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西方审美有差异吗? 西方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美学的
中国和西方对音乐的审美有何区别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西乐中融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从总体上来讲,艺术歌曲是诗与乐高度融合的音乐艺术载体,既包含有诗意的文学成分,又具有强烈的音乐本体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因此,中国的艺术歌曲如同坚忍的中华民族,具有高雅、细腻、含蓄、理智的性格特征,常常用音乐语言描写外在的环境和气氛,歌曲曲调清新优美悠长,词曲的结合如同中国的国画,音乐与中国诗词的结合表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性,营造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20世纪初产生的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中国艺术歌曲自诞生发展到今天,在中国的各历史时期都产生过一大批受到当时人民群众欢迎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大多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形象地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一直是我国作曲家创作艺术歌曲的主导思想;借古喻今,反映时代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与美好生活的歌颂赞美,始终是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题材。早期的赵元任、黄自等人在艺术歌曲方面的创作实践,就以民族性为目标,不断吸收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作曲手法,大胆实践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民族化。所以,力求创作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是近现代我国作曲家所追求的方向。在中国艺术歌曲民族化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继承和发扬中外优秀音乐文化遗产和宝贵经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审美情趣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的同时,学习和核心期刊网 权威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检索网 借鉴国外的音乐创作技法和经验,从中获得丰富的音乐创作养分和灵感。罗艺峰教授曾将中国艺术歌曲的性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带有明显的室内乐性质、趣味高雅而内在、是创作而非民歌、形式精致而规模不大、演唱声音修炼而有控制、具有诗性的境界和深刻的情感以及个人性的表现与美学追求。并指出中国艺术歌曲之“人的发现”是其哲学化存在的根本;“内在性”是其美学品格要素;“小叙事”是其创作的出发点;“精致”是其雅文化的表现。
中国人讲求含蓄,在音乐表达上也是如此。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在整个西方文化中,还没有哪一个人物能够像耶稣基督这样在艺术中得到如此多的表现。在音乐而言,博爱、宽容、谦卑中透着坚毅刚强,为人类无私奉献的耶稣基督,成为一代代音乐家着力表现的一个美学意象,成为音乐中一个永恒的审美理想。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的肇端。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形式逻辑在希腊发端后,大大地推动和影响了西方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正因为希腊形式逻辑较为发达,因而西方后世音乐艺术的曲式进入专业创作后就得到了有意识的发展,有一段的民歌、民谣,有单、复二段体和三段体曲式,有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不仅有各种各样的体裁结构,而且还善于适中地运用各种形式去表现各种情感、思想、内容。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
具体的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由于音乐地域、民族以及时代的差异,所以中国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美学也存在着差异。中国的音乐美学思想的源头是儒道两家提出的音乐美学思想,皆由春秋前萌芽状态的诸多音乐美学观点发展而来。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美学发展史,一直都是以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为主流。既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又强调“洪天音真”。反对束缚人生、束缚音乐。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标准是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而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则主要有两大思想流派,即“他律论”和“自律论”。所谓“他律论”强调的是音乐的美受音乐形式之外的(包括情感社会)影响,它强调一种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即情感音乐美学;而“自律论”正好相反,它强调音乐的美仅仅来自音乐自身,内在的要素决定音乐的形式美,强调音乐的内容。
2、从音乐作品特点的比较,中西方因思维方式不同,在音乐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简而言之,中国为“一曲多用——重再创;西方为专曲专用——重原创。”“一曲多用”是以尊重原有作品的风格和原有欣赏习惯为价值取向的,创作中仅将某“基本曲调”稍加变化,可赋予该曲以新的内涵。“专曲专用”则以作品的个性为追求目标,无论在作品的形式上还是在创作技法上,均以不重复别人、不重复自己为原则。
3、从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上看,中国与西方的创作也有所不同。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创作方式,具有集体性,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等特点。所谓集体性,是指作品中所凝聚的劳动不是某一作曲家的个人行为。所谓一二度创作的一体性,是指创作时,作曲家是歌唱家或演奏家于一身的。作曲的同时也就是歌唱或演奏的过程,没有一二度创作的分工,具有极强的即兴性。而西方音乐作品(主要指西方专业作曲家的作)的创作方式,具有个体性,一二创作分离的特点。西方音乐作品属于作曲家个体劳动而为,体现出浓厚的个性特征。同时,在一二度创作上呈分离状,即作曲家的创作仅仅是完成乐谱而已。
从审美观念来观察中西方音乐我们发现,中国音乐讲究作品的意境、气韵,强调创作的神妙,风骨,注重表现的含蓄、婉转,喜好艺术形式的中和适度。而西方音乐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宗教气息和道德教化色彩,表现形式较为固定,常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神圣感。随着其自身的发展,西方音乐逐步加入上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对感情的表达直白、激烈,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能力。到了20世纪,西方光怪陆离的音乐现象已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将中国诗歌文学、中国民歌与欧洲传统技法、中国传统音乐技法,现代创作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风格的艺术歌曲。欧洲艺术世界此时受到东方文化的滋润并逐步渗透到欧洲的文化情趣和生活之中,而欧洲作曲家对中国音乐的兴趣,也开始从异国情调与题材上表现了出来。打开了西方人的文化视野,掀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总之,随着文化发展的日益国际化,多元化,追求多层次、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已成为社会时尚,具备时尚品位、典雅风范的艺术歌曲其审美价值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得艺术歌曲在人们精神享受空间中得到了空前繁荣。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带来音乐创作手法及审美观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创作是在与欧洲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交融,借鉴西方音乐精髓的同时,充分肯定其本土性,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逐步的借鉴、进步。
中西方的审美差异很大,为什么?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对后世的影响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的认识,需要我们进行追溯和比较。比较之前,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或地基。我引用成先聪先生提出的一个“元文化”的概念,把需要的比较的中西方文化现象站到“元文化”跟前去。这个元文化包含两个维度和三个向度。两个维度指:求生存的活动;求生存的意义的活动。 三个向度即人与世界的三种基本关系,它们包含在两个维度之中,分别是人—神(价值)关系,人—人(社会)关系,人—物(自然)关系。在这些活动中人不断把自己开展出去并存在起来,就是所谓的文化。由人—物关系及在中展开的活动,就有了广义的“物质文化”;由人—人关系及在中展开的活动,就有了广义的“制度文化”;由人—神关系及在中展开的活动,就有了广义的“价值文化”。 (一)从人—人关系向度看中西方文化 社会文化中人人的关系很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言说。总的来讲分为两类:自然关系与非自然关系。前者包括血缘关系和两性关系;后者包括契约关系(政治、经济)和超契约关系(道德、友谊)。中国人把握和处理这些关系的特点在于,把非自然关系建立在自然关系,特别是血缘关系之上,尤其是把道德—价值这一超器乐的关系也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血缘宗法家庭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单元和载体。 在中国文化中,家庭的利益和家族的利益是最基本的价值。这种文化的核心部分是祖宗观念、后代观念。其他诸如婚姻观念、贞节观念、望子成龙观念、都是从这一核心观念衍生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宗教神学,而是尊尊、亲亲的宗法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下,是不提倡脱离家庭、家族、村落、社区以及民族、国家等社会群体而搞个人奋斗追求自我实现的。以社会群体为本位的文化价值取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用贯用的“二人”关系来描述,社会关系只有“从属”与“并列”两种。那么中国文化对“二人”关系的理解和界定主要是从“从属”的方向来进行的。它忽略了并列一式,并把属此样式的关系纳入从属关系之中。如此,便把在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变成从属关系,遮蔽了“并列”的结构样式。而来源于基督教的西方传统文化,其基本理念是一种平等的思想。基督教文化源于无产者,源于被压迫者,以理性法则推演出整个社会应有的规范体系。西方文化则是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发展中,人一直是文化的主体。整个西方文化都是以个人自由和竞争发展起来的。在任何情况下,人的存在、自我意识都相当强烈。西方文化肯定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地位等,因此必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人的自由和竞争能力。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相比缺少民主的历史渊源,同时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必然拥有了比较健全的法制体系。 (二)从人—物关系向度看中西方文化人与物(自然)所形成的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归为三种基本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评价关系。实践关系指以把自然揭示为资源而以效用的方式来与之打交道的关系,实际体现为生产活动。认识关系指以把自然揭示为特征、性质、规律而以概念的方式来与之打交道的关系,实际体现为科学。评价关系是指以把世界揭示为意蕴而以体悟的方式来与之打交道的关系。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展开最不充分的就是认识关系,这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密不可分。儒家所持的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德感态度。道家把自然当作审美逍遥的对象,持着美感态度。而释家认为万物皆空,则把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物一起虚化掉了。不同于中国文化中用评价关系取代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的做法,西方文化则是由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的发展组成的。早期的西方哲学,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占卜术,其本质是对宇宙学、天文学、人类学的最初认识。它极少把世界当作一个审美对象,而是作为人所生存的环境,发展所需的资源。他讨论关于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求认识人与宇宙的关系。这种认识最大限度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用于经济的技术的发展。这一方面的事实,从中国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不同使用途径也可看出来。在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二科技革命等科学技术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开始在西方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从人—神关系向度看中西方文化人—神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系统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包括大大小小的价值规范和这些价值规范的根据即价值之源。价值之源是赋予价值的价值,是最高的价值。对于宗教的精神,还不甚了解。高中时读过一些关于禅宗的书,但大多是浅显的漫画书。讲到“佛性”的篇幅中,意思是在阐述,佛性即存在于自身中,“成佛”旨在修养身性,发掘自身中的“佛性”达到神圣。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价值源头。“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审美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基督教为主流。基督教是在希腊文明在其解体之后,犹太教与希腊文明融合产生的宗教。基督教是融合了西方两大重要文明的一种文化形态,一种在基督教早期传播中不断融合希伯来文化与古希腊文化、使两种文化融合成为一种有统一精神力量的文明形态。由基督教的精神而被称为“罪感文化”或“忧患意识”。它有一个绝对的神圣,即上帝。作为神的选民,希望得到神的原谅,摆脱作为人的可耻。 总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单一的文化,而是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各种文化的复合体。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相比缺少了民主与科学和严肃的法治制度,但具有特有的审美性和道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