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家即无家,皆是方外址。是什么意思? 方外之好在古代指什么
“方外”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将出家人称为“方外之人”
最早的时候,方外是指中国以外的夷狄之地,也指中国之外的边远地方。成书于春秋的《诗经》和成书于战国的《管子》中都有“方外”一词,说的也都是这个意思。而后,方外一词的意思有所转变。战国时的大思想家庄子赋予“方外”以崭新的内涵。《庄子》中有言“彼游方之外者也”,这里的“方外”指的是“浮世”之外,带有超越世俗的意思。
在“方外”一词中,“方”是“道”的意思,也指国家法律和世俗秩序。因此,“方外”就是世俗之外的意思了。寻常百姓都是世俗之人,都叫“方内”之人。而僧侣、道士都是出家人,无须遵守人世道德规范,也不受世俗律法的约束,故称“方外”之人。这种说法思想上来源于儒家思想。因为中国的道德律法,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整个社会都是按照儒家之道(方)设计的,所以,在这个秩序约束之内,叫“方内”,不接受儒家思想的其他宗教和思想都叫“方外”。相对而言,外来的佛教文化,在世俗人看来就是方外之学,早已不问红尘世事的出家人,摆脱了世俗的羁绊,所作所行,已不能再用凡世的规定戒条来衡量了。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七情六欲,都已不再被世俗所染,于是,出家人就有了“方外之人”的称号。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看两不厌。是什么意思??
人生不求如初见,只愿相看两不厌。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求一直像初识时那般美好,只希望即使时间久了,知道对方的缺点,经过打磨,争吵和种种负面,也仍然不会觉得厌烦。
可以形容男女之间,也可用于朋友间的情谊,初见是美好心动的,或是因为外表,或因为某个细节的打动,初识时总是被美好的一面所打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相处的越深入,就能发现美好以外的东西,缺点也逐渐显现,而相处时也会产生各种矛盾,争吵,感情也会趋于平淡甚至破裂,如此互不厌烦是相处久后很好的状态。
扩展资料
“人生不求如初见”是后人改写自“人生若只如初见”,出自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意思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而改写的“人生不求如初见”是在感叹人与人之间初次见面的那种美好的感觉难以长久,情人的心容易改变.在怀念当初见面时的美好感觉。说白了就是感叹事过境迁,物是人非。
“只愿相看两不厌。”改写自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什么意思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意思是当黎明来临时,潮湿的土壤上必定覆盖着红色花瓣,锦官城街道和小巷也必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场景。
【作品原文】
唐·《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带着轻柔的风,静静地进入夜色。又细又密,滋润地上万物。浓浓的乌云笼罩着田野小路,只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点渔火散发出一线光芒,格外明亮。当黎明来临时,潮湿的土壤上必定覆盖着红色花瓣,锦官城街道和小巷也必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场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大李杜”。杜甫关心国家人民,保存了1400多首诗歌,收集在《杜工部集》。他以精湛诗歌技巧,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受到高度赞誉并产生深远影响。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经过一段时间的流放和迁徙,杜甫终于在四川成都定居,在四川开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在成都草堂已经住了两年。他种菜种花,与农民交往。他深深地爱上了春雨,所以他写了这首美丽的诗,描述了春夜的雨水和润泽万物。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极大的欢乐描绘了成都春雨和夜雨的特点,歌颂了春雨及时到来,热情洋溢。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来描述春雨。运用拟人手法,整首诗意境优美,意境幽雅,与绘画意境融为一体。这是一首生动迷人的咏雨诗。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春夜喜雨
“难得糊涂”出自何典故,是什么意思?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题过几副著名的匾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这两副。
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因砚台地,尚有许多空白,板桥说老先生应该写一段跋语。老人便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宝贵之门也。”他用了一块方印,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一看大惊,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的官员。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见砚背上还有空隙,便也补写了一段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面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难得糊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自我解嘲说。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广陵奇才--郑板桥传》)
二:抗议之声说。公元1754年秋,郑板桥由山东范县调任潍县知县,上任之日正遇百年未见的旱灾。而钦差姚耀宗却不闻不问,反而向他求字画。郑板桥就以鬼画讽刺,钦差姚耀宗怒而撕画,郑板桥见百姓惨像,心力不支,非常忧郁。其妻相劝:既然皇上不问,钦差不理,你就装作糊涂嘛!郑板桥怒言:装糊涂,我装不来。你可知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变糊涂更难,难得糊涂。由此而有所启发,就以“拯救万民,在所不惜”激励自己,并开官仓赈灾。他所说的这句话,后来就成了“难得糊涂”的自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台湾徐兰州说:“这句话文义,似乎喻人凡事不要太认真,得过且过,所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另一注解。加以句读,聪明者有俗庸之智慧,有赖于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才能培养成完美的性格,是以人欲聪明并不容易。”苏东坡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所以,聪明人难做。什么是糊涂呢?糊涂就是不精明。糊涂有两种:一种是真糊涂,懵懵处世,似是与生俱来,装不来,求不到;一种是装的假糊涂,明明是非黑白了然于心,偏偏装作良莠不分,既由‘聪明转入糊涂’了。根据郑板桥的这种性格和心理结构,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行为,显然是一种痛苦与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有所为,而要他装作糊涂而无所为,的确很难。所以徐兰州认为:“郑板桥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段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专制制度腐败政权中无法展现宏志的一种抗议之声。它具有为所当为的失败涵义,不可为而为的胆识。因此,这种‘心理调节’乃是‘试图把自己的心理反差平衡一下,以求得方寸的短暂安宁。”(《难得糊涂是郑板桥的抗议之声》)
三:心安理平说。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其堂弟为了祖传房屋的一段墙基,与邻居诉讼,要他函告兴化县相托,以便赢得官司。郑板桥看完信后,立即赋诗回书:“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稍后,他又写下“难得糊涂”,“吃亏是福”两幅字。并在“难得糊涂”下加注‘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在“吃亏是福”下加注‘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盈于彼,各得心情之半,而得心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此处引用的诗句其实为同时期的大学士张英所作,而此处将“难得糊涂”比喻为就是聪明;难得做一次糊涂,心安理得,也可取得心态平衡。因为“吃亏是福”既是“难得糊涂”最恰切的诠释。
四:自我解嘲说。郑板桥从不糊涂,他之所以兴叹“难得糊涂”,自有其苦衷在。朱铁志认为“郑板桥是个极为清醒的人。唯其清醒,正派,刚直不阿,而对谗言无能为力时,才会有‘难得糊涂’的感叹,‘难得糊涂’的难在那里呢?难在他毕竟清醒自明,心如明镜,无法对恶势力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难在他一枝一叶总关情,对百姓的疾苦不能无动于衷。他只有假装糊涂,然则终不能无视现实,遂于痛苦于内,淡然于外,而生‘难得糊涂’之叹。”(《读书参考》)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而出名。他所说的“难得糊涂”,却有不同的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作词语解释的;也有就其深邃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那么它该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呢?看来,“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谬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文化环境,要有正确的解释,有时也难以自圆其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