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如果地球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全化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可以生存吗?(如果南北极冰川全部融化,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如果地球上南极和北极的冰山全化了,地球会变成什么样?人类还可以生存吗?(如果南北极冰川全部融化,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如果南北极冰川全部融化,人类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

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 那么对一些地势较低的城市和海岛城市来说,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哪些城市都将不复存在。

01、南极北极冰川一旦融化,后果不堪设想。如果南极北极的冰川融化了,那么带给我们的第一点影响就是全球的海平面升高,并且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很多地势较低的海岛还有沿海城市将被淹没,到时候上海、深圳这些城市都消失了,被海洋淹没,到时候只能看到那些比较高的建筑,街道和其他较低的建筑全部都被淹没了。

马尔代夫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境地,一旦南北极冰川融化,这个国家很可能是第一个消失的国家,本来这个国家就撑不了太久了。

02、北极冻土融化,很多温室气体和远古病毒将被释放。北极冻土下面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我们不知道在它下面隐藏了多少的病毒和温室气体,现在因为全球变暖的原因,北极冻土就在不断融化,然后释放着甲烷气体,还有很多被冷冻的病毒也藏在北极的冻土下,一旦冻土融化了,病毒出来,然后传染到人类身上了,很可能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03、人类将会面临众多危机。除了上面我们说到的城市被淹,甲烷气体和病毒被释放, 我们还面临很多其他问题,那个时候全球70多亿的人口都挤在地势较高的地方,但是那些地方并不太适合种粮食,所以我们的粮食供应将会是一大难题,然后淡水资源也将是一个难题,曾经的淡水河流被海水淹没了,淡水资源少了好多,缺少必要的淡水和粮食,人类生存岌岌可危。

综上,我们现在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环境,防止这一天真的到来,到那时候我们人类生存都将是难题。

如果北极和南极的冰溶化了地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南极北极被冰雪覆盖的大陆会露出来,北极熊数量减少,领土纠纷增多 海平面升高 洲际交通会方便 个人觉得台风降雨会增多,沙漠化现象缓解.....

如果南极和北极的冰全融化了,你觉得会怎么样?

地球的南北俩极冰川融化是因为地球以外过多的紫外线射进,和人类的自身污染造成的!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这样以来很简单,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首当受到伤害的是沿海城市!就像楼上所说的,将上升70米左右一样,那估计就像看过的科幻電影(未來水世界)一樣!

如果南极和北极的冰川融化会造成什么后果?

全球变暖的后果

1.对气候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上升,预计有些地区的水灾、旱灾、火灾及热浪冲击的发生率也会上升。

——IPCC1995年报告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并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的整个国土最终将变得不适于人类居住。

——兰姆

将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所造成的危害,谁也无法确切地说明将来会有多严重?科学家正在估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害。按目前的技术水平计算,2004年才能阐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和消解的机理,这样就能发现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2006年才能准确的预知因地球升温而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然而真正理解这一切要到2050年。显然,科学家和政治家都不会等到进一步的结果出来才采取防治措施,现在的观察和研究成果应该都让公众了解,才不至于使人们不得不在50年后自咽苦果。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摄氏度,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黄荣辉院士说:“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摄氏度,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摄氏度”。

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1摄氏度,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 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现在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我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因此,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不仅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与进行经济建设决策的依据。特别是1992年6月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许多国家已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5年3月已开缔约国第一次大会,这标场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我国政府为促进本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所发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科学和有关环境政策问题。

早在1987年的气候分析就说明,发生在埃塞俄比亚、苏丹和索马里等非洲国家的日益严重的饥荒和降雨模式的巨变是一致的。据4月27日法新社记者报道,位于埃塞俄比亚南部的欧加登地区是一个生活着约300万游牧民的半荒凉地区,3年来一直没有下雨,牛、羊,甚至骆驼都已渴死。1984年——1985年的干旱夺走近100万人的生命。现在,800万人等待着食品紧急援助。在将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气候测量资料与近几十年降水模式的巨大变动对比后,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降水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到了50年代,经过相对雨水较多的一段时期之后,北非和中东降雨量极大地减少。”近40年来,干旱持续,并且出现得更加频繁,同一时期“欧洲的降水量显著增加”。这40年的气温变化趋势是造成反复、持久饥荒的因素之一。研究人员担心,这一趋势只是全球变暖的早期结果。

西班牙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初是自1947年以来西班牙最干旱的冬天。大量种植区已不可能恢复在今后几个月中形势将更加恶化。水库的蓄水量仅达到50%,水消费量的80%已用于农业。事实上,目前每7名欧洲人中就有1人不能饮用自来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水的缺乏将成为今后25年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立即改变目前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