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运动员在前18米内达到最大速度是11.5m每秒。请问他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平均加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平均加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平均加速度的公式是
平均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这段时间
a(bar)=Δv/Δ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符号:m/s^2或m·s^–2
平均加速度的是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一段位移内)的速度变化量与这段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与时间(或位移)相对应,是过程量,其粗略反应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为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一致。
质点运动时,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可能变化,为了反映其变化的快慢和方向,需引入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仅反映一段时间内质点速度变化情况。显然时间越短平均加速度越能精细反映速度变化的情况。一段时间内速度改变量与这段时间的比是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它是对于经过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的一个描述,描述了是对于经过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有关加速度的所有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并做好分析
1.一个质点做方向不便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速度方向相
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0,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0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0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0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0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2.如图为某物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物体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
D.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
3.如图所示,滑块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至下面底端B,之后在
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不
变,AB=4m,BC=6m,整个运动用了10S。求滑块分别沿AB、BC运动的加
速度。
B、C、0.55m/s~、0.33m/s~]
1.B 因为开始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物体速度始终增加 ,之后虽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变慢,但速度还是漫漫变大(加速度指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而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不再变化,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则不断增大,所以B正确.
2.C 物体先做正方向的匀减速运动,再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前后相反,但大小不变.所以最后物体回到原点.
3.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物体到达B点是速度最大.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1M/S.所以AB段运动用时4S,BC段用时6S.V(平)=(V(A)+V(B))/2=(V(B)+V(c))/2.又A点和C点速度都为0M/S.所以B点速度为2M/S.由此可得,B加速度为B、C、0.5m/s~、0.33m/s~
汽车启动后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s内行驶了9m,则它第7s末的速度是14m/s;它在头5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如何求这种已知1秒时间行驶多少路程,计算加速度的题?
1.汽车启动后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s内行驶了9m,则它第7s末的速度是14m/s;它在头5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解:因为s=v0t+at^2/2
所以:9=a*4+a/2
a=2(m^2/s)
它第7s末的速度:v=at=2*7=14(m/s)
它在头5s内的平均速度:v=s/t=at^2/2/t=at/2=2*5/2=5(m/s)
2.1s和3s时,0.5m
1.空降伞兵从飞机跳伞,最后降落伞匀速下落的速度是6m/s.为保证安全着陆,空降兵平常经常从高台跳下进行模拟训练,跳下时的加速度为10m/s2(单位是米每两次方秒),那么训练时高台的适合高度为多少米?
2.A,B两只点均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则其加速度之比____,末速度之比____
1.
6=10t-->t=0.6
h=gt^2/2=10*0.6^2/2=1.8
2.s1=a1t^2/2,s2=a2t^2/2
s1:s2=1:2 -->a1:a2=1:2
v1=a1t,v2=a2t
v1:v2=a1:a2=1:@
什么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最大速度的一半?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可我们老师说这个公式只使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表示中间时刻的速度
可这个是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啊
这个结论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成立,其它情况就是偶然的.
你说的这个情况是不一定成立的.
可能你说的是另一种情况:一段时间内,前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速度为V2,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这两个速度之和的一半.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习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米、牛顿、千克 B.千克、焦耳、秒 C.米、千克、秒 D.米/秒2、千克、牛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会产生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5.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m/s B.10.2m/s C.10.3m/s D.10.4m/s
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一物体m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受到的力是:
A、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8.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大小分别为4N、6N、7N,若三力同时作用于某一物体,则该物体所受三力合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17N 3N B.5N 3N C.9N 0 D.17N 0
9.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3 B.v/2 C.2v/3 D.3v/2
10.在2006年2月26号闭幕的都灵冬奥会上,张丹和张昊一起以完美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在滑冰表演刚开始时他们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后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因数相同,已知张丹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张昊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张丹推张昊的力小于张昊推张丹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张昊推张丹的时间大于张丹推张昊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张丹的初速度大于张昊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张丹的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张昊的加速度的大小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不只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4分,漏选2分,错选0分。共16分)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12.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13.如图是A、B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
A.A做匀速运动, B做匀加速运动
B.20s末A、B相遇
C.20s末A、B相距最远
D.40s末A、B相遇
1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有M、m两个物块,现用力F推物块m,使M、m两物块在桌上一起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 B. F m M
C.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D.若桌面的摩擦因数为 ,M、m仍向右加速,则M、m间的相互作用力仍为
第二卷(54分)
三.填空题:(共12分)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15.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16.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起,取若干个计数点,分别标上0、1、2、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有4个打印点未标出),量得0与1两点间的距离x1=30 mm,3与4两点间的距离x4=48 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位移,问:⑴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多大?⑵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多大?
18(10分)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各种具体的运动情况(g取10m/s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19(10分)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上,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左、右端间的距离为10m,求传送带将该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g取10m/s2 )
20(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º。已知g = 10m/s2 ,sin37º=0.6,cos37º=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当汽车以a=2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3)当汽车以a=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20(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kg的小球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º。已知g = 10m/s2 ,sin37º=0.6,cos37º=0.8,求:
(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
(2)当汽车以a=2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3)当汽车以a=10m/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对车后壁的压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A B B D C C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AD AC ACD BD
三.填空题:
15.2.60N(2.6亦给分) 木头
16.0.3;0.6
四.计算题:
17.(8分)
解:小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⑴由 ,得: ------------------(3分)
则汽车在第1s末的速度为v1=at=0.8×1m/s=0.8m/s------------------------(2分)
⑵由s1∶s2=1∶3,得:
汽车在第2s内通过的位移为s2=3s1=3×0.4m=1.2m------------------------(3分)
(本题有较多的解题方法,请评卷小组自定、统一标准)
18.(10分)
解: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略)——图:1分
(1) 当T1=4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1-mg=ma1,(1分)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1分)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分)
(2) 当T2=32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a2,(1分)解得这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1分)
(3) 当T3=44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ma3,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 (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1分)
19.(10分)
解:物体置于传动带左端时,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代入数据得: (1分)
当物体加速到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 = 2 m / s时,
运动的时间 (2分)
运动的位移 (1分)
则物体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
(2分)
物体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所需时间 (2分)
20.(14分)
解:(1)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略),由平衡条件得:
代入数据得: ,
(2) 当汽车以a=2 m / s2向右匀减速行驶时,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图略),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
(3)当汽车向右匀减速行驶时,设车后壁弹力为0时(临界条件)的加速度为a0,受力分析如图所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因为 ,所以小球飞起来, 。设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