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科技

为什么出瞳直径大的系统视度装定公差要求要严些

尺寸公差标注过严与正确举例

为什么出瞳直径大的系统视度装定公差要求要严些

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 某些形状公差可以控制在尺寸公差之内,如某轴的尺寸要求为,即表示轴径允许在59.97~60mm之间变动,其圆度误差也就自然的控制在Rmax-Rmin的.

为什么要研究同轴度,特别是大直径的同轴度误差

无论大直径还是小直径,如果不同轴那旋转时就会产生偏心,越是高速离心力就会越大.所以在机械传动中同轴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位公差.同轴度有很多测量方法,精密测量是气动量仪,起方法可以去www.aq17上学习

形位公差为什么小于尺寸公差?只要符合条件就行啊,为什么一定要

形位公差是要小于尺寸公差的.比如一根轴要往孔里插,首先要确保能够插入,这是对直径尺寸公差的要求,然后要确保能继续插入到底,这就是对各个截面实际中线与理.

内径公差缩小后 ,最大实体的位置度为什么要变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 如果,是根据客户图纸要求,进行加工,客户只更改孔径公差,没有更改位置度公差,必须按照图纸加工,不能“放大”位置度公差;2. 如果,客户在装配、使用时,因孔径公差问题,造成质量问题,而进行孔径公差更改,也同样不能“放大”位置度公差.3. 根据提问所提供的信息,孔径12.5应该是螺栓、螺钉的过孔,本身位置度公差要求并不严;如果,没有发生任何质量问题,那么,“公差缩小多少,位置度公差就放大多少”,才适用.因为,此种情况与原先情况,位置误差是“等效”的.详阅《机械设计手册》有关位置度公差方面的介绍.

最大实体要求中几何公差为什么变大

最大实体是极限装配效果,实际上,你的被测要素不会做到极限尺寸,所以多出来的部分公差可以累加到行为公差上.这也是GDT标注的装配优势所在.

望眼镜的出瞳直径大小是决定望远镜观看的亮度和清晰度吗?

是的,望眼镜的出瞳直径越大,望远镜的亮度和清晰度就会越高.对于肉眼使用的光学器材,光线必须经过瞳孔后进入视网膜成像,人类的瞳孔在白天大约为3毫米,夜晚最大可达7毫米左右.在用光学器材观察的时候,目镜汇聚光线形成的亮斑将投射到瞳孔上,因此,越大的出瞳直径,给人感觉成像的亮度也越大.但大于瞳孔直径的出瞳直径是没有意义的.出瞳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p = D / M 其中p代表出瞳直径,D代表物镜口径,M代表放大倍数.

为什么望远镜系统的出瞳必须在目镜之外6mm以上

出瞳直径的计算公式为: p = D / M 其中p代表出瞳直径,D代表物镜口径,M代表放大倍数人的瞳孔在白天大约为3毫米,夜晚最大可达7毫米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瞳孔.

眼镜做出来以后为啥瞳距大了

瞳距大小根据眼镜度数高低,都是有国家标准规定的.例如:近视度数超过400度,国家标准规定瞳距误差不能错过±2mm;如果超过,说明眼镜加工的不合格,佩戴时可能会影响视力!

大视场不能兼备大口径的原因

口径是物镜决定的,视场是目镜决定的,望远镜的系统视场=目镜视场÷系统倍率.比如你用了一个60度视场的广角目镜,系统倍率120倍,系统视场就是0.5度,相当于月球.

对于望远系统,增大出瞳直径和出瞳距离会带来什么后果

1. 入瞳D的测量 测量入瞳D.对于简单望远镜来说,孔径光阑和入射光瞳就是物镜镜框,其直径D可用量规或卡尺直接量出,也可采用测量显微镜如图2-1那样来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对镜框直径的两端逐个调焦、显微镜的横向移动量,就是入瞳光瞳的直