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中语法的稳固性体现在什么当年上? 举例说明语法的稳固性
举例分析汉语语法的稳固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是一个意思 体现了即使颠倒过来 你依然能够正确表达你的意思 还有差点没把他吓死和吓死他了 等等
语文语法中什么是稳固性,民族性,抽象性?
(一)抽象性
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语法就是对一个语言中各种语法单位的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功能类型等等的抽象概括。
人们所使用的句子千差万别、数不胜数。但是,无限多的个别具体的语句中,词的结构方式、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则等却是有限的。这些结构规则、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范畴和语法意义都是从个别和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例如:
买饭 作画 挖坑
蒸馒头 盖房子 说英语
喜欢唱歌 讨论问题
降低标准 开挖隧道
修理家用电器 穿蓝色西服 提出苛刻条件
这些短语所表达的意义各不相同,但却可以从中概括出“述语+宾语”的结构特点,表示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其中述语由动词充当,宾语由体词性词语充当。
语言单位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主要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稳固性
语法与基本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具有很大的稳固性。
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词汇、语音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语法的稳固性与语法的抽象性密切相关。
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构成的有机系统,许多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历经千百年而很少发生变化。例如,语序和虚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古代汉语中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现代汉语也是如此。
(三)民族性
不同语言的语法之间既具有人类语言共同的语法结构规律,同时每种语言的语法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汉语语法的民族性特点是在同其他语言的比较中得出的。例如:
汉语语法中语序和虚词的运用非常重要。
印欧语常用词尾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句法功能的变化。
汉语是SVO型语言,陈述句的一般顺序是:主语+动词+宾语。
日语是SOV型语言,陈述句的顺序是:主语+宾语+动词。
等等。
简要说明语法的性质是什么?
1、语法的性质包括概括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四大特性。
2、语法作为语言三个基本要素之一,是具有独特属性的。这些属性也可以看作是语法的特点。
(1)概括性
又叫做抽象性。“概括”、“抽象”都是和“具体”相对应的。
语法中的任何一条规则都是对于若干具体语言事实加以抽象、概括的结果,任何语法规则都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
(2)稳固性
稳固性,说的是不易变性。语法规则是一种语言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通常只发生缓慢的变化,是不容易发生急剧变化的部分。
语言中有两个基础部分,也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一是语法结构,二是基本词汇。这两个部分通常体现着一种语言整体面貌,这两个部分的变化会引起这种语言面貌的变化。
当然,不易变性的含义还包括语法的变化是有的,只不过不如词汇、语音变化那样快那样剧烈而已。有两个明显的例子:
一是古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吾谁欺?欺天乎?”、“尔何知?”等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
二是古代汉语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的规则,如“时不我待”、“不吾知也”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也已经不存在了。
可见,语法规则的变化也是有的。
(3)民族性
语法的民族性,是说语法规则因语言的民族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来说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在宏观上,不同语言的语法范畴种类不同。
比如,一些西方语言的名词有“性”的范畴,如“太阳”属于阳性,而“月亮”属于阴性,“上衣”属于阳性,而“裤子”则属于阴性等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分属于阴性和阳性的名词在句子当中的语法表现是不同的。而对于这种现象,东方人或者具体说中国人就有些想不通,因为在汉语里,甚至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词的“性”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西方语言中,大概是由于数的范畴相对发达的缘由吧,量的范畴是不存在的。
在微观上,语法的民族性也是明显的。
(4)递归性
所谓“递归性”原本是数学上的术语,说的是不同的运算过程可以重复使用同一个规则。移植到语言学上,指的是某种语法规则在同一个句法结构体的构造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从而使这个结构体由短变长,由简到繁的现象。
怎样看待汉语语法的稳定性
汉语语法的稳定性,指的是在时代变迁中汉语语法的变化比较缓慢,不像语音、词汇的变化那样快、那样大。比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上古汉语的语法,其语序跟现代汉语的语序基本上是一致的。
汉语语法具有稳定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系统。如果废弃旧的规则而马上换一套新的,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例如汉语把语序和虚词用做重要的语法手段,古今如此。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也是古今如此。虽然也有变化,但很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