;五百万年前有了原始人类的留世记录。在史前考古中,一千万年至五百万年之间,人类的始祖与猿分离,这一演进过程的物证却少而又少。“图迈”的发现,弥补了“缺失的一环”。但是也有科学家持有不同的看法,“图迈”不仅不能填补“缺失的一环”,反而能够说明原始人类演进的多样化。人类的进化并非只是一个单向的阶梯,而可能展示出“茂密的图谱”。
有意思的是,2002年10月9日《文汇报》报道“我科学家运用先进方法测定柳江人生存年代”的消息,用醒目的标题写道:“中国人远祖更可能在中国——这一结论使现代东亚人‘非洲起源’说受到挑战”。该报道援引我国科学家的判断,中国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是二百万年前的巫山人化石,在中国出土的各时期的古人类化石都有共同特征,如铲形门齿、长方形眼眶、扁平的脸等,这表明至少在二百万年以来,中国人的进化是连续不断的。
新闻界的高度关注,使这个离我们遥远而枯燥的话题,透露出新鲜的活力。历史诱人的魅力,以这样的方式显露无遗,我们真的需要对历史刮目相看了。
人类是起源于非洲的吗?
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
这些人类学家认为,在大约250万年前,原始人类与猿分离并独立进化。在大约50万年前,在亚洲、非洲、欧洲都有原始人类在生存,如在亚洲有爪哇猿人、北京猿人、元谋猿人等,在欧洲有尼安德特人。在大约20万年前,在非洲生存的智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开始向北非迁移,通过红海或苏伊士陆桥到达中东地区,但他们没有在这里生存多长时间,也没有向更远的地方继续迁移就消失了。理由是,中东地区的现代智人化石在20万年前到10万年前是一个空白。
到距今10万年前,他们再一次走出非洲,并从中东向东、北、西等各个方向迁移,最终分布到了全世界。在迁移过程中,原以为他们在可能存在的生殖隔离下,没有与当地原始人种发生混血,并因某种原因(智力、语言等)在与当地原始人类的竞争中取得了优势,使当地原始人种灭绝。但最新的研究结论是,他们在迁移中,与当地原始人种发生了混血,但与当地原始人种相比,来自非洲的现代人仍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在现代人的DNA中,欧洲人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亚洲人也有不是非洲人的基因,但当地原始人种遗留下来的基因只占极少的量,绝大部分仍是来自非洲的现代人的基因。
人类是不是起源于非洲
“人类的起源”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的起源,二是现代人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
1960年,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人类的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说,人类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哈代提出:地质史表明,800——4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陆地。它们是人类的祖先。这就是震世骇俗的“海猿说”。
“海猿说”指出:人的许多生理特证在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身上都没有,而在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身上却存在。
其证据是:
(1)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身体体表都长有浓密的皮毛,唯有人和水兽一样,皮肤裸露光滑,没有体毛。
(2)灵长类动物都没有皮下脂肪,而人类却有皮下脂肪,这一点,明显不同与别的灵长类动物,而与水兽相似。
(3)人类泪腺分泌泪液以及排出盐分的生理现象,也是水兽所具有的特证。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
(4)人类所具有的性行为以及出汗等生理现象,也是灵长类所没有而与水中生物相似。
(5)人类在控制体内盐分平衡的生理机制上同陆生哺乳动物大相径庭,而与海兽极其相似。
(6)人在潜水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称为“潜水反应”的现象:肌肉收缩,全身动脉血管血流量减少,呼吸暂停,心跳也变得缓慢。此时,饱含氧气的血液不再输入到皮肤组织、骨肌和其他器官,而全部集中到维持生命最重要的机体中心大脑和心脏,使它们的细胞得以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不致死亡。这种现象与海豹等水生动物的潜水反应十分相似。
(7)妇女在水中分娩没有痛苦,而婴儿喜欢水,并有游泳的本能,这都说明人类与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